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读

1.3 莫扎特 | 钢琴协奏曲 K.467 第一乐章(试听)

作者:段召旭

2018-12-24·阅读时长11分钟

55506人看过
这一年的古典音乐之旅将从伟大的音乐神童莫扎特开启,主讲人段召旭将在莫扎特的篇章中讲解钢琴协奏曲 K.467 的三个乐章,两部歌剧选段——《费加罗的婚礼》和《唐·璜》,钢琴协奏曲 K.488 第三乐章,钢琴奏鸣曲 K.331 第一乐章,以及访谈中涉及的作曲家克列门蒂的 Op.25 No.5 第二乐章。

1.3 莫扎特 | 钢琴协奏曲 K.467 第一乐章

21.4MB
00:0023:23

曲目信息

曲目

《钢琴协奏曲 K.467 第一乐章》

(Piano Concerto No.21 in C major, K.467 - I)

作曲家

莫扎特(Wolfgang Amadeus Mozart)

三联中读《古典音乐说明书》的听众朋友们,大家好,我是段召旭。今天是我们开篇第一讲,这次将以伟大的音乐神童莫扎特的作品作为我们的开篇。

▲ 14岁的莫扎特在意大利北部城市维罗纳

萨维里奥·黛拉·罗莎绘,1770年

阿尔弗雷德·科尔托私人收藏

在我们的访谈中也提到了莫扎特非常有代表性的作品,除了歌剧之外,就是他的钢琴协奏曲。可以说莫扎特把钢琴协奏曲推到了一个全新的高度,钢琴协奏曲得以形成今天的样子,与莫扎特是分不开的。在他短短的35年生命中,居然创作了二十多首钢琴协奏曲。除了钢琴协奏曲,他还写了很多其他题材的作品。贝多芬57岁去世,也只仅仅写了五首钢琴协奏曲,虽然两个人都很伟大,但其创作方式和风格是完全不同的。

▲  莫扎特家庭肖像画(左一:姐姐玛丽;墙上肖像:母亲安娜;右一:父亲利奥波德)

约翰·内波穆克·黛拉·克罗齐绘,约1780年

奥地利萨尔茨堡莫扎特博物馆藏

当然因时间篇幅不允许我把莫扎特的20多首钢琴协奏曲全给大家讲解。所以我从中挑选了一些最受欢迎的、最能代表他精神风貌的作品。今天要给大家介绍的是莫扎特钢琴协奏曲中编号为K.467的作品。我讲编号的目的是为了让大家搜索起来比较方便,输入“Mozart K.467”,就比较容易能够准确地找到这首协奏曲。当然编号与欣赏无关。

▲ 莫扎特手稿  萨尔茨堡莫扎特博物馆藏

K.467是莫扎特于1785年创作于维也纳。但有人说,莫扎特不就是在维也纳生活吗?他不是维也纳古典乐派三位大师(海顿、莫扎特、贝多芬)之一吗?众所周知,莫扎特的家乡是萨尔茨堡,但因为他不满于萨尔兹堡大主教对他以及对艺术的态度,因为大主教仅把他当成一个仆人,根本不把他放在眼里。

▲ 奥地利 萨尔茨堡

莫扎特的内心深处仍是追求自由,具有反叛精神的,但他对于自由与反叛的追求与贝多芬不同,贝多芬表面上就会跟人吵、跟人打,但莫扎特不会。莫扎特是表面恭顺、内心反叛的性格,而且莫扎特的一生并非只在维也纳度过。

他后来离开了萨尔茨堡大主教,大家也知道他在很小的时候就在全欧洲巡回演出,也曾去过巴黎,所以他并不是只在维也纳,他在巴黎也度过了一段时间,而且莫扎特的母亲在巴黎陪伴他,后来也在巴黎去世。因为在巴黎的发展不是很顺心,所以莫扎特对巴黎的印象非常差。

莫扎特1791年去世,也就是说在写这首协奏曲时候,他还剩六年的生命,但那时丝毫没有显示出他生命衰败的征兆,日子过得可谓欣欣向荣,而且那时候他的父亲也还健在。他的父亲还专门从萨尔茨堡跑到维也纳跟他住在一起,这一年他除了参加外面的公开音乐会之外,还经常在家里搞家庭音乐会,因此我们可以想象(这一时期)的生活还是充满了欢乐。

▲ 萨尔茨堡盖特莱德街9号的莫扎特博物馆

关于1785年的莫扎特,还有一件事也很有意思,非常值得一提。就是莫扎特在这一年又再次向音乐家协会提出入会申请,这已经是他第二次提出了,但是再次遭到拒绝。莫扎特一生没有加入音协,不是他不想加入,而是音协不接纳他。堂堂的音乐家协会居然没有吸收我们历史上最伟大的天才音乐家莫扎特,这也是非常具有讽刺意味的一件事情。


 钢琴协奏曲 K.467 第一乐章

回到我们的协奏曲,这首协奏曲是用C大调写成。C大调可以说是我们觉得最简单或是最熟悉的一个调,因为它全是由白键演奏,这也让我们觉得它是最单纯的一个调,所以C大调也恰恰反映出了这首曲子明朗、阳光的性格。由于时间关系,我们还是分乐章来讲,大家都知道我通常不会讲一首曲子的所有乐章,但是这首协奏曲实在是太棒了,每个乐章都值得向大家推荐。

我首先要简单介绍一下“协奏曲”这种(音乐)体裁。之所以叫“协奏”,就是一个主奏乐器和乐队之间相互竞奏的关系,它并非伴奏。比如我们可能看到像理查德·克莱德曼、马克西姆以及久石让这些流行音乐家,他们也有一个乐队,但他们的演奏都是伴奏。

在真正的协奏中,乐队和钢琴的关系从理论上说其实是平行的,两者都重要,没有以谁为主,当然肯定还是主奏乐器要占据上风,但乐队部分也毫不示弱,所以你会听到很多时候主题是由乐队奏出来的,或很多时候是钢琴和乐队互相之间的对话、竞争关系。

莫扎特、海顿以及贝多芬早期的两首协奏曲都属于这种古典协奏曲的范式,其特点就是开始部分会有一段很长的乐队前奏,由乐队先来呈示一遍协奏曲的主题,然后钢琴再进入。乐队开门见山的就提出了K.467的C大调主题,当然它还有一个就是他的协奏曲中的第21首,所以大家如果想搜第几首,搜No.21也是可以的,也能找到这首协奏曲。可能很多朋友都听过这个主题(弹奏)。非常熟悉的一个主题,我相信即便是第一次听也会觉得非常好听、有魅力,很吸引人。在这里出现的很有动感的两句之后,进入一个非常抒情的旋律(弹奏),开头部分就让人觉得非常阳光。

乐队部分我就不都弹了,你会在第一乐章中的不同声部中听到由不同的乐器演奏的主题(弹奏)。我要提醒大家,在乐队的前奏部分,我们还要记住另一个主题(弹奏),这个主题将来在第三乐章的时候还会听到它,希望大家能够记住他。

乐队逐渐退去之后,是长笛(弹奏)。然后钢琴以一种闯入的姿态进入(弹奏),但乐队跟钢琴在这时是处于一个伴奏的位置,我们会听到在钢琴演奏的缝隙中有乐队填充(弹奏),合起来是这样(弹奏),然后钢琴继续展开(弹奏),整个这一段是建立在C大调的属和弦,也就是属七和弦,最后也停在属和弦(弹奏)。属和弦是倾向性很强的一个和弦,通常作曲家用它开头,就是为了把它引入主调,用属和弦让你有一种他要进入C大调的感觉。

这首协奏曲还有一个特点,就是它的所谓的“华彩”(Cadenza)。通常协奏曲的华彩是在第一乐章快结束的时候,整个乐队会停下来让钢琴展示。因为乐队已经有了很长的前奏,钢琴一直没有得到机会展示,因此在Cadenza部分给钢琴一个机会。但这首协奏曲除了结尾的Cadenza之外,在很多长音上还有卡顿,比如刚才我们听到的(弹奏)。很多钢琴家会在长音上也加一段Cadenza,这都是可以的。

因为在莫扎特的时代,作曲家的特点就是不写Cadenza,而是由钢琴家自己发挥表现。因此你在欣赏协奏曲的时候,会听到不同钢琴家采用的版本是不一样的,所以我在这里就不弹Cadenza了,大家可以去听你选择的版本里是怎么弹奏的。

后来可能有很多钢琴家在台上就随意发挥,或因作曲修养比较差,以至于作曲家实在受不了了,于是开始自己写Cadenza,规定必须按乐谱弹奏。所以我们听到的浪漫主义钢琴协奏曲中就不会再有让钢琴家自己发挥的Cadenza了,包括我们很熟悉的《柴一》(即《柴科夫斯基第一钢琴协奏曲》),以及在李斯特、肖邦的协奏曲中都不会出现Cadenza,但在莫扎特的协奏曲中,这是一个常见的段落。

经过Cadenza之后,钢琴演奏一长串的属音上的颤音(弹奏),颤音的同时乐队演奏主题,所以这首协奏曲在这一点上也很奇特,它不是由钢琴来呈现主题,而是由乐队呈现。我们会听到第一声部是乐队演奏C大调主题(弹奏),乐队之后钢琴才接过来,(弹奏)钢琴又进入,呈示了一遍主题。

我给大家提纲挈领地说一说它的结构,以方便大家去听。因为钢琴协奏曲属于比较大型的作品,所以我们要对它的结构和主题进行一些适当的了解,才不至于听的时候一头雾水找不着方向。因为我们现在经常听流行音乐,以至于对一首乐曲的时长期待值就是3到5分钟,但在协奏曲中一个乐章就十几分钟,这时我们就需要记住它的几个主题。

在刚才我们听到非常阳光的主题之后,我们会听到乐队(弹奏),钢琴在这时变成一个凝重阴暗的色彩(弹奏),转为G小调。如果你不知道什么是G小调也无所谓,你只需要知道在这个地方,它的色彩变暗淡了。其实这是一个往副部主题连接的连接段,于是你又会听到一连串莫扎特协奏曲中常见的音符跑动(弹奏)。莫扎特的乐曲中到处都是这样的跑动,所以弹好莫扎特并不容易,虽然听着很简单,但所有的音符都跑动地非常均匀,(弹好)还是非常要功夫的。

在这串连接之后,我们听到第二主题,当然专业术语叫副部主题。作为欣赏,你只需记住刚才是第一主题,现在要进入第二主题。其实第二主题还是大调,虽然中间的连接段是一个小调,但第二主题转到属调G大调(弹奏)。我们听到了一个非常阳光可爱的旋律。

刚才我们提到,乐队和钢琴在协奏曲中是相互交融的,在钢琴呈示完之后,我们会听到长笛等木管组乐器又接过副题,(弹奏)弹的还是这个主题,然后由钢琴做补充。乐队与钢琴互为补充,形成一问一答的感觉。这是副题的呈示。当然在后面我们又会听到非常激烈的音符跑动,在其中我们会听到第一主题又出现了。(弹奏)大家还记得第一主题吗?(弹奏)而钢琴出现了比较快的跑动(弹奏)。

在这个时候钢琴并没有旋律,旋律在乐队。在乐队部分你会听到(弹奏),我们能够辨认出这就是第一主题的变形,乐队部分在做着各种变化。所以钢琴协奏曲听的就是这种非常多层次、立体化的音响效果。因时间关系,我就不一一赘述,刚才的两个主题构成了这首协奏曲的第一部分。

第一部分(呈示部)的结束也是一个典型的莫扎特式结束。(弹奏)这是在莫扎特的奏鸣曲或协奏曲中经常会听到的结束方式,弹过莫扎特奏鸣曲的朋友可能都很熟悉这种长的颤音,然后进入主音。我们会听到结尾转到G大调,这是我们在第一季中经常提到的一种曲式——“奏鸣曲式”写法。在第一部分结束时,乐曲已经从C大调进入属调。在此之后,是一段乐队间奏,在这一部分我们又会听到主部主题在低音部出现,所以我说这个主题会一直贯穿在整个第一乐章中。

之后进入展开部。展开部由钢琴带入(弹奏)听起来非常的安静。但实际上这种安静只是暂时的,很快就进入到钢琴的音符跑动中。因为展开部是整个奏鸣曲式中最激烈的部分,它的激烈就体现在调性的剧烈变化。在展开部,我们听到调性发生明显剧烈变化的是这个地方。首先是右手(弹奏),左手低音回答(弹奏);然后刚才的旋律转到另外一个调上,还是由右手来弹(弹奏),左手作同样的回答(弹奏);然后再到一个新调,(弹奏)左手回答(弹奏);最后又到另一个调里(弹奏),但这次左手没有作出回答,而是继续往下发展了。(弹奏)

不知道大家能否感觉到同样的主题在不同调性上的呈示。听乐队部分可能更加明显,乐队部分的旋律由长笛和巴松(即巴松管,又称低音管,在中国大陆又称大管)演奏,(弹奏)(调性的变化)非常明显。就像你去卡拉OK唱歌,这个调上不去可以调个调,这都是一样的。同样的内容在不同调性上演奏给人一种非常丰富的感觉,也让你觉得整个音乐充满了动力。随后在一段非常激烈的跑动后,结束了展开部。

在展开部结束时,乐曲就已回到主调C大调。展开部的结尾是这样的(弹奏),同时乐队进入主题(弹奏),我相信大家都已经记住这个主题了。即由乐队开始再现部,再现部是第一乐章的第三部分,即主题的再现。它是由乐队再现了主部主题,特别奇妙的是,莫扎特在设计钢琴进入主部主题时,并没有按照一般的常规,让钢琴在主调C大调上呈现,而是呈现在了F调(即C大调上方四度调,下属调)上。(弹奏)这种非常奇妙的设计带给我们一种不一样的感受。

随后又经过了一段音符的跑动,这次测试一下大家,能不能听出下面的主题是什么?(弹奏)大家有没有印象?是的,第一部分呈示部中的第二主题又再次出现了。因此之所以称为再现部,就是第一乐章中的第一、第二主题都会再次出现。但是第一次第二主题出现时,它的音高是这样的(弹奏),那这次(弹奏)大家能听得出来吗?就是调性的变化。同样的旋律在不同的音高上来弹奏,这也是奏鸣曲式的传统写法。第二主题回到C调,整个调性发生回归。

后面的结构跟第一部分非常相似,也是乐队重复、钢琴呼应(弹奏)。我们又会听到钢琴和乐队演奏第一主题(弹奏)。这实际上就是在向结束部发展,它的结束还是用与第一部分相同的莫扎特典型手法,通过一连串的音符跑动,(弹奏)最后以C大调结束。关于第一乐章的结构,我的讲解也结束了。

但是大家还记得Cadenza吗?后面乐队接过来(弹奏),停在这里(弹奏)。这时全体乐队休息,钢琴家开始个人展示。我刚才说到Cadenza有不同的版本,因此我在这里就不给大家弹奏,大家可以去听自己选择的版本。

大多数钢琴协奏曲的Cadenza都以颤音结尾(弹奏),其实这是给乐队一个信号。因为在这一段落钢琴家个人随意发挥,指挥也不知道何时结束,因此钢琴家都会在结尾处用颤音(暗示),指挥就知道钢琴家的演奏即将结束,随后指挥乐队进入, (弹奏)最后由乐队非常有气势地结束了第一乐章。在第一乐章的结尾,大家依然能够听到是以这个主题结束(弹奏)。

这就是莫扎特协奏曲K.467的第一乐章。今天先给大家分享一下它的第一乐章,我们下次再继续欣赏它非常优美的第二乐章。


推荐演奏版本:阿尔弗雷德·布伦德尔(Alfred Brende)

布伦德尔,1931年1月5日生于奥地利的维森堡,被公认为二十世纪最伟大的古典钢琴家之一,他曲目广泛,学识渊博,由他演奏的莫扎特、贝多芬、舒伯特、勋伯格等人的作品被视为不可替代的重要诠释,布伦德尔录制与发行的海量唱片则是对其卓越成就的永恒见证此外,他还作有三卷诗集,撰写过大量优秀的音乐随笔,曾发表多篇极具轰动效应的演讲,而另一方面他却尽量回避媒体,尽管那会为他赢得更多公众的欢呼;2008年12月18日,78岁的布伦德尔在维也纳金色大厅举行了告别音乐会。

 

▲阿尔弗雷德·布伦德尔

奥地利钢琴家

图片来源:Getty

(注:本讲随堂曲目会在专栏用户群内同步分享,加群方式请查看专栏介绍中的订阅须知。)


◎本节所涉名词注解:

1. 属七和弦:英文为 dominant seventh chord,又可称:大小七和弦(major minor seventh chord),是一组由根音,大三度,纯五度,和小七度构成的和弦。也可以被看作是一个大三和弦(或曰“大调三和弦”附加一个小七度音。在流行音乐的标记符号体系中,其标示方法是:在一个标示和弦根音的字母之后,上标数字“7”。

2. 华彩: 英文为 cadenza,意为装饰乐段或华彩乐段,指独奏部分的装饰性乐段,既可以预先创作,亦可以即兴演奏,形式自由,并时常有炫技意味。此乐段以所有声部的延音作标记,并常常出现在乐曲的尾声前。

如果您喜欢本讲内容

可以随手保存下方海报

分享到您的朋友圈

文章作者

段召旭

发表文章619篇 获得127个推荐 粉丝7564人

钢琴演奏家、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音乐系副教授

中读签约作者

收录专栏

段召旭·古典音乐说明书(第二季)

解析20位音乐巨匠的超凡之作

9519人订阅

现在下载APP,注册有红包哦!
三联生活周刊官方APP,你想看的都在这里

下载中读APP

全部评论(465)

发评论

作者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