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读

​巴黎美食“后现代”

作者:曾焱

2018-08-10·阅读时长5分钟

418人看过

本文需付费阅读

文章共计2820个字,产生0条评论

如您已购买,请登录

(文 / 曾焱)


( 在巴黎7区开业的Joel Robuchou餐厅,吸取日式餐厅特点,就餐的客人可以一边品尝地道的法国美食,一边欣赏厨师的精湛厨艺 )

巴黎现在很像一个中年男人,最怕别人议论自己没了活力。它和伦敦争夺2012奥运主办权,在报刊上互掐,专拣对方最不爱听的话说,比如英国《每日电讯报》就写了这么一句,让巴黎人非常恼火:“游客到巴黎为的是过去,而他们到伦敦看的是未来。”字面上文质彬彬,骨子里刻薄得很。世界旅游组织公布的调查数字也像是在帮英国人的忙,该统计显示:游客在巴黎平均停留的时间为2.2个夜晚,而伦敦和纽约分别为6.5和8。看起来游欧洲的人好像只是在巴黎歇个脚,留出的时间仅够看一眼蒙娜丽莎,吃一顿法国大餐,然后买些巴黎时装走人。巴黎人虽然傲气,对游客有时表情怠慢,心里其实也挺明白的,一旦没有了这些游客,巴黎所有的节奏都会乱套。法国自己的报纸曾经算过账,像老佛爷(Lafayette)那样的大商场如果没有外国游客,购买力将下降40%以上;加上大小餐馆和宾馆,整个巴黎可能会减少13万人次左右的就业机会。所以这两年巴黎人都非常自觉地配合市长德拉诺埃的“巴黎年轻化”运动,包括在世界上一直是老大地位的美食界也开始脑筋急转弯,弄了很多迎合年轻人的花样,如果现在到巴黎报摊上去买一本青年旅游手册或者看看报纸上最新的美食指南,都能找到一些前卫新潮的餐厅。看了这些餐厅介绍,只能感叹法国人在“吃”方面的确有些天分,玩古典的一流,转型“后现代”也非常漂亮。

在黑暗中⋯⋯吃饭

不是那种情调餐厅,点几根蜡烛,让两个人含情脉脉地对望。是真黑,伸手不见五指。有个顾客描述他的用餐经历如下:在一个明亮的地方点好菜以后,就突然坠入一片黑暗之中,完全不知身处何地。这时候会有一个侍者上前拉住你的手,拖着你在一个曲里拐弯的通道里转来转去,等他将你放在一张大桌子旁边安顿好,此时的感觉只能用“惊魂未定”来形容。点的几道菜依次端到你的面前,刀叉基本不管用了,只能用手抓。因为点菜的时候菜名古怪,吃的时候就只好动猜了:调动全部味觉和感觉,揣摩今天吃了什么好东西。隔壁座位上的人也一样,大家在黑暗中摸索着吃饭,喝酒,聊天,听音乐,交流对各自盘中餐的吃后感,因为看不见也就无所顾忌。大约一小时,“游戏”结束,还是被人拉着手送出餐室,然后突然撞入一片光明,还是头昏目眩不知身在何处⋯⋯一顿饭吃的惊心动魄,好吃不好吃再说了,反正每个前去就餐的人都会对侍者的职业水准留下深刻印象:他们都是盲人,而且脚踩滑轮帮顾客导位和上菜。有人对该餐馆能否持久生存表示怀疑,因为常客肯定不会太多,谁会愿意天天在黑暗中吃饭呢?再说价格也不低:午餐消费平均每人31〜33欧元,晚餐35〜37欧元。餐厅的名字很有意思,“在黑暗之中”(Dans le noir)。如果玩点文字游戏,在法文里面这个词还可以引申理解为“不明就里”或“一头雾水”,还真是恰如其分。

文章作者

曾焱

发表文章58篇 获得0个推荐 粉丝2144人

《三联生活周刊》副主编

中读签约作者

收录专栏

水污染挑战中国政府

温总理承诺:让人民群众喝上干净的水

328人订阅

现在下载APP,注册有红包哦!
三联生活周刊官方APP,你想看的都在这里

下载中读APP

全部评论(0)

发评论

作者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