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雪花盛开
2018-08-08·阅读时长2分钟
今夜微风徐徐,蝉声绵绵。
刚刚看《延禧攻略》到31集,娴妃(佘诗曼)的主场终于开始了。
《甄嬛传》里蔡少芬饰演的皇后给我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反面印象(娴妃是乾隆第二任皇后,也就是《甄嬛传》里的皇后)。可见,我被《甄嬛传》的编剧忽悠了,他完全是在烘托甄嬛的正面形象罢了。
于正这部剧,人物形象更加真实。每个角色都有复杂性,似乎没有任何人可以完全跟邪恶脱离关系,也不会完全跟善良脱离关系。任何一个角色,似乎都能找到喜欢的理由。
魏璎珞被贬到辛者库做杂役,目前处在惨不忍睹的处境,还没有看到她逆流而上的情节。但是,显而易见她过去身为皇后宫女之时,已经在皇帝心里埋下了爱的种子。到了后面,种子发芽的时候,她自然会从困境中解脱出来。所以,不用担心她。
里面魏璎珞有两句台词让我深有感触。一句是富察傅恒(皇后亲弟弟)向她求爱,她回话的内容。
“在我心里,复仇是唯一大事,什么爱情,什么名利都不重要,凡是会影响复仇的,我都要铲除它”
另外一句是皇后昏迷不醒,皇后贴身宫女明玉拉着她去看皇后,她到了门口又立即翻脸回去。富察傅恒追上去挽留她,她的回话。
“像你们这些皇室贵胄,永远都不会明白我们这些底层人的艰难和怨恨”
至今为止,我更加理解了一点,就是任何立场的人都有他合理的地方。所以,越发觉得把自己的想法强加于人这种事情可笑至极。
也意识到,每个人趋之若鹜,过分盲目地模仿身处高位的人物,也是可笑的。
因为你和他们有太多不同。他们有他们考量的角度,他们有他们独特的优点。甚至,他们有他们的潜意识生存动力。在没有认清自己的时候,把目光聚焦他人,不管是为了彰显自己的优越感和自尊,还是单纯为了增加自身优势以到达食物链顶端。都是不太可取的。
我确实不能对魏璎珞固执复仇的行为感同身受,因为我胆子太小。但是,我似乎明白了她胆大妄为,恣意洒脱,不顾及宫规过分僭越的原因,我想那是因为她姐姐的命高于她的命,她不惜牺牲性命也要让姐姐九泉之下得到安宁。
不然,怎么可能一次次做出掉脑袋的事,而且越来越过分。
终究她得到了报应被发配到最底层的地方做苦工,却也是皇后主子为了保住她性命采取的策略而已。
我惊讶于自己的敏锐,在最开始的时候就猜测到剧情的方向。但是我没有料到原来复仇不是主要线索,现在复仇已经结束了。接下来是什么?我想,综合各方面来看,估计以魏璎珞的反败为胜步步高升为主。这应该是下面的线索。
于正应该是花费了很久来精心策划这不古装剧,他眼光独到,既保留了大量史实,又保留了真实的人性。既满足了外行人看热闹,小女生看帅哥,男孩看美女的荷尔蒙需求,又迎合了内行人看门道的思维习惯和部分人感同身受的情感体验。
还有一个,是艺术审美,这方面我不是专业人士,但是隐约感觉到他也在这方面下足了心思。片头曲里面京剧配音,有mv画面,曲调,还有少量歌词,都渗透出古典美感。
反正,觉得是花了很多时间和心思的。
到此时此刻,我就不再为开始古旧的模仿情节而耿耿于怀了。毕竟,与整体的精心布局比较,那也不伤大雅。
之前因为里面某些情节辣眼睛不敢继续追,现在看来,还是值得一追再追。或者是反复观看,细细体味。
晚安!
发表文章62篇 获得2个推荐 粉丝29人
爱自己,不是一时兴起,而是信守承诺。
现在下载APP,注册有红包哦!
三联生活周刊官方APP,你想看的都在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