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读

嬉皮公社探秘

作者:袁越

2017-11-20·阅读时长12分钟

3883人看过

本文需付费阅读

文章共计6306个字,产生8条评论

如您已购买,请登录

黑熊农场的索菲亚、莱斯莉和金宝(左至右)


令人失望的呀呼公社
1967年的“爱之夏”匆匆结束之后,失望的年轻人纷纷回到各自的家乡,开始寻找属于自己的乌托邦。其中绝大多数人很快就放弃了寻找,重新融入主流社会。但也有少数人一直没有忘记嬉皮士的理想,在远离现代文明的荒野中建立了新的根据地,这就是遍布美国的嬉皮公社的起源。
如果你在网上搜“嬉皮公社”(Hippie Commune),会搜出来一个网站,列出了美国每个州现有的嬉皮公社的地址和基本情况。加州的嬉皮公社集中在北部,一来这是嬉皮公社的发源地,当初很多旧金山嬉皮士在逃离海特区之后,都不约而同地选择北上,因为加州北部有一大片未开发的森林,是最理想的隐居之地。二来北加州是著名的大麻产地,因为这里气候条件好,产销网络也相对健全,最适合发展这种地下产业。在LSD被全面禁止之后,大麻成了嬉皮士们唯一的选择。
我从旧金山出发,沿着著名的101号高速公路向北行驶,7个小时之后便到达了著名的大麻重镇阿尔卡塔(Arcata)。这是个安静的小城市,因为附近有一所大学,因此大麻的需求量较大。
市中心有个广场,我到的时候发现那里聚集着一大群无家可归的流浪汉,他们一边晒太阳一边兴高采烈地聊着天,空气中弥漫着浓烈的大麻香气。广场旁边一家旅馆的服务生告诉我,这些人都是外地来的“采摘者”(Trimmers),不能算是真正的嬉皮士。
原来,大麻药效最强烈的部位是花骨朵,价格也最高,但这东西需要有人将其一颗一颗地摘下来,一旦花形破损就卖不出价钱了。阿尔卡塔附近有好几家嬉皮公社都在偷偷种大麻,每年夏天都会雇用很多流浪汉去摘花。
“虽然加州的大麻法律越来越宽松了,但起码现在还不是人人都可以抽的,需要医生开证明才能在指定的商店里买到,所以大麻的地下市场仍然非常活跃。”这位服务生指着广场上的那群流浪汉对我说,“所以这些‘采摘者’反而是最不希望大麻合法化的,那样一来他们就挣不到钱了。”
这位服务生还告诉我,阿尔卡塔附近已经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嬉皮公社了,但从这里出发往北再开15英里有个名叫特立尼达(Trinidad)的小镇,那里倒是有个嬉皮公社,名字叫作“呀呼”(Yee Haw)。
我按照他的指示很快开到了特立尼达,这是一个只有400名居民的小镇,101号公路从镇子的中间穿过。我稍一打听就知道了“呀呼公社”的地址,原来就在101号公路旁边的一片树林里。我下了高速公路,只开了5分钟就发现了隐藏在树林中的一幢小木屋。我立刻断定这就是我要找的嬉皮公社,因为屋子旁边有好几辆废弃的旧车。对于嬉皮士们来说,旧车上的很多零件都是可以拿来当工具使用的,稍微大一点的巴士还可以用来住人,一举两得。
我来到小屋前喊了一声“哈啰”,很快就有一个满脸胡须的中年男人走出来迎接我。原来他就是“呀呼公社”的主人查尔斯(Charles),他在20多年前买下了这块林地,把它打造成了“呀呼公社”。可惜那天他正好有事要出门,就让一个叫约翰(John)的人陪我逛逛。

呀呼嬉皮公社的约翰·迪恩


约翰今年60岁了,是个来自新泽西州的老嬉皮士。“爱之夏”那年他虽然只有10岁,但已经懂事了,对电视上看到的旧金山景象感到十分好奇。12岁那年他听说了伍德斯托克音乐节,吵着要去,可惜父母不让。几年后“感恩而死”乐队去新泽西州演出,他去看了,立刻爱上了这支乐队,从此便成了该乐队的“死忠”(Dead Head),一直跟着乐队走南闯北,靠在音乐会上贩卖大麻和乐队纪念品谋生。
“我年轻时喝了太多酒,服过太多毒品,把身体搞垮了。我觉得自己活不长了,想在海边过60岁生日,就坐火车来到加州。”约翰对我说,“没想到加州的海边非常冷,我冻得受不了了,多亏查尔斯收留了我,给了我一个睡觉的地方。”

文章作者

袁越

发表文章535篇 获得6个推荐 粉丝4200人

《三联生活周刊》资深主笔

中读签约作者

收录专栏

小镇中国

自然、人性与新经济

7711人订阅

现在下载APP,注册有红包哦!
三联生活周刊官方APP,你想看的都在这里

下载中读APP

全部评论(8)

发评论

作者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