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读

春天奏鸣曲

作者:朱伟

2018-08-10·阅读时长5分钟

641人看过

本文需付费阅读

文章共计2564个字,产生0条评论

如您已购买,请登录

(文 / 朱 伟)

古典音乐爱好者中,很多人因为只接触过《命运交响曲》或者《第九交响曲》而不喜欢贝多芬,认为贝多芬音乐中太多革命气概,太少儿女情长。我自己的经历,刚开始也停留在对“我一定要扼住我命运的咽喉”那种坚忍不拔的反感中。但当时著名翻译家傅惟慈先生对我说,你再听听他双数而不是单数的交响曲,看是什么感觉。双数的,比如《第四交响曲》与《第六交响曲》,确实与第三、第五交响曲是截然不同的感受。《第四交响曲》是一种蕴藉的不断荡漾,它不如《田园交响曲》那样是喜悦的不断发现。“田园”要比《第四交响曲》潇洒,但我还是喜欢《第四交响曲》慢乐章那种多少有些孱弱的细腻。贝多芬交响曲令人生腻的常常是它的进行曲速度,如果从整体说,我还是最喜欢第七,那是酒神的舞蹈,在潇洒中带着自鸣得意又有点癫狂,真是浪漫到了极点。当然,里面还要有一点骨子里的诗意,它需要像大指挥家富特文格勒(Wilhelm Furtwangler,1886〜1954)这样的人去渲染。贝多芬交响曲诗意的沉思你只有在他那里才能找到,后来的指挥家,即使公认处理得最漂亮的卡洛斯·克莱伯(Carlos Kleiber,1930〜2004)的第七,也与他的境界差了极大距离。卡洛斯·克莱伯指挥下的,还只是翩翩舞蹈,没有深思。

贝多芬作品,毕竟是浪漫主义的开端。他对交响性的理解,无法与瓦格纳、马勒、勃拉姆斯比拟,所以我喜欢他的协奏曲胜过他的交响曲,无论钢琴还是小提琴协奏曲,主奏乐器都能更自由地表达情感。站在这个角度,自然喜欢他的室内乐、钢琴奏鸣曲又胜过他的协奏曲——还是越单纯越有表现的空间。

贝多芬的室内乐,也就是以两件以上乐器来体现乐器间对话的音乐,我最喜欢的当然不是小提琴与钢琴对话的这首“春天”。贝多芬所作10首小提琴与钢琴的奏鸣曲中,我最喜欢的当然也不是这首第五号。但“春天”又确实家喻户晓,这说明大家都把它当轻音乐在听。春色烂漫、桃红柳绿,喜欢它也在情理中。我不待见它,主要因为它尤其是第一乐章里弥漫的那种甜腻。小提琴是一件表现少女情感的乐器,它的音高,决定了它极易表现面对少女的理想化倾诉。当然,拉得好的小提琴也能表现对女性那种深入的哽咽,但“春天”又绝对不能以哽咽来表现,所以它的开头也就只能是甜甜的春风浩荡。

文章作者

朱伟

发表文章122篇 获得0个推荐 粉丝1548人

《三联生活周刊》前主编

中读签约作者

收录专栏

水污染挑战中国政府

温总理承诺:让人民群众喝上干净的水

328人订阅

现在下载APP,注册有红包哦!
三联生活周刊官方APP,你想看的都在这里

下载中读APP

全部评论(0)

发评论

作者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