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读

领读者 | 赵文瑄:和我一起爱上唐朝

作者:赵文瑄

2018-12-01·阅读时长3分钟

103746人看过

领读者 | 赵文瑄:和我一起爱上唐朝

4.93MB
00:0007:11


 


三联中读的朋友们,大家好,欢迎收听“我们为什么爱唐朝”,我是赵文瑄。

我们都知道,唐朝是中国历史上名副其实的“黄金时代”,国富民强,包容开放,文化也是非常繁荣。当时唐朝对海外的一些国家和地区的影响也非常大,即使是在唐朝之后,海外国家如日本及一些东南亚国家、欧美国家,都习惯称我们中国人为“唐人”。近代以来,这个“唐人”的称呼虽普遍不如“中国人”、“华人”这些叫法来得常用,但仍然可以在很多国家地区看到它的影子,我们在国外很多城市里都能看到的唐人街;似乎走到哪里,我们都可以找到我们的“唐人”后代与同胞。

▲美国唐人街

说起唐朝,当时除了经济、政治、文化都很繁荣,女性的地位也非常高。最能代表唐朝以及唐朝女性风采的人物,我想,毫无疑问就是武则天,以及她的女儿太平公主。

就在20年前,我曾经参演了一部非常特别的历史古装电视剧《大明宫词》(2000),这部剧是李少红女士和曾念平先生导演的,讲的就是武则天和太平公主,以及当时围绕在她们身边的许多人的故事,尤其着重展现了感情和权力之间的矛盾。武则天和太平公主,她们俩作为一对母女,既是女人,对感情有强烈的渴求,又是当时唐朝权力的中心,她们很能代表盛唐的一种政治风貌和女性特点。在这部电视剧里,我一个人扮演了两个角色:薛绍和张易之。新出场的薛绍是太平公主的初恋,在武则天的一手策划下,被迫成了太平公主的第一任丈夫。薛绍因为忠于自己的原配妻子,忠于自己对爱情的信念,最终走向了悲剧命运,自杀身亡;而容貌酷似薛绍的张易之,则是利用了太平公主对薛绍的怀念之情,处心积虑地接近太平公主和武则天,最终谋反不成,死在了太平公主的剑下。 

▲《大明宫词》中的张易之(赵文瑄 饰

我记得当时《大明宫词》播出时,受到了很多观众的喜欢,并且获得了第十八届中国电视金鹰奖长篇电视剧类的优秀奖。

隔了20年,我也看到有许多观众还会去网络平台上重看《大明宫词》,大家说起有关唐朝的电视剧,总还是会提到它,也还是会提到我扮演的薛绍和张易之。在这里,我看到了它的另一种意义。作为一部以盛唐为背景的电视剧,对现在的年轻人来说,除了可以欣赏里面的盛唐风貌,欣赏华丽的服装造型,欣赏那独特又风格化的台词,欣赏当年我们这批演员的表演,尤其是归亚蕾、陈红和周迅几位女演员的优秀演技。不过我觉得这部电视剧还有一个很重要、很特殊的意义,就是你可以借机了解唐朝的历史背景,通过观赏剧集来走进唐朝,走进那个时代独有的氛围。

其实,对于我自己扮演的薛绍和张易之,除了剧本,我曾经也去了解过一些史实。我发现,薛绍并不是一个普通人,其实在历史上薛绍的母亲就是一个真正的公主,也就是说薛绍本人是太平公主的表哥,他们俩结婚后还生了四个孩子。我扮演的张易之,也和史书《新唐书》里记载的有所不同。这么说起来,这部电视剧里对太平公主和武则天的塑造,是有自己的风格特点的。

大明宫词》中的武则天(归亚蕾 饰与太平公主(周迅 饰

所以我就想,唐朝,不应该仅仅是在我们的电视剧里,因为我们的电视剧多少都有一些对历史史实的改编;唐朝,也不应该只存在于一些普通人不会去翻开的史书里,而是应该具体的、全面而生动的。我甚至想,应该请更多学术专家、文化人士来一起解读与展示唐朝的方方面面,让我们明白这也是我们中国人文化自信的根本。

没想到,这一次,三联中读和我的想法不谋而合,他们真的请了一批顶级学者和文化人士,来帮我们实现了这样一个“穿越唐朝”的梦。从帝王到女性,从西域到日本遣唐使,从唐诗到书画、音乐,这些学者们都给了我们深度的展示。我想这不仅对年轻人很有帮助,对我们这些年龄稍微“资深”的人来说,也是一种补课和再学习。

所以,我在这里特别推荐三联中读出品的这个音频课——“我们为什么爱唐朝”,让喜欢唐朝历史文化的朋友们,可以听着学者们的讲解,随时随地“穿越到唐朝”,来了解唐朝,真正爱上唐朝,并自豪地称自己为“唐人”的后代。

如果您喜欢本节内容

可以随手保存下方海报

分享到您的朋友圈


文章作者

赵文瑄

发表文章2篇 获得346个推荐 粉丝176人

著名演员

中读签约作者

收录专栏

我们为什么爱唐朝

黄金时代的十个侧面

0人订阅

现在下载APP,注册有红包哦!
三联生活周刊官方APP,你想看的都在这里

下载中读APP

全部评论(561)

发评论

作者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