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三联生活周刊
2018-07-02·阅读时长1分钟
文 / 雅力
连续一周通宵排队无果的患者孙先生,通过“挂号公司”终于获得了北京某大医院的专家号,为此,他付出了超过原价十余倍的代价。
大医院与挂号公司合作,表面看,部分患者由此获得了原本无法获得的专家号,缓解了挂号难题。但本质上,在大型医疗机构的医疗就诊号,尤其是专家号作为稀缺资源这一现状不变的前提下,将挂号资源“公司化”运作,其思维与在医疗资源尚不充足前提下匆匆“市场化”的做法如出一辙。“出价高者得”这一市场经济中合理公平的竞争结果,发生在医疗资源配给领域,彻底偏离了医疗公平的本意。不问收入高低,不论身份高下的按需配置、普惠大众才是医疗公平的本意所在。“公司化”与医疗资源真正意义上的公平优化配置,更有背道而驰之嫌。何况,挂号服务的“公司化”与堂而皇之将“号贩子”们合法化,并颁发营业执照又有何二致?
在医疗机构的挂号系统中借鉴公司化运作中的电话、网络、预约等模式,完全可以相对公平地缓解挂号难等问题,而这些成本也理应由医疗机构内部消化。
发表文章6017篇 获得0个推荐 粉丝47337人
一本杂志和他倡导的生活
现在下载APP,注册有红包哦!
三联生活周刊官方APP,你想看的都在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