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杨聃
2018-12-27·阅读时长8分钟
本文需付费阅读
文章共计4400个字,产生10条评论
如您已购买,请登录爱与孤独
今日美术馆一间空旷的展厅内,陈碧舸盘坐在地毯上,面对一整面墙的镜子,等待下一个人走进来问她一个问题。镜面墙壁上已经用口红零星留下了几个词:精彩、语言、身材……那是之前每一段对话让她引发深思的关键词。在《爱的艺术》展览的第三场沙龙现场,陈碧舸效仿她最喜欢的艺术家玛丽娜·阿布拉莫维奇,做了一场行为艺术。提问的人走进来,可以选择在她身后或旁边,通过镜子交流。这样既可以看到彼此,又避免了初次见面四目相对的尴尬,一如沙龙的主题《镜中对话》。
“我大学学的心理学,自从毕业到做模特这么久,一直有人,大部分是女孩子,问我一些成长上的疑惑。”陈碧舸解释道,“事实上,我并不是生活经历多丰富,或者说思想多高深的人,但我愿意做这样的载体。当他们想到了这个问题,走进这个房间和我做互动的时候,我觉得答案对他们来说并不重要,寻找答案的过程已经是答案。”
这间提问的房间是陈碧舸自己选的,地毯和镜面墙壁让她回忆起小时候的练功房。对于从小苦练艺术体操的她来说,每天对着镜子,自我认知非常强烈,“而在那个时候,我没有自信”。小时候的她体弱多病,若不是在小学一年级被启蒙老师带到体育馆里,也不会和艺术体操结缘,毕竟,曾是专业运动员的爸爸妈妈并不想让女儿“重蹈覆辙”。她巴巴地看着体育馆里身材纤长的小姐姐们,在地毯上做着优美的旋转,跳跃,满眼地羡慕。就这样,起初的两年以“强身健体”为由,每天放学之后陈碧舸练一两个小时,因为比同龄人高,动作又不协调,常被叫做“傻大个”。
直到省队总教练下来选苗子,让陈碧舸莫名其妙地踏上了这条“苦不堪言”的专业运动员之路。每天早上5点半起床出操,全天训练,还要控制体重吃不饱。她记得从8岁开始,童年就在每个周日晚上坐在爸爸自行车后座上默默流着泪不肯归队的时光中,幽幽逝去了。练体操十年的经历,让她对电影《黑天鹅》有深深的共鸣。陈碧舸曾在博客里写到:无论成功失败,美丽与丑陋,它就像黑天鹅和白天鹅一样,互利共生的存在在我的身体里,挥不掉也抹不去。
《镜中对话》是陈碧舸第二次尝试跨界艺术,公众熟悉的她是艺术体操运动员、模特和演员。其实她还有一个身份是公益项目“星星兔子和爱”的发起人。“做公益以来,我一直帮助的是孤独症儿童。但身边的人也跟我说他们有孤独症。我们都知道孤独症是与生俱来的缺陷,并不是他们嘴里说的那样。他们只是恐惧孤独,我们每个人的通病。”今年1月11日一点十一分,陈碧舸发起的以《孤独》为主题的展览开幕。她和策展人徐宁邀请了11位艺术家,在北京宝格丽酒店319号房间,根据空间创作。有人把很多物件击碎了放在餐桌上,好像一个孤独盛宴。有人用混凝土做的一些生活物件,放在这个洗手台上,还有一些影像是打在天花板上的。她希望这种从声音、味道、视觉到触觉,融入生活特质的浸入式展览,带给每位进来的人不同的启发。
说到“孤独”,模特的工作让陈碧舸深有体会。从第一次离开家门开始,等待她的就是陌生的地方,听不懂的语言,混乱的时差,搞不清楚细节就要开工的邮件,冰冷的食物,数不尽的迷路与被拒绝,被请进机场移民局的尴尬,生硬的高跟鞋,日复一日的水泡,很多时候甚至连个说话的人都没有。当镜头对准,灯光包围,被冰冷又带着挑剔的目光静静审视的时候,她甚至会恍惚自己是谁。不过,工作中的“隐形福利”中和了那些苦涩。比如在意大利小岛上的拍摄,工作人员对日光的要求精确到了几点几分,陈碧舸只需等待沐浴在最温柔的日落下,飘在海里的小船上,映着粉红色的天空摆出美美的姿势。“作为旅行者很难花这么大的精力去策划这些,做模特幸运地经历了。”一刻“天堂”一刻“地狱”的境遇,不会有心理落差么?“如果总在一成不变、光鲜亮丽的生活里面才枯燥。戏剧性和反差让我觉得过瘾。”她说。
发表文章131篇 获得16个推荐 粉丝470人
现在下载APP,注册有红包哦!
三联生活周刊官方APP,你想看的都在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