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读

01 唐朝只有七十多个好诗人?

作者:西川

2019-04-10·阅读时长10分钟

20833人看过
西川是著名的现代诗人、散文和随笔作家,80年代,他曾投身于全国性的青年诗歌运动,与海子、骆一禾被誉为“北大三诗人”。作为一位当代诗人,这一次他另辟蹊径,回到古诗的写作“现场”,带你从唐诗的审美变迁、唐朝诗人的朋友圈、李白的真实形象等角度入手,学习唐诗的读法。

01 唐朝只有七十多个好诗人?

22.2MB
00:0024:12

三联中读的朋友们,大家好,我是西川。我是诗人,也做外国诗歌的翻译。

我最近出了一本小书,叫作《唐诗的读法》,好像就变成了一个研究唐诗的人。我并不是研究唐诗的专家,只是对唐代的诗歌感兴趣,因此我是从一个写作者的角度来介入唐诗这个话题。这一讲的第一节,我大概地谈一谈我对于唐代以及唐朝诗人们的看法。

▲猜猜这是哪位著名的盛唐才子?(燕王wf 绘)

前不久,我去了一趟日本,正好在奈良赶上了正仓院的一个展览。在这个展览上,我看到了两件唐代的器物:一个是嵌螺钿的漆盒,一个是嵌螺钿的镜子。据说这些东西都是当年唐玄宗、杨贵妃送给日本天皇的。我虽然以前在书里见过非常华丽的唐代镜子的图像,但当见到这个器物本身的时候,我依然非常吃惊。因为它很大,跟我印象中的一般中国古代镜子的尺寸不同,它有如一个小脸盆般大小。我当时就愣住了,原来宫廷中使用的镜子是这个样子的,杨贵妃梳妆打扮时使用的镜子居然如此大。在现场,我感觉到自己好像回到了唐朝。在这个镜子的背面,镶嵌的螺钿让我感受到唐代生活中华丽的一面。如今见到唐代器物,我们总会觉得非常华丽,当然这个是宫廷生活,但这是我们一般对唐朝的认识。

▲平螺钿背八角镜

日本正仓院藏

唐朝在中国历史上是从公元618年到907年,存在了近三百年的时间。这三百年也分成了不同的时段:我们一般人对唐朝的印象永远停留在它最华丽的时候,也就是我刚才说到的唐玄宗时期,即开元盛世。从开元直至天宝年间,唐朝都处在这一盛世中。在盛唐之前还有初唐,而在755年安史之乱爆发后,就进入中唐时期,随后进入晚唐。

在唐朝不同的时段中有不同的诗人,诗人的风格亦有不同。一般说起唐诗,我们就会想到王维(一说701—761年,有争议)、李白(701—762年)、杜甫(712—770年),可能再加上白居易(772—846年),这是我们对唐诗的大概印象。但当你接近唐朝时,就会发现,唐朝早中晚期还是有些不同。如果说到诗歌,我们就会注意到唐代诗歌的一些变化。

从初唐到晚唐的诗风变化

在唐朝初年,比较流行宫体诗,因为唐朝延续六朝风气,达官贵人们的主流审美依然指向宫体诗,充满宫廷趣味。至盛唐时期,诗风开始有所变化,我们会在盛唐诗人的诗中发现他们对于天然、天真、清真(即自然之美,李白《古风·大雅久不作》云:“圣代复元古,垂衣贵清真。” )这种风格的热爱。

至中唐,诗歌又发生了一些变化,七言诗写得更多,而五言诗变得相对较少,诗歌长度开始加长,诗人们开始写长诗。现在很多人都是背诵唐朝的短诗,能背长诗的人并不多。白居易曾经给他的好朋友元稹(779—831年)写过一首诗,在这首诗中他提到:“制从长庆辞高古,诗到元和体变新。”(《馀思未尽加为六韵重寄微之》)连白居易自己都亲口说,这一时期的诗歌有了很大的变化,他和他朋友的诗歌写作开始变长,称为“长韵”。虽然杜甫早已开始写排律(长篇的律诗,又称长律),但这并非时代风气。

至晚唐时期,最主要的诗人就是李商隐。晚唐的诗歌相对弱一些,唐以后的诗人们都觉得晚唐诗人又重新回到了那个华丽、喜欢用典的时代,他们写很多消极、伤感的情绪,但诗歌技艺都非常高超。这大概是晚唐诗歌的一个特点。所以即使我们说唐诗,也应该意识到不同时段的唐诗是不一样的,它不是一个整体。

那么唐朝人自己是怎么说的呢?盛唐时期有一部非常重要的诗歌选集,叫作《河岳英灵集》,编者是殷璠。他在书的叙中说道:“自萧氏(南朝萧道成、萧衍)以还,尤增矫饰。武德初,微波尚在。贞观末,标格渐高。景云中,颇通远调。开元十五年后,声律风骨始备矣。”这是盛唐时代的人,对于盛唐之前唐诗变化过程的概述。

▲《河岳英灵集》

也就是说,按照《河岳英灵集》的说法,真正的好的唐诗是在开元十五年(727年)以后出现。通过引的这段话,能帮助我们打破对于唐诗的囫囵吞枣的印象,唐诗也有一个发展的过程。

而这一发展过程不仅可以追溯到初唐,实际上可追溯至隋代,甚至更久远的南朝沈约(441—513年)等人。因为这些人为中国诗歌的声律做出了巨大贡献。《切韵》(隋代陆法言著,唐初被定为官韵)统一了南北的语言和声韵,于是才能有一个标准来写诗。可见前人也为后来唐代诗歌的长足进步做了很多铺垫。

唐朝的诗人很多吗?

现在可知的唐诗大概有多少首,我们只能根据《全唐诗》来推断。《全唐诗》在清康熙年间编成,收录的唐朝诗歌大概五万首,囊括了约两千四百位诗人。直至今天,我们的学者依然还在搜集那些散佚于世的唐诗。虽然现在又对《全唐诗》做了后期的补编工作,但它涵盖的诗歌和诗人数量差不多即是如此。

▲《全唐诗》

那这样一个规模,是在多少年里达成的呢?大概是三百年。有了这些数字,我们就可以对唐诗的规模有一个客观的印象。唐朝三百年间有两千三百位诗人,平均每年有八个左右。我们姑且说二十年算一个时代,那么一个时代实际上活跃的诗人,也就是一百余位。如果不去计算,你会觉得唐朝有很多的诗人,但一经计算,就会发现实际上也没有多少。

因为人数并不多,所以生活在同一个时代的诗人们应该互相认识、了解,甚至有可能有亲戚关系。因此我们会有这样一种感觉——在唐朝这一伟大时代,产生了这么多伟大的诗歌,而生产这些诗歌的人其实只是一小部分人,而他们平均分到各个时代后,也没有多少人,诗歌的圈子其实没有多大。

唐朝的诗人们旅行去了很多地方。我在网上也看到,有人把李白、杜甫、韩愈(768—824年)、白居易等人所走过的足迹在地图上标出来,可以看到这些诗人们去过很多地方。但这并不意味着当时有很多诗人,只能说明他们的生活是这样一个情况。唐朝的诗人们大多是官员,除去战乱带来的颠沛流离,他之所以踏足多地,一定是被朝廷不断地调遣,或被朝廷贬官。

进士文化与唐诗

在唐朝做官,可以走不同的路。其中有一条路是“恩荫”系统,走这条路的人是贵族,但如果不是贵族,进士及第也可以做官。在唐朝,贵族和进士这两拨人的存在很有意思。一个家族成为贵族,一般都是由于祖上的军功,贵族本来都是武人家庭,但是后代变得越来越文人化。而唐朝的贵族都干什么呢?实际上他们喜欢绘画,比如阎立本(约601—673年)是大画家,连“奸相”李林甫(683—753年)也是大画家,贵族大多是玩绘画的。而进士们由于家庭背景并不好,家里没有那么多的资产和收藏,所以进士大多都玩诗歌。当然这是一个很粗疏的说法。

▲阎立本画像

进士文化之所以对唐朝如此重要,也涉及到唐朝历史上的一个巨大变迁。虽然科举考试是从隋朝开始,但它的地位变得如此重要,与武则天(624—705年)有关系。因为武则天要把大唐王朝变成大周,会遇到很多的阻力,因此就要发展自己的势力,扶持自己的亲信。而那些跟着李家打天下的贵族们,肯定不愿把江山交给武则天,所以武则天得起用那些与李家没有深厚渊源的人,也就是进士集团的人。

由此,进士的文化角色、政治角色变得越来越重要。自然而然,我们也能看出进士与诗人之间的关系。同时科举考试中有一项考试叫杂文,是要用诗赋的,这也与唐朝诗歌的发达有一定关系。

所以我们可以看到,唐朝的诗人们很多都有进士学历。北宋的王安石(1021—1086年)在编《唐百家诗选》时,他收录的诗人中,百分之九十都参加过科举考试,但并非所有人都进士及第。其中进士及第者六十二人,占了入选诗人总数的百分之七十二;后世广为传播的《唐诗三百首》,共选录七十七位诗人,进士出身的有四十六位。

刚才提到,我们根据《全唐诗》得知唐朝诗人大概有两千三百人,但这两千三百人中真正写得好的诗人仅有七十余位。整个三百年间,值得我们记住并反复诵读其作品的诗人不过七十余位。当我们在脑海中建立起相关数字的概念后,就会对唐诗有一个更客观的看法。

《唐诗三百首》与诗歌审美趣味

《唐诗三百首》的编者叫孙洙(1711—1778年),他更为人所知的名号是蘅塘退士,是乾隆时期的进士,而这本书流行开来应该已是清中期。蘅塘退士之所以编《唐诗三百首》,是因为此前有一本儿童发蒙读物叫作《千家诗》,他对此并不满意,所以编了《唐诗三百首》。之后,我们中国人对于唐诗的基本阅读,实际上就是建立在《唐诗三百首》的基础上。

这样一来让我们产生一个印象,即唐诗仅仅是《唐诗三百首》,这是不对的。因为《唐诗三百首》是蘅塘退士为发蒙儿童所编,他的目的是编一个课本。而课本的编纂有一定的原则,其所录入的文章或诗歌的语言一定是标准且平易的。第一,不能太难,否则小孩读不懂;第二,在道德上一定是没有问题的。平易的语言和正确的道德姿态,是编课本的人必须遵从的基本原则,《唐诗三百首》也是如此。那些在形式上更复杂,语言上更加怪、险,包含危险性的诗歌就会被剔除掉,因为它是一本儿童读物。

▲《唐诗三百首》

而且《唐诗三百首》的文学趣味实际上是清中期的趣味。清中期已经跟唐诗的发生现场隔了很长一段时间。我们用一个清朝中期的文学趣味,读的是距此一千三百年左右的诗歌,这中间实际上绕了一个很大的圈子。所以如果我们真的要进入唐诗、接触唐诗,必须有这么一个警惕。

中国诗歌趣味的变迁其实与中国历史的变迁很像。今天我们说起古代中国,一般人能够想象的要么是清朝时的中国,要么是明朝时的中国,而再往前推,宋朝的中国是什么样子?唐朝的中国又是什么样子?甚至六朝、汉代、战国时期的中国是什么样子?大多数人不一定能说清楚,我们可能只知道它的某些侧面,但当下的人并不具备一个想象整体的能力。

要说到诗歌、诗意,实际在历史上是有一些变化的。从《诗经》到汉代五言诗,到六朝的诗歌,再到唐朝的诗歌以及宋朝的诗词,再到元代的元曲,元曲去掉音乐,那也是诗歌。然后就到了明清,明代的大诗人不太多,而在清朝初期,大家的趣味被几种说法给带偏了。

清初有一位重要的文坛人物叫王士禛(1634—1711年),主张“神韵说”。还有一位稍晚于王士禛但直至现在也赫赫有名的,就是袁枚(1716—1798年),袁枚主张“性灵说”。“神韵说”实际上推崇像孟浩然(689—740年)、王维等人的比较清淡的风格;而“性灵说”强调的是性灵,它对中国古代诗歌中一些非常粗犷宏大的东西视而不见,开始选择逃避。

▲袁枚画像

我们一般认为《秋兴八首》是杜甫诗的最高峰,而杜甫本人的最高峰也是唐诗的最高峰。“玉露凋伤枫树林,巫山巫峡气萧森。江间波浪兼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这是《秋兴八首》的第一首。袁枚觉得这只是杜甫随便写下的诗句,并非杜甫最重要的成就,可见袁枚的趣味。

不光是诗歌,在视觉上比如说绘画或雕塑,也可以发现清朝的趣味变化。如果去敦煌,会发现北魏的雕塑其中好像蕴含着某种能量,但你看清朝修补的一些雕塑,“小鼻子小眼”,已经不再是真正古中国的趣味了。所以《唐诗三百首》对于诗歌的选择,已然是清朝时的审美意趣。

又比如说在唐代诗人中,韩愈是一个重要的文人,但是按照清朝人的标准,韩愈作为一个诗人的重要性就不及宋朝人的看法。宋人认为唐代最有才华的三个人是杜甫、李白和韩愈。

到了清代以后,韩愈当然还重要,他所代表的“文以载道”的传统,一直到桐城派都是被尊崇的,但是在整个的诗歌评价体系中,韩愈的重要性相对来讲是被降低了,这就是清朝的趣味。在唐诗(写作)真正发生的时候和发生以后,大家对唐诗的看法还是有一些变化的。这个变化是逐渐形成的,从宋朝就已开始了,比如说南宋严羽的《沧浪诗话》,已经是“论诗如论禅”了。

▲《沧浪诗话校释》

中国人评价诗歌的标准与评价绘画有所不同。我们现在说起中国古代的绘画,首先想到的是文人画、花鸟山水。但是文人画的建立时间相对是比较晚近的。文人画的老祖宗可以追溯到王维,但实际上最早的一批真正的文人画画家应该是在元后期,大概在公元1350年左右出现。我们知道的倪瓒(1301—1374年)、黄公望(1269—1354年)等人都是元后期的人物。

而对于诗歌的标准,如果说中国诗歌的最高位置上坐着一个人,那么这个人是杜甫。杜甫在唐朝写下诗歌与倪瓒等人在元后期真正确立文人画标准,其间大概差了550年的时间。当我们想到文人画的时候,会想到文人画上有很多题诗。在唐朝甚至宋朝的绘画作品中,画家是不往画上题诗的,但是文人画上就开始题诗了,可见后期文人画与诗歌的关系要更加密切。我们现在说“诗书画印”,但诗、画与书法融合在一起,这是一件相对比较晚近的事情。

清代的很多诗歌是可以直接题到画上的,而唐代的诗歌有个别句子可以往画上题,但是唐朝诗人们写诗并非为了题画。唐朝贵族是玩画的,唐朝进士出身的诗人和官员是写诗的,那个时候还没有融合。所以这就是文化中的一些变化,在文化发展的不同节点上,审美趣味不同。

以上我大概谈了唐代诗歌的基本情况。本节中涉及的内容和图片,大家可以在文稿中看到。下一节我要跟大家聊一聊唐朝人具体怎么写诗,诗人之间是什么样的关系。

如果您喜欢本讲内容

可以随手保存下方海报

分享到您的朋友圈

文章作者

西川

发表文章16篇 获得44个推荐 粉丝502人

诗人、散文和随笔作家

中读签约作者

收录专栏

盛世的咏唱

西川、张大春趣说唐朝诗乐

91人订阅

现在下载APP,注册有红包哦!
三联生活周刊官方APP,你想看的都在这里

下载中读APP

全部评论(120)

发评论

作者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