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王小峰
2018-06-29·阅读时长6分钟
本文需付费阅读
文章共计3132个字,产生1条评论
如您已购买,请登录王朔在1999年写过一篇长篇大论《我看大众文化、港台文化及其他》,那时候关于大众文化的学术书籍还凤毛麟角,中国的大众文化还处在无头苍蝇的自生自灭状态。王朔这篇身临其境的创造、感受大众文化的论述远比后来国内一些学者“高屋建瓴”般的盲人摸象的著述更有价值得多,因为这是一种体验式论述。
事实上,大众文化是一直存在的,只是商业化程度的高低问题。如果抛开商业化标准,每个时代都有它的大众文化。而令王朔感到新奇的是,大众文化居然还能从文化中再次剥离出来,因为他经历的正好是文化与大众文化剥离的阶段,在此之前,大众文化还没有变成人们认知的概念。也就是从90年代开始,中国有了商业色彩的大众文化。它跟过去处在所有文化状态上的大众文化不同,它不是民众自发创造出来的,而是经过周密的商业运作制造出来的。
虽然时间过去了很多年,但至今中国的大众文化发展仍停留在一个胡来的阶段,这一点跟90年代初期并没有多大变化。
发表文章4篇 获得0个推荐 粉丝477人
现在下载APP,注册有红包哦!
三联生活周刊官方APP,你想看的都在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