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读

适时抛出的“国防安全”借口

作者:宋晓军

2018-10-11·阅读时长3分钟

615人看过

本文需付费阅读

文章共计1523个字,产生1条评论

如您已购买,请登录


2015年1月28日,波音公司发布了F-35战斗机的概念图,美国国防部常务副部长罗伯特·沃克敦促北约盟国研发具有创新功能的武器,并称随着中国、俄罗斯及其他国家军工发展迅速,北约应有所行动


北京时间10月7日夜里,美国国防部通过白宫发布了一份非机密版评估和政策建议报告。这份题为《评估与加强美国制造业及美国国防工业基础与供应链弹性》的报告大意是:由于拨款的不确定性及中国产业政策的“冲击”使得美国国防工业基础正在衰落,并给出了一些政策建议。看了美国媒体披露的这份“报告”的统计数据后,我就想到了这次专栏的题目。

在这份“报告”出来后,有美国媒体在第一时间就注意到了,在这份长达146页的“报告”里,中国(包括中国人、北京)一词出现了232次,而俄罗斯一词仅出现了一次。根据这个线索可以发现,“报告”中的俄罗斯一词是在第7页出现的,并且是在援引今年1月19日美国国防部发布的非机密版《国防战略》报告里的一段原话时出现的。这段原话是:美国繁荣与安全的主要挑战是长期战略竞争的再次出现。这些竞争来自《国防战略》所确定的修正主义大国。中国和俄罗斯想要塑造一个与其权威模式相一致的世界——获得其他国家经济、外交和安全决定的否决权。

在这段原话中,有两点值得注意:一是把中国排在了俄罗斯的前面;二是把经济挑战排在了外交和安全挑战的前面。而10月7日夜里发布的非机密版“报告”,恰恰也是从经济挑战的视角来强调中国对美国国防安全构成所谓“威胁”的。也就是说,虽然今年1月19日和10月7日国防部发布的两份非机密版“报告”的主题都是国防安全,但两份“报告”都把经济挑战因素作为了其内容的首要前提。事实上,在10月7日发布的“报告”中,除了借助大量经济“事实”和“数据”论证了“中国对被视为对美国国防安全具有战略性的关键材料和技术构成巨大的风险”外,还在“报告”的最后部分,专门列出了政府为“挽救”国防工业基础衰落应予以提供经济支持的政策建议。

0人推荐

文章作者

宋晓军

发表文章224篇 获得0个推荐 粉丝547人

著名军事评论家

中读签约作者

收录专栏

改变世界的人

2018诺贝尔奖

8097人订阅

现在下载APP,注册有红包哦!
三联生活周刊官方APP,你想看的都在这里

下载中读APP

全部评论(1)

发评论

作者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