作者:飞鸿
2018-12-31·阅读时长2分钟
早上还没睁眼,一阵阵唧唧啾啾的鸟叫声传入耳朵。想起陪女儿看过的动画片《灰姑娘》,美丽的清晨,灰姑娘随着小鸟们叽叽喳喳的声音边唱边舞。虽然我五音不全,但动人的鸟鸣声里还是有动人的曲子淌满脑海。
刷地一下打开窗帘,满目绿意,空气清凉,欣喜便如影随形而来。而这还不是清晨唯一的欣喜。不知从什么时候,是夏初,还是春末,还是更早些时候,早晨走进厨房,如果恰好是个晴朗的日子,如金的阳光便从天际纷纷扬扬而来,轻柔而温暖,瞬间让人嘴角上扬。于是,在这暖暖的金色阳光里接水、打火、煮饭。
很是羡慕美食家们,遍尝美食,诗文留世。古有李渔的《闲情偶寄》,今有陆文夫的《美食家》。但无论李渔还是陆文夫,都是志在美食,很少见这些美食家们说一说自己的厨房,更遑论爱上厨房了。
大概厨房总是与烟熏火燎密不可分,我也像美食家们一们,不爱厨房。多年前刚刚进入职场,有位姐姐说看女人的步伐便能分别辨出哪些是孩子妈妈:那些走路一阵风如打仗的,必是赶着回家照料孩子的,哪像你们,下班后悠哉悠哉,不知饭点儿将至。等到女儿哇哇坠地,蹒跚学步,到如今婷婷玉立,对这个说法我的认同感越来越深。十几年的时光,回家,开门,换鞋,进厨房,一阵铞碗瓢盆交响曲之后,才能有十几分钟吃饭的功夫。虽然我经常自嘲,做饭的水平仅仅停留在能把人喂活的水平。
这样一来,厨房就成了战场,有了战场,战争却不是为了攻城掠地,而是为了把战场拱手相让。只不过,在这个战场,大家都异常谦逊。每每先生做菜,我必大夸特夸:“嗯嗯,好吃极了。”先生也会不打自退“不、不,差远了,还是你来吧。”这好像是我们为数不多的谦虚而互相标榜的时候。如此看来,这个烟熏火燎的地方确实不怎么引人留恋。
偶然兴之所到,也会发发烧,把一些不常用的厨具请进厨房,用得最少的当属那台摆在厨台上的烤箱了,兴冲冲买回之后,随即采购打蛋器、模具、托盘、烘焙原料……但是,然而,偶尔兴高采烈地把她唤醒一次,听听她低低的呤唱,享受一下那暖暖的黄色的光,一家三口双眼放光慰劳一下无底洞之后,便又让这家伙进入更长的沉睡。时至今日,这台烤箱的利用率平均不到一周一次,倒是手机里多了君之的公众号。这使我严重怀疑,那些美食家们,虽然写的头头是道,下厨必定有人代劳,东坡有朝云,李渔遣侍女收集花露,他们大书特书的,只是摆在面前的美食,而这大快朵颐之前含着多少繁琐而毫无诗意的劳作?忙忙碌碌的一日三餐,有时如急行军,要排好时间表,头天晚上操心第二天的早餐,早餐过后备中餐,中餐过后又是晚餐,尤其是饭后收拾残局,更是毫无美感可言。我常常问先生:为什么非要一日三餐,两餐多好,或者不吃。但自己回过头来想一想,如果不吃饭的话,人生将会少多少乐趣,不能听砧板叮叮当当的声音,不能看灶台上袅袅而起的烟汽,不能体味把一把把清菜变成盘中缤纷美味的欣喜,不能欣赏饺子们一个跟一个跳进锅里的优美弧线,不能与友同品,当然,也不能体会新学菜种时期特落空的无味与再次挑战的跃跃欲试。
这样说来,能感受到厨房的阳光,好像也是一桩幸事。我也自问,是爱这厨房里的阳光,还是爱这阳光里的厨房呢?自问不能答的时候,早餐的香气扑鼻而来,顾不得再做哲学状的沉思,忙忙喊女儿起床、吃饭、上学。
发表文章7篇 获得0个推荐 粉丝6人
现在下载APP,注册有红包哦!
三联生活周刊官方APP,你想看的都在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