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三联生活周刊
2018-10-11·阅读时长8分钟
本文需付费阅读
文章共计4324个字,产生2条评论
如您已购买,请登录文/张晓琦
小臧
照片上的臧天朔站在三排键电子管风琴前,光膀子穿一条大花裤衩,旁边立着一只麦克风。那是1992年,臧天朔28岁,是崔健乐队里的键盘手,大家都叫他“小臧”。肖全在接受本刊采访时说,他因为崔健那年在成都的巡演与他们结识,此后与众多摇滚歌手们结交,为他们拍照,留下了珍贵的记录。
臧天朔那张照片是作为崔健乐队的一员排练时的情景,当时的乐队成员还有架子鼓手刘效松、打击乐手徐臣华、吉他手甘立匡普(日本)和贝斯手刘君利。崔健是乐队的老大,但肖全觉得不管臧天朔还是其他人,都在为他的歌唱提出建设性的意见,气氛很活跃。肖全记得,排练场是个地下室,在和平里中央乐团的家属区,周围都是灰色的苏式三四层楼的建筑,有的外墙已经斑驳,隐约可见“不怕牺牲”的字样。小区有一面朝街,与胡同相连。崔健家住在北河沿儿,肖全会在附近等他,再约上甘立匡普,一起打车到排练场。地下室有将近200平方米,里面有一张巨大的约翰·列侬的画像,还有键盘、架子鼓等各种乐器。点着白炽灯,崔健、臧天朔他们经常在那里一排就是一整天,唱《花房姑娘》《一无所有》《假行僧》……肖全说当时正处盛夏,地下室里有些潮湿,没有空调,温度可想而知。“室内室外,他们全都光着膀子,包括老崔这么含蓄的人。”乐队天天排练,没人围观,也没人去投诉闹腾,上班的上班,上学的上学。肖全那次拍了一组,还有照片是在地下室外,他们蹲在墙根休憩,与碰到的熟人聊天。
晚上,乐队去崇文门附近的马克西姆餐厅演出。舞台不大,最多20平方米,台下大概能容纳百八十人,唐朝等乐队也经常在那里演出。之后一起去吃夜宵,大家是AA制,肖全那一份崔健帮他出了。马克西姆虽然地方不大,但观众称得上人山人海。肖全留下了那时观众专注投入的画面,他称之为“灵魂出窍”,年轻的人们互相搂在一起,嘴唇微张瞳孔放大,完全被音乐带到了天上。
老崔
肖全认识崔健是在1990年4月,当时崔健以“为亚运会募捐100万元”的名义,开始了“新长征路上的摇滚”巡演,从北京出发,经过郑州、西安、武汉,第四站来到成都。此前一年,崔健发行了《新长征路上的摇滚》的专辑,并且在北京展览馆演出获得轰动性成功。成都站巡演,15元一张的门票一抢而空,在黑市被炒到了60元一张,现场打出了“崔健 俺爱你”的横幅,观众以年轻人为主,还出现了小学生。
肖全记录下了崔健手持一面红旗冲向舞台的时刻,那时的崔健朝气蓬勃,如同一头咆哮的雄狮,令观众陷入疯狂。肖全蹲在巨大的音响前,音乐从耳朵冲进脑袋,仿佛电流贯穿全身。他用“壮观”来形容现场的状况:唱到《南泥湾》时,素不相识的人手挽着手如同排山倒海。“音乐其实跟战争、足球非常相似,是人类特别重要的活动。我觉得语言特别无力,那个时候你什么都不会想,就愿意被他带走,那种感觉很难被替代。”最疯狂的是肖全的一位朋友唐蕾,她坐在第一排,前面是全副武装的保安和公安战士。其时正值4月初,还是穿毛衣的季节,唐蕾激动地把身上的衣服一件件往下脱,挥舞着衣服到最后只剩下一件老头衫,挂着一只哨子,冲到台上给崔健献花。后来唐蕾成为成都的“摇滚教母”,扶持了很多本土的年轻音乐人,还开了一家叫“小酒馆”的著名酒吧,就是前两年赵雷《成都》那首歌曲中“走到玉林路的尽头,坐在小酒馆的门口”的那家“小酒馆”。
发表文章6017篇 获得16个推荐 粉丝47337人
一本杂志和他倡导的生活
现在下载APP,注册有红包哦!
三联生活周刊官方APP,你想看的都在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