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读

9.5 肖邦 | 冬风练习曲(Op.25 No.11)

作者:段召旭

2019-06-18·阅读时长9分钟

9150人看过
告别了俄罗斯的浓厚,古典音乐之旅的第九站来到了肖邦优雅而单纯的音乐世界。主讲人段召旭将在肖邦的篇章中讲解《第一钢琴协奏曲》第一、二乐章,《冬风练习曲(Op.25 No.11)》《“军队”波罗乃兹(Op.40 No.1)》《平静的行板与辉煌的大波兰舞曲》,以及《夜曲(Op.72 No.1)》《夜曲(B.108)》几首曲目。

9.5 肖邦 | 冬风练习曲(Op.25 No.11)

18.2MB
00:0019:54

曲目信息

曲目

Op.25 No.11 冬风练习曲(枯木练习曲)

Étude Op.25 No. 11 in A minor "Winter Wind"

作曲家

肖邦

(Fryderyk Franciszek Chopin)

各位中读《古典音乐说明书》的朋友,大家好。有温度、不高冷的古典音乐,我是段召旭。今天我们继续肖邦的音乐之旅。

在我去年的专栏里面已经介绍过肖邦一个非常重要的体裁叫作“练习曲”,当时介绍了他的两首特别有名的练习曲,肖邦的作品创作和我们后面要介绍的李斯特有一个很大的不同,就是他的作品都非常整齐,所以出肖邦的全集,不管是录音,还是乐谱,都比较容易,因为它很整齐,都是齐刷刷的几首,他的练习曲也是这样。

肖邦的练习曲总数是27首,但实际上为我们最常演奏的、也是大家最津津乐道的有24首。这24首又以12首为一套,所以总共有两套练习曲,分别有两个作品号,一个《作品10》(Op.10),一个是《作品25》(Op.25)。我记得在去年的专栏里面,我介绍的是《作品10》里的两首——《革命》,还有《离别》。今天我们要介绍一首选自《作品25》的练习曲。

他的练习曲写作的年代都比较早,都是在20上下岁写的。当然《作品25》比《作品10》要晚一些,我们从编号上也能看得出来,一个是10号,还有一个是25号。有人认为《作品25》在艺术和难度上都比《作品10》要稍微高一些,当然我个人倒是觉得其实这两套都很棒,我觉得没有很明显的高下之分。

今天我选择这首作品的灵感和来源,也跟之前大家热议的一部电影有关。就在前一段时间上映了一部电影叫做《绿皮书》,我相信很多朋友都看过,在这个片子当中有一个黑人钢琴家,坐着小汽车,绕着美国巡演。所以当时我看这个片子的时候,我是抱着一个去欣赏音乐的态度看的。因为我以为在里面能听到很多的古典音乐,后来我发现这实际上是一个表现种族题材的电影。而且通篇电影,他弹的所有作品,只有最后在酒吧里弹的那一段是古典音乐。

▲电影《绿皮书》剧照

所以今天我要给大家介绍的就是这首古典音乐,他当时在酒吧里弹的,就是肖邦的这首练习曲,选自《作品25》。《作品25》不是有12首吗?这首是第11首,也就是《作品25之11》(Op.25 No.11),我们江湖人称《冬风练习曲》。这样的一首练习曲,有两个名字,一个叫《冬天的风》,还有的人把它称之为叫《枯木》,干枯的“枯”、树木的“木”。这两个名字我觉得都有道理,一会儿大家可以通过音乐形象来感受一下,但是大家要知道这两个名字都不是肖邦写的,都是后人根据他的音乐填上去的。

但是电影当中对这首练习曲进行了大幅度的删减,只是弹了一个开头,就接到结尾上,这是因为电影叙事的考虑,所以他没有放很长的演奏片段,但是也让我们得以一窥这首练习曲的风采。

今天我就想给大家展示一下这首练习曲的全貌,因为这首练习曲虽然在大众圈里好像不如《革命》《离别》这些练习曲出名,但是在我们业内其实也是一首大名曲。比如钢琴比赛,还有各类的艺考考生们,选择这首练习曲的人非常多的,当然在肖邦比赛里这首作品就更加的屡见不鲜了。

我们来看看这首作品,它也属于肖邦练习曲当中比较长大的一首。其实肖邦有好多练习曲,就只有三页,甚至于还有两页,最多四页。它的长度都超过了那些作品,所以我感觉肖邦在写这个作品的时候,他也是很用心的,而且可能也是带给了他很多感受的一个作品。

尤其是他在开头还设计了一个非常让人意味深长的前奏。并不是每一首练习曲都有前奏,所以它的前奏是这样的。因为我们一听这个名字,《冬天的风》,它应该是一个很热烈的作品,起码是很快的,结果前奏反而是无比安静的。

开始就是一个单音的旋律(弹奏),这是前奏第一句,然后前奏的第二句仿佛是回声一样(弹奏)。但是这回加上了和声,大家会听到不是单音,加上了和弦,加上和弦以后,我个人感觉特别像教堂里那种圣咏的声音,好像是教堂合唱(弹奏)。大家听到这儿,我们的感觉都还是大调,非常正的一个大调,但是马上下一个和弦,前奏的最后一个和弦就转到了小调,所以它的前奏其实是C大调,然后这个和弦等到后面主题进入的时候,就变成了A小调。

当然我们学过乐理的朋友可能知道这是关系大小调,不知道的也没关系,我上节课其实已经说过,流行音乐当中照样有大调、小调,照样有曲式、和声、旋律、伴奏和节奏。但是我们听流行歌曲时不考虑这些也听得很好。所以调式、调性不是古典音乐特有的。

▲肖邦肖像

图片来源:DeA Picture Library

因为我记起来之前有用户曾经问过,是不是欣赏古典音乐,就需要懂这些乐理?好像这是古典音乐特殊的一项技能,写古典音乐的人的特殊的一个手法。其实并不是,但是大家能感觉到这是一个从前奏的大调,然后突然(弹奏)这个和弦仿佛变天了一样,好像冬天本来有阳光,然后突然间起风。当然再说一次《冬天的风》和《枯木》,这都是后人加的标题,我可以按这个标题来给大家讲,但是大家要知道,其实肖邦并没有想过塑造这样的形象。

刚才这个前奏希望大家都能记住,因为不是说前奏完了以后就没它的事了,它贯穿整首练习曲里,你会从头到尾听到这个主题(弹奏),前奏里你都会一直听到这个主题。然后我们就来看看第一句,在转到小调的和弦之后,我们听到主题开始了,给人印象最深刻的一段是这样的(弹奏)。大家听到这真的像风刮起来了一样,但是好像层次也非常复杂。

我刚才提示过大家,就是一定要记住前奏的旋律,所以大家在听到风一刮起来以后,左手实际一直在保持这个旋律(弹奏),然后低八度。右手就是风的形象(弹奏),真的是非常像,所以我觉得首先《冬天的风》大概指的就是右手这个形象,枯木我感觉是左手(弹奏),所以合起来大家听一下(弹奏),仿佛是在大风当中,一个干枯的树杈在那倔强的挺立,好像风一直在吹,他一直在风中挺着,是这样一种画面,所以枯木我觉得主要是来自于左手的形象。

右手听着像风的形象(弹奏),好像很热闹,但是搞不清他是怎么写的,有点儿类似乱弹,实际并不乱。你如果分析一下,实际上这里右手有两个层次,一个层次是一个半音阶下行(弹奏),还有一个层次是一个分解和弦(弹奏)。它是这样交错进行的(弹奏),半音阶下行和分解和弦交错进行,形成了风的效果,也是肖邦非常天才的手笔了。

所以其实分析一下,它是有章法、有逻辑的。这个主题之后,我们可以听到第二种音型,也就是贯穿在整个练习曲当中的第二种音型。右手这回从两层变成了一层,我觉得好像之前是一阵长驱直入的风,到这里好像变成了一种旋风,右手变成这样(弹奏)。大家能感觉到吧,反正给我的感觉好像是一直在那盘旋。

左手其实还是承担着旋律,所以大家注意这首练习曲左手的任务也是很重的。左手是这样的(弹奏),然后低音(弹奏),所以我们听到的是“Re-Re-Do,So-Fa-Mi-Mi”,这都是左手的旋律。然后还有一个低音层(弹奏),实际上左手是负担了两个层次,而且在旋律层里它还有不同的层次,但这个我们不必深究,知道听练习曲的时候你是需要关注左手的,所以这个合起来是这样的(弹奏)。

刚才我弹的这两个主题,就是他的第一段了,之后我们会听到第一主题再现(弹奏)。但是很快在第二句也就是第一主题的后半句,就出现了变化(弹奏)。之前是这样的(弹奏),原样的重复,但是第二次和声变了(弹奏),它的旋律还是(弹奏),还保持这个,但是和声走向变了(弹奏),大家可以去体会一下,所以后面旋风的音型从之前的(弹奏)变成了(弹奏)这样,大家可以听得出来,其实就是就是转调了。

然后在转调表现的第二主题之后,第一大段就结束了。这么一个渐强(弹奏),然后又听到类似于第一主题的音型出现(弹奏),但是我们第一次听到的是这样(弹奏),而这次变成了(弹奏)还是转调了,所以从旋律能听得非常明显。之前旋律在第一次呈现的是(弹奏),而到这变成了(弹奏),旋律的高度下来了一个四度,其它的依然是两种音型,我们又会听到旋风的音形,但依然是转调了(弹奏),然后我会听到它继续的转调和变化。

▲肖邦的钢琴谱手稿

图片来源:Europeana Blog

整体练习曲的音型就是刚才我提到的这两种。因为肖邦的练习曲基本上还是遵循了车尔尼时代练习曲的特点,大部分的练习曲都是以一个技术音型和一个形象来写作的。

之后我们还会听到风的形象跑到了左手,我们听到变成低音的这个风(弹奏),好像就越刮越大,就变成这样(弹奏)。到这自然而然的主题旋律就到了右手(弹奏),之后是模进,大家知道为什么要大家记住这个引子里的旋律了吗,他从头到尾的都是这个旋律,所以这合起来是这样的(弹奏),这样的旋律到右手。然后突然间它会轻下来,变成(弹奏),突然轻下来了,风有时候大有时候小。

然后我们会听到旋风的主题,仿佛是进行了一些变化,然后左手的旋律也有一些变化,比如说(弹奏),主题再出现(弹奏)。就是刚才我弹的这一大段的左手,因为平常大家听成品的时候,左手因为弹得快,左手声部又在下面可能听不太清楚,所以我给大家呈现一下,刚才这一段基本上就是再现之前的转调准备了,所以大家会听到大量的模进,比如有(弹奏)模进到(弹奏),然后还有(弹奏),再模进(弹奏)等等,都是为了调性的回归。所以我们会听到有一个非常强的力度的双手的跑动,这个风已经达到了极致了,双手是这样的,在双手跑动当中,主题暂时消失了,这两句是这样的(弹奏),最后都是一个休止结束。

在非常强的这两句之后又是突然弱的一小节(弹奏)。好像风暂时收下去了,但这种暂时的平静仿佛预示着后面更大的一阵冬风来袭。所以刚才轻完了之后,逐渐又发展成一团冬风,是这样(弹奏)。大概听到了主题再现(弹奏),所以其实你如果不按后人加的标题去理解,你理解成别的也是可以的,可能是一个英雄经历了各种坎坷斗争,现在是英雄凯旋归来,这种理解也是完全可以的。

最后这次再现开始的时候和第一段是完全一样的,之后它略微进行了一些变化,最后是一个非常有戏剧性的尾声,也是从很弱的地方开始,风越来越大,先是很弱(弹奏),然后迎来了最后真正的尾声。真正的尾声右手依然是风的形象(弹奏),左手是这样的(弹奏),我不知道大家能不能从左手这个音型里听到,依然在倔强的、不屈不挠的出现的主题,就在最低的声部(弹奏),所以大家在欣赏的时候可以注意(弹奏),合起来是这样的(弹奏)。

最后这几个和弦里,实际上依然能听到主题(弹奏)。我们来听听,放在和声中是这样的,不知道大家能不能抓住它里面的主题,大家听的时候可以去感受一下,最后肖邦是一串飞快的上行音阶,结束了这首练习曲(弹奏)。

所以这是一首非常干脆利索,而且弹起来非常帅的练习曲,也深受广大的钢琴演奏者们的喜好,不管是专业的还是业余的演奏者,很多人都喜欢这个作品。所以我也非常开心能够在《绿皮书》这样的电影当中听到这首作品。我也希望更多的人知道它、喜欢它。

今天我们就讲解到这儿,谢谢大家,我们下次再见。

 

推荐演奏家

▲约翰·宾汉姆

英国钢琴家

约翰·宾汉姆(John Bingham),英国钢琴家。宾汉姆1942年出生于谢菲尔德一个热爱音乐的家庭。在早期表现出钢琴家的潜质后,他获得了英国皇家学院的奖学金,在那里他师从哈罗德·克莱斯顿和迈尔斯·福金学习。他最具影响的经历是在莫斯科与斯坦尼斯拉夫·纽豪斯(Stanislav Neuhaus)一起读研究生,正是在这里,他开始了对终极连奏的探索,尤其是肖邦和李斯特的作品演绎。


(注:本讲随堂曲目会在专栏用户群内同步分享,加群方式请查看专栏介绍中的订阅须知。) 


◎本节所涉名词注解:

1.练习曲:一种为乐器演奏的技术训练而写的乐曲,常有特定的技术上的目的,如训练音阶、琶音、八度音、双音、颤音等;一种为音乐会练习曲,由前者派生而来,并逐渐演变为一种炫技性的艺术作品而在音乐会上演奏。

2.关系大小调:指调号相同的一对大小调,它们互为对方的关系大调或关系小调。例如C大调和a小调互为关系大小调:C自然大调和a自然小调的音阶中均无升降号(调号相同),只不过C大调音阶中的主音比a小调同样音级上的音高一个小三度。


如果您喜欢本讲内容

可以随手保存下方海报

分享到您的朋友圈


文章作者

段召旭

发表文章619篇 获得10个推荐 粉丝7564人

钢琴演奏家、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音乐系副教授

中读签约作者

收录专栏

段召旭·古典音乐说明书(第二季)

解析20位音乐巨匠的超凡之作

9519人订阅

现在下载APP,注册有红包哦!
三联生活周刊官方APP,你想看的都在这里

下载中读APP

全部评论(19)

发评论

作者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