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马伊琍
2018-08-01·阅读时长2分钟
三联中读的朋友们大家好,欢迎收听《中国群星闪耀时》,我是马伊琍,这一集我们将走近文物研究者、收藏家张伯驹。
作为豪门贵公子,张伯驹似乎是天生为收藏而生的人。他出身官宦世家,被称为“民国四公子”之一,一生的经历也颇具传奇色彩。
张伯驹雅好琴棋书画,具有极其深厚的文化和艺术修养,凭借的独到的眼光和经济实力,购藏了大量名画、名帖等稀世之作。他对文化的敏锐和敬重,展现在对中国文化的传承上,被称为“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天下民间收藏第一人”,而他最值得铭记的便是把毕生的收藏化私为公。
2018年是收藏大家张伯驹诞辰120年。4月3日,他生前捐让给国家的部分珍贵书画重新汇聚在故宫武英殿,向公众开放。人们用这种方式纪念他。其中,陆机的《平复帖》距今已1700多年,是传世最早的名家法帖,见证了汉字从隶书向楷书的过渡;隋代展子虔的《游春图》,开创了金碧山水的画科。还记得去年,宋画《千里江山图》在故宫博物院“历代青绿山水画特展”上展出,排队盛况空前,而在那个展览上同时展出的就有张伯驹捐献给故宫的《游春图》。在公众对博物馆热情高涨的今天,我们为国宝欢呼,也要纪念那些献出国宝的人。
这些没法用金钱衡量其价值的作品都是张伯驹收藏于国家动荡的危机时刻,1949年之后,他将自己的收藏主动捐给国家。正是收藏家的这种化私为公,让我们能在自己的博物馆里看到独一无二的艺术珍品。
即便身处改朝换代的乱世之中,家业日渐衰微,但是面对着中国珍贵文物不断从故宫流出,又经中外古董商人之手散落海外,张伯驹还是会倾囊购藏。古往今来,以私为公者,屈指可数,张伯驹便是这少有的一人。
张伯驹除了是个收藏大家,也精通琴棋书画,痴迷戏曲,当时的媒体称他为“京剧名票”。在戏曲表演上,他拜当时的名家余叔岩为师,在戏曲研究方面,他因为精通音韵学,与谭鑫培合作编写了《近代剧韵》系统介绍京剧。京剧、戏曲是一门博大精深的学问,表演也是,演员也要不断加深对于表演艺术的认识,继承传统并结合当下,更真实自然地表现生活。作为一名演员,我们也需要不断向业内前辈和优秀的演员学习,同时,也要从历久弥新的传统文化中汲取力量,推敲打磨,去呈现出越来越多有质感、有文化底蕴的艺术作品。
最近,我有幸参演了一部跟国粹京剧相关的电影,电影讲述了徽班进京的故事。在电影筹备期间,我通过查阅资料去了解京剧的传统和文化,对梨园名角的艰辛也因此有了更加深刻的体会,明白艺术精神传承的不易。京剧一直以来是我们的国粹,虽然在艺术高度上备受推崇,但在当下呈现出曲高和寡的局面,尤其对于年轻人,接触得更是越来越少。对于我来说,能把中国的传统文化以影片的形式向全世界展示,也是我的荣幸。
2018年是张伯驹诞辰120周年,《三联生活周刊》推出了一组《张伯驹:但使国宝永存吾土》的封面故事报道,介绍了张伯驹收藏和捐献国宝的一生,以及其中的坎坷沉浮,让我们深入认识了这位注定“为收藏而生”的人,并从中了解到中国收藏在近代的变迁之路。
张伯驹与袁世凯有着什么样的关联?他为何将毕生收藏的国宝化私为公?此间又有什么样的经历和曲折?张伯驹称得上是民国收藏第一人吗?同样是为博物馆捐赠艺术品,张伯驹和他那一批收藏家在建国后的捐赠与当代西方收藏家们的捐赠在含义上有何不同?被称为“贵公子”的张伯驹,又有着怎样的风雅癖好?接下来,请与我一起穿越历史的尘烟,走近张伯驹的故事,寻回一段温暖的文化记忆。
发表文章1篇 获得60个推荐 粉丝32人
现在下载APP,注册有红包哦!
三联生活周刊官方APP,你想看的都在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