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读

复刻当道 —怀旧与炫耀性消费

作者:三联生活周刊

2018-07-02·阅读时长15分钟

662人看过

本文需付费阅读

文章共计7954个字,产生0条评论

如您已购买,请登录

文 / 朱步冲  于萍  黄燕

“作为彰显自我身份的主要社会活动,消费最有趣的一点就是常常让行将过时的东西有了永恒价值,从而发起一轮轮的文化再循环运动。”只有读通了这段鲍德里亚在《消费社会》中的论断,我们才能理解为什么夏奈尔那款被誉为“时装中的福特汽车”的小黑裙在诞生80年后还被好莱坞女明星一而再、再而三地当作派对行头,为何古朴老旧的匡威All Star帆布鞋已经卖出了1.5亿双,以及Beck与斯诺普小狗喜欢用任天堂“Game Boy”的声效模块软件编曲的原因。

“贸然与传统作对是可怕的。”曾一手造成了工业设计领域Sleek主义潮流泛滥的IDEO掌门人汤姆·凯利和乔纳森·利特曼在那本被其信徒奉为圣经的《创新的艺术》中,也不忘记教导说革新时不要忘记传统思维中的“审美好习俗”。关于这一点,经典的案例不胜枚举:1996年,哈雷戴维逊出品的热门复刻机车“遗产弹簧”除了使用全新的电子仪表盘,其沉重的镀铬金属结构与原年车丝毫无异,而2002年企图模仿本田轻量化,流线风格设计的V-rod车型则大受冷落。同样,在竞争日益激烈残酷的时尚界,定期复刻某一时代的流行款式既保证了销量,也满足了设计元素多样化的噱头。今年12月,维维安·威斯特伍德30周年时装秀,70年代新浪漫主义和朋克味道十足的银色盔甲戒指,紧身皮衣,红绒大翻领的“爱心夹克”和1993年害得纳奥米·坎贝尔在T型台上摔跟头的超级松糕鞋仍然独领风骚,如果我们在联想到这些行头对矢泽爱和中岛美嘉在《NANA》中的影响,那么年轻人复杂多变的消费心理也不那么难琢磨。

“产品不变,其中负载的意识也将形态永恒”,虽然技术设计更新已经疯狂到了“3个月即抛弃”的程度,然而他们肯定忘记消费者对此的胃口其实有限,他们往往会为一些模糊的恒久标识付出高价。一再被复刻的Levi's 501牛仔裤就聪明地恪守着它当初的五个经典细节:铆钉,红标,皮牌,铜扣与双弧线,如果改变,也只是将其加大以便于识别。从詹姆斯·迪恩、马龙·白兰度到今日花样美男木村拓哉,501的代言人已经换了N代,然而其中那股被安娜·朔贝尔称为“强硬粗犷,富于反抗的年轻精神”则始终贯穿其中。不过列维·施特劳斯如果得知150年后,一条旨在为西部淘金者、牛仔们提供耐磨、坚韧工作服的Levi's 501(原年版)居然能在eBay上拍到6万美元的高价,并且那些大规模批量生产的复制品也能轻松地买到100美元,肯定会惊愕不已。同样,耐克一双Air Max95跑鞋在11年间也推出了上百种配色,唯独不变的就是它渐变色位的鞋身,荧光鞋带和后掌气垫窗。

文章作者

三联生活周刊

发表文章6017篇 获得0个推荐 粉丝47942人

一本杂志和他倡导的生活

中读签约机构

收录专栏

子曰

从南怀瑾到于丹的通俗路径

467人订阅

现在下载APP,注册有红包哦!
三联生活周刊官方APP,你想看的都在这里

下载中读APP

全部评论(0)

发评论

作者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