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曾焱
2018-07-02·阅读时长4分钟
本文需付费阅读
文章共计2450个字,产生0条评论
如您已购买,请登录( 孙中山1913年书法立轴,131×44cm,2006年香港苏富比春拍以43.2万元成交 )
市场还有潜力
12月27日北京荣宝秋季书画拍卖会上,陈毅手卷《行书诗稿》以70万元成交(含佣金),高出估价20倍。拍前有位藏家曾和记者聊起他想竞拍这件手卷,30万元绝不迟疑,不高于50万元也算合理价格,当时还觉得他准备的心理价位过高,没想到现场竞价居然比他预计得还要激烈。
“不高啊,70万元这个价位我觉得并不高,陈毅的书法远比某些当代画家的画有收藏价值。”匡时国际的总经理董国强说。这两年名人墨迹在拍卖市场上价格看好,有人批评这是买家一味重名气轻造诣,价格和价值不符,以书法而入收藏拍卖界的董国强不这样看:“与国外相比,我们的名人书法手稿市场还远没有被重视,潜力很大。”在美国,前总统林肯一张寥寥几笔草就的演讲大纲,纸面被水渍模糊了,成交仍可高达十几万美元。国内书画市场把书法拍品大致划为两类:书法名人和名人书法,两者概念完全不同。“文化名人里,鲁迅、郭沫若、茅盾,陈独秀、郁达夫、梁实秋,书法上的造诣其实都比当代书法家高,这是文化功力深浅决定的。书法于他们是一种生活方式,内容往往又是自己创作的诗词,这更接近古人用书法来寄托情感的本质,光在这点上,现在某些卖字为生的所谓书法家就没法比。比如郭沫若,他完全可以排进20世纪书法大家的前10位。”在老一辈革命家里,有书法作品在拍卖市场流通的包括朱德、董必武、方毅,董国强说两三年前他一个朋友曾用20万元买过一张8平方尺的朱德手书,“陈毅的倒是比较少见”。在行内人看来,这些老一辈革命家的书法并不是“玩票”水平,“朱德和方毅学颜(真卿),陈毅法二王,都颇见功力”。国民党的政治名人里,孙中山、于右任的书法在市场上较常见,孙中山的作品大多从日本回流过来,“一幅孙中山的字,拍卖成交价大约在10万~30万元之间,香港苏富比成交过一件40多万元的,已经算高价了”。以孙中山的国父身份,这样的价格显然还不到它应有的位置。并非单纯重名气,重的是历史价值。
发表文章58篇 获得0个推荐 粉丝2114人
《三联生活周刊》副主编
现在下载APP,注册有红包哦!
三联生活周刊官方APP,你想看的都在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