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三联生活周刊
2018-06-29·阅读时长5分钟
本文需付费阅读
文章共计2543个字,产生0条评论
如您已购买,请登录文 / 邹剑宇
2006是让人激动的网络2.0生活年,无数个被美国《时代》周刊点名所指的“你”一年里都兴高采烈的,这股乐观情绪和美国少数几个Web2.0网站被巨资收购后形成的个人财富一起雀跃着。
在中国,前几波海归+VC创业的故事之后,Web2.0网站带来了草根的机会,网民自主的时代好像理应由网民当家,创业成了一个忍不住、也按不住的事情。一批信奉YouTube、MySpace、Digg神话的年轻人也相信自己的力量,梦想着一个小主意变成一个大事件,把自己的钱砸了进去。
“我担心自己被公司塑造得太多了。”张锐辞职创业时这么说。26岁的张锐一年前离开摩根士丹利投资银行部门,而他在香港的同事,还过着周末租游艇出海、与他们的富豪客户类似的生活。他在公司里一顿午餐的补助几百元,而他怕自己养成随便花钱的习惯。1998年,张锐作为广东省的文科状元考入北大,一直是同龄人当中的领跑者,2004年硕士毕业后直接去了摩根伦敦分部,月薪超过6000美元,加上补助、奖金等,年收入约百万人民币。
发表文章6017篇 获得0个推荐 粉丝47942人
一本杂志和他倡导的生活
现在下载APP,注册有红包哦!
三联生活周刊官方APP,你想看的都在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