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读

早场电影

作者:宝宝爱喝水

2018-09-21·阅读时长1分钟

514人看过
        有一段时间喜欢一个人早起去看第一场电影。那个时候早间场总是特价,五元或者十元,我总是在拐角吃完早餐,然后取票,等灯光暗下来。        看电影时我总是反应过分,我在《唐山大地震》的桥段里哭过,我为《少年派的奇幻漂流》中鲸鱼越过天际的场景惊叹不已,也在《异形》的某个瞬间尖叫……以至于愿意和我同行前往电影院的人越来越少。

        然而我印象最深的一次观影体验不是在电影院,而是长途车上。那是我第一次一个人远行,长途汽车上播放着黑墨镜导演的代表作《东邪西毒》。时值中午,我昏昏欲睡,却奇妙的断断续续看完了整部片子。甚至到现在我还能回想起片中的某些桥段,只是再也没力气拾起重看。

         所以,看电影有时候也是分地点的,并不是所有的电影都适合在电影院看。电影院只是提供了一个狭小而又寂寞的空间,期待用最冷漠的方式唤醒与观者的共鸣。同一个门背后,上一个小时的悲伤很快被下一个小时的笑声替代。人情冷暖,只是最多两个半小时的光影。

        还记得蔡琴早前出版的单曲《给电影人的情书》,里面讲着“(电影人)以身外身做银亮色的梦”。这首歌词是那个拍出港味心酸《岁月神偷》的导演罗启锐写的,李宗盛谱曲。而蔡琴则是台湾著名导演杨德昌的伴侣。你看呐,这个世界有时候就是这样,自己一个人做梦还不够,还要拉上一群人,一做就是一辈子。

        多少年后,《一一》在台重映,一时间岛内一票难求。一个讲着普通人故事的电影,时隔多年,却些许带着传奇色彩,若是杨导还在,想必内心也是笑着的吧。

        我有时会想,提出“电影院不是私人空间,所以尽管影片再好看也要克制”的人,应该不了解电影的真正魅力吧。电影呐,就是等灯光暗下来,让看客们好好的哭一场笑一场。恍然一场梦,陪着主演去冒险,去悲伤,去喜悦,周而复始。
        早上看电影的人很少,遇到好看的电影,应该是一件幸福的事情。

文章作者

宝宝爱喝水

发表文章2篇 获得0个推荐 粉丝1人

现在下载APP,注册有红包哦!
三联生活周刊官方APP,你想看的都在这里

下载中读APP

全部评论(0)

发评论

作者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