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杨璐
2018-12-27·阅读时长4分钟
本文需付费阅读
文章共计2286个字,产生52条评论
如您已购买,请登录破蔽是破除蒙蔽。在生活方式里,自我表达是动态的,这个行动要能达成,始终需要突破刻板印象去遵从真实的自我。这种突破不是采用激烈的手段,因为在消费文化的系统里,物质和符号象征的关系形成,人们对于身份认同的选择,都是缓慢发酵的过程。它取决于社会、文化和市场的发展,一切水到渠成。
冯应谦因为是穿裙子的中年男教授在网上受到关注,可其实这有行为艺术的成分。他当时还是香港中文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的院长,研究领域涉及到文化产业、媒介和性别。在一次有关突破性别刻板印象的活动上,主办方希望他能够在打扮上对传统男性形象有一个突破,他就穿上了刚从日本买回来的男装裙。
研究突破性别的刻板印象,重点不在于时尚风潮。冯应谦说,比如护士,传统认为是女性做的,但其实移动病人这样的工作对女性来讲是很困难的。这一级里对男性的刻板印象就很严重,中国人的传统里如果这个男孩子是做医生的,家庭就觉得很光荣,做护士就觉得不太好。这是一个男性刻板印象很明显的例子,所以,男性也要被关注,最基本的是要减少刻板印象。无论男性也好,女性也好,都要积极地培养自己的意识。
突破,不一定都需要用穿裙子这样跳脱的方法。冯应谦说,即便在香港,日常生活里也很难见到男人穿裙子。他自己只是在性别研究的场合会穿裙子,因为觉得服装是一种普通人比较容易做到的,表达态度的载体。但跟内地同行相比,他还是精致的,穿得时髦并且化妆。冯应谦同时是北师大的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对内地从男人油腻到化妆的讨论变迁很熟悉。参照香港的经历,他觉得还是社会发展的推动。“香港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是一种经济慢慢起飞的过程,当时男性也不是现在这样对外表很重视,穿得很好的样子。现在香港变成了一个服务性行业占比高的社会,它的氛围就变成了温文尔雅。我觉得是经济结构的改变让男性的形象也改变了。”冯应谦说。
发表文章146篇 获得12个推荐 粉丝2883人
周刊主笔、 新消费研究者
现在下载APP,注册有红包哦!
三联生活周刊官方APP,你想看的都在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