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贾冬婷
2017-08-16·阅读时长8分钟
本文需付费阅读
文章共计4475个字,产生176条评论
发表文章79篇 获得14个推荐 粉丝1278人
《三联生活周刊》主编助理、三联人文城市奖总策划。
中国人的桃花源
5820人订阅
现在下载APP,注册有红包哦! 三联生活周刊官方APP,你想看的都在这里
多少楼台烟雨中划线
08-29 08:34
园林一直被中国人念念不忘的内在根基,其实是一种“外儒内道”的精神文化。
08-29 08:33
他更愿意把园林看作一种思维模式,一种方法论。
与其说王澍是要激活一个暂时沉睡的“园林”,不如说是激活一个文化传统。“我们身处一个由疯狂、视觉奇观、媒体明星、流行事物所引导的社会状态中,在这种发展的狂热里,伴随着对自身文化的不自信,混合着由文化失忆症带来的惶恐和轻率,以及暴富导致的夸张空虚的骄傲。”但王澍依然相信,“还存在着另一个平静的世界,它从来没有消失,只是暂时地隐匿”。
王澍认为,更需要关注的是,中国正在失去关于生活价值的自主判断。所以,他在中国美院带学生持续探索一种中国本土的当代建筑,重点在于那个曾经充满自然山水的诗意世界的重建。
159*****920划线
08-28 12:50
何为园林?按照童寯先生在《江南园林志》中的定义,园林的布局虽变幻无穷,但要素都包含在“園”字之中:最外面的“口”是围墙;“土”则形似屋宇平面,可代表亭榭;中间的“口”居中为池;其下字形则似石似树。宽泛地说,园林是一种围合而成的人工化自然。但它的模拟自然,再造自然,与纯粹的物质空间又迥然有别,似乎已经约定俗成地指向一种文化属性,
08-28 12:49
但是,这些园林大部分已经从私家园林变成了公共景点,变成了遗产和纪念物,在一个个围墙之内,如盆景般地散落在城市里。
那是元代画家倪瓒的《容膝斋图》:上段远山,一片寒林;中段池水,画面留白;近处几棵老树,树下有亭,四根细柱,顶覆茅草。
trudy划线
05-11 08:15
很多普通人家,即便没有假山和水池的园林,也会在小院里种上一棵树,摆上两块石头,或者在阳台上养花种草,书案上摆放菖蒲碗莲,砚山笔筒上雕刻山水,都是一种园林寄托。
05-11 08:14
乌有园”是明代刘士龙笔下虚构的园林,借以抒发故园不再的感怀:“金谷繁华,平泉佳丽,以及洛阳诸名园,皆胜甲一时,迄于今,求颓垣断瓦之仿佛而不可得,归于乌有矣。所据以传者,纸上园耳。”于是刘士龙在纸上建了一座“乌有园”:“夫沧桑变迁,则有终归无;而文字以久其传,则无可为有,何必纸上者非吾园也。景生情中,象悬笔底,不伤财,不劳力,而享用具足,固最便于食贫者矣。况实创则张设有限,虚构则结构无穷,此吾园之所以胜也。”有这样的精神,园林的精神可以不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