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刘怡
2019-07-07·阅读时长17分钟
中读的各位听众,大家好,我是《三联生活周刊》负责国际报道的主笔刘怡,也是本次课程的策划人。在进入正题之前,我想和大家聊聊策划本课的初衷,以及大家如何通过本课,来研究世界经济的演化逻辑。
▲《大国的兴衰》封面图
我相信许多读者都曾经翻阅过畅销书美国学者保罗·肯尼迪的《大国的兴衰》,我本人在正式学习国际政治学之前,在高中阶段也读过这本书。《大国的兴衰》的副标题是“1500到2000年的军事冲突和经济变迁”,它把主要大国间的战争和军事冲突作为理解世界历史的一个维度,而战争能力的基础无疑是经济能力。更准确地说,是各国在特定的技术背景之下创造财富,并且把这种财富应用于军事竞争的能力。肯尼迪就是用此视角切入,然后重新梳理整整500年之间的世界历史,写得很好看也很精当。
▲ 保罗·肯尼迪(Paul Kennedy,美国耶鲁大学历史学教授)
但是大家可能不一定知道,保罗·肯尼迪是一个英国人,并且他为什么要在1987年出版这样一本书?其实,这其中有一个非常有意思的时代背景,大家都知道到了20世纪70年代末,冷战已经进入了中后期。站在今天的角度,我们会说那个时候的苏联的经济增长,包括它的军事工业,乃至在全世界范围内的权势的增长速度,已经开始停滞,苏联开始走下坡路了。但是身处那个时代的人的感受是不一样的。整个20世纪70年代,苏联在国际舞台上处于进攻态势,它的核武器、航天能力,以及陆上常规武力,在整个70年代都达到新高峰,包括在非洲、拉丁美洲这些边缘地区。苏联更是跟美国展开了全面竞争,甚至于传统上被认为是苏联短板的海军力量,在70年代也有了非常明显得上升。当时,美国的政治、军事和学术三届,实际上存在一种广泛的心理焦虑,就是美国到底能不能在跟苏联的战略竞争中,取得最终胜利。或者,换一个角度看美国到底要怎么做才能遏制苏联的这种上升势头?
▲ 美苏之争
那么,实际上,美国政学两界的高层希望向历史寻求答案,但是美国自身研究战略史和世界史的人才资源是比较薄弱的。所以,他们从英国请了一批有建树的学者到美国的大学授课和任教,顺带也帮助美国人思考和解决此类重大问题。这批学者当中,包括科林·格雷、保罗·肯尼迪,他们有一个共性,就是二人均研究海军历史和海军战略。大家可能会感到意外——保罗·肯尼迪并不是一位经济学家,他的专长并不是分析全球历史。那么,为什么要把这么多海军历史学家请到美国去呢?原因就是,美国军政两届实际上是把自身跟苏联之间的全球战略竞争,主要看成是一个海上大国跟一个陆上大国之间的竞争。而作为一个全球海上大国,美国的权力构成,以及它在全球范围内的实现形式,实际上是跟之前的英国,也就是不列颠帝国,有许多相似之处。而英国在长达将近四个世纪的历史里,多次挫败过以西班牙、法国和德国为代表的欧洲大陆霸权国家对它的挑战。所以,美国在70年代末80年代初,也想向英国的海军历史学家取经,请他们来解释海洋强国到底如何才能战胜大陆强国,这一重大问题。
而《大国的兴衰》这本书,其实就是保罗·肯尼迪本人对于这个问题的回答。大家重新去翻一翻这本书的话,也会发现,虽然它的章节设置主要是以时间作为线索的,并且根据三次工业和科技革命的发生,把全书分成了几大板块。但其实在每一个阶段,最重要的主题还是海洋大国跟大陆国家之间的竞争。所以,我在设计本课的时候,主要是以国家作为线索,并且在同阶段选取了具有代表性的海洋和大陆国家:像威尼斯、荷兰、英国、美国,包括日本,它们是历史上的海洋强国的代表;西班牙、法国、德国、苏联,则是大陆强国的代表。这些不同类型的国家,在过去500多年当中相继崛起,它们并在一起就构成了世界经济的演化主线。
当然,海洋国家跟大陆国家之间的对抗,这是一个经过高度精简之后的框架。大家乍一听,可能会感到不能理解,有读者可能会问,你把美国定义为海洋经济、海洋霸权的代表,说苏联是大陆经济、大陆霸权的代表,但是苏联同时也建立了一支世界第二大的海军。尤其是被归类到大陆霸权一类的、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前的德国,它跟英国冲突激化,并且最终爆发战争,难道不正是因为德国试图建设一支跟英国同样强大的海军吗?要回答这些问题,就必须进入本课程的具体内容。
和保罗·肯尼迪一样,我本人也把本课程的时间起点设定在1500年前后,也就是哥伦布、麦哲伦、达·迦马等欧洲航海家通过地理大发现,把欧洲跟世界其他地区连接起来的时间节点。因为到15世纪末为止,虽然全球范围内也存在一定形式的远距离贸易,但是它对世界上绝大部分地区和国家的影响程度,并没有达到非常显著的程度。我们所熟知的陆上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虽然在古代历史上的某一段时期也曾经繁盛过,但是存在两个重大缺陷:第一,频繁地因为军事冲突而被截断;第二,无论是当时的海船还是骆驼队,单次运载货物的重量都是有限的。商人要想从这种贸易当中获利,他就会尽可能地运载体积比较小、单位价值比较高的商品。简单地说,就是贵重金属和奢侈品。这些东西,只有国家政府或者富人才有兴趣和能力购买,没有办法对主流消费者,乃至整个国家的国民经济产生明显影响。
▲ 约翰.范德林绘于1846年
描绘的是1492年10月12日哥伦布和他的船员们在西印度群岛登陆的场景
在今天,一个国家进出口商品总量最多的除了原材料,基本上都是平价的工业制成品,例如衣服、鞋子、玩具、手机等,这些东西是可以创造非常大的进出口贸易总量的。从来没有听说过,哪个国家的进出口贸易额有70%是由玛莎拉蒂跑车和LV包组成的。放在古代,情况也是如此。当然,在当时的欧洲,的确有一些城邦国家依靠从事贸易已经积累起了一定财富,比如,意大利的威尼斯和德意志的汉萨同盟,但这类贸易大体上是比较区域性的,比如,局限在地中海、北海或者波罗的海,这跟地理大发现之后的情况区别非常大。
▲ 2018年英国出口商品
包括机械、化学品、燃料、食品和原材料
图标来自https-//www.statista.com
那么,地理大发现对于世界经济造成的最突出影响是什么呢?应该说它让生产的性质和规模发生了决定性的变化。在中世纪乃至更早的时代,人们不可能对大宗平价商品做远距离运输和销售,比如,粮食、布匹生产出来之后,除了在本地市场出售,可能就只能囤积起来,等待自然灾害时应急。但是,人们不能指望靠出口这些东西来致富,原因是:第一,贸易航线经常中断;第二,西欧国家整体的产业结构特别近似,贸易没有意义。地理大发现之后,海上航线一下子延伸到了美洲和亚洲,直接影响就是开拓了新的市场。15到16世纪的英国,为什么会出现圈地运动呢?因为英国人发现羊毛和毛纺织品在外部世界有非常大的需求,利润很高。如果英国可以通过进口小麦来解决人民的口粮问题,同时把更多的耕地变成牧场来养羊,那么就能获得更高的利润。这种情况在大航海时代开启之前是不可能出现的。
同样地,香料和植物种子是丝绸之路的鼎盛时代,商人们非常受欢迎的商品。但是植物的生长跟地理环境有非常强的关联性。亚洲或者南美洲的某些作物,运回到欧洲去种植,就是无法成活,那怎么办?大航海时代开启之后,这个问题就解决了。比如,南美出产橡胶和咖啡,这两样东西在欧洲有非常大的市场需求,欧洲人到了南美,发现这两种经济作物的种植还没有规模化,于是就在当地购买、租借或者强占土地,开辟种植园。需求太旺盛,种植园的劳动力不足了,就从非洲贩卖黑奴过去。一开始种植的是粮食和经济作物,像棉花、咖啡、可可、甜菜。到了工业革命之后,跟工业生产直接相关的原材料和燃料,也可以在全世界范围内流通。比如,铜铁矿石、煤炭和石油,那么,生产的规模就能达到前所未有的水平,这都是中世纪的人完全无法想象的。
▲ 红色为陆上丝绸之路
蓝色为海上丝绸之路
伴随着贸易活动的性质和规模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海洋和大陆两种经济体的显著差异也慢慢浮现出来。海洋经济体的典型代表有荷兰和英国;大陆经济体的典型代表,则是西班牙和法国。大家可能会问,西班牙不也是航海大发现的先驱国家之一吗?为什么它会被称为大陆经济体?这里,我来简短分析。今天,全世界除了一些彻底的内陆国家以外,绝大多数国家都有海岸线,也都有海上利益,但并不是所有的国家,都会让主要经济活动围绕海洋来展开,比如,西班牙帝国。在大航海时代开启之后,西班牙帝国迅速成为欧洲拥有最多海外殖民地,并且控制了最多远洋航线的国家。但是从海洋贸易当中获得的财富,被拿来编练军队,以此来和葡萄牙、奥斯曼帝国,以及法国进行大陆战争,以便在欧洲大陆上建立起它的霸权。从这层意义上说,尽管当时的西班牙已经拥有一支强大的海军和发达的远洋贸易,但国家战略的性质依然是大陆性的。法国的情况也类似,从路易十四到拿破仑,几代法国统治者在国家战略上追求的目标,都是抵达所谓的自然边界,也就是说国家领土的尽头一定要推到像大山、大河,或者海岸,这种能够构成稳定屏障的地方,否则绝不停止。这就导致这些国家把它在海洋贸易当中获得的财政进账,都浪费在这种高度消耗性的大陆战争当中了。
▲ 路易十四肖像
亚森特·里戈绘于1702年
当然反过来看,也不能说这个逻辑就是错的。在当时,在欧洲大陆上进行的安全竞争,确实就是零和博弈,比如,离首都不到100或者200公里的地方,就驻扎着另一个国家的10万大军,这种压力对君王的刺激是非常明显的。所以,远洋贸易挣到了一点钱,就得赶紧消耗在练兵上,赶紧来解决最迫切、最棘手的大陆事务。因为君王清楚,要是他在大陆上不能获得安全,那么远洋贸易的基础也将不复存在。
在这种背景之下,英国慢慢地变成了主要的、甚至是唯一的海洋经济体。为什么这么说?首先,自从11世纪的诺曼人入侵之后,英国本土就很少受到跨过英吉利海峡的直接入侵的威胁,没有陆上入侵的风险,就不用耗费大量的财政资源在平时就去保持一支强大的陆军。那么,如果跟大陆国家爆发战争,英国该怎么办?英国的做法是采用津贴体制,形象地说就是花钱雇用其他大陆国家,替自己打陆上战争。从16到19世纪,绝大部分时间里,奥地利和普鲁士这两个国家跟英国都保持着良好的关系,他们也是接受英国津贴最多的欧洲大陆国家。一方面,这类国家本身就不愿意西班牙或者法国在欧洲大陆上建立排他性霸权;另一方面,英国又给他们提供津贴,于是他们就替英国打仗,而英国的社会就不至于遭受战争的直接冲击。那么英国自己的战略资源用在了什么地方?就是不断地扩展远洋贸易的范围和规模,并且建立保护它的手段,也就是海军。
▲ 伊丽莎白一世,绘于1575年
最近有一个事件,可能大家会有一些印象,在波斯湾航行的几艘国际油轮,遭到了身份不明的武装人员使用水雷的攻击,国际油价因此出现了波动。这个事情说明了什么呢?说明海洋贸易虽然理论上是在广袤无边的大洋上进行的,但是它还是受到一些天然的地理条件的限制。比如,波斯湾的霍尔木兹海峡,又比如说一些关键性的狭窄水道等等。而且,为了节约里程和燃料,一般的商船都会选择一些距离比较近、安全性更有保障的通行水道。比如,一艘商船从地中海往返印度洋,除非船只的吨位实在过大,或者有某些不方便透露的政治原因,否则航运公司的老板一定会选择走苏伊士运河,而不是远远地绕道好望角。又比如,为什么今天从中东运送石油和天然气,往东亚方向来的船只都选择走马六甲海峡,而不是向南绕过澳大利亚呢?主要是为了缩短航行时间,以便节约燃料,所以,远洋贸易听上去范围很大,漫无边际,但实际上常用的商业航线就那么几十条。一个国家要确保商船在这几十条主要贸易航线上的活动不受阻碍或者破坏,就要有手段来保护自己的商船,那就是远洋海军。所以,英国海洋经济的壮大和英国的海军霸权,一直是相辅相成的。
那么,有读者又要问了,能不能出现两个或者三个海洋霸权同时存在的状态?我个人的答案是,还真的不行。不知道大家是否有乘船出海航行的体验?2016年夏天,我曾经乘坐一艘很小的渔船,在南中国海上航行了20多个小时,当时的直观感受就是海洋真的是浑然一体,毫无边界。要是没有导航设备来确认你的位置,可能相隔几百甚至上千公里的两个点的景象没有任何差异。然后,我才由衷的觉得,我已经写了十年和海军相关主题的文章,这才第一次真正理解了“海权论之父”马汉说的,只有一个海洋是什么意思。
▲ “海权论之父”马汉
(阿尔弗雷德·赛耶·马汉,Alfred Thayer Mahan,1840-1914)
可能有听众又要问了,这不是和全世界常用的主要商业航线只有几十条矛盾了吗?虽然主要的商业航线大体是确定的,但是他跟大陆上的高速公路是两个概念,它可能会有几十公里宽,肉眼完全无法监控。如果碰到了台风之类的季节性的气象灾害,可能还要绕好几十甚至上百公里的弯,在这种情况下,任何一个国家想要保护它的所有正在外洋航行的商船不受事故或者意外的侵害,要保证所有跟它的利益相关的海洋航线获得绝对的安全,是一件成本非常高的事情。所以基于经济考虑,历史上绝大多数国家的选择都是建立一支海军,但是这支海军的力量只要能保证本土海岸线的安全,保证国家不被入侵就可以了。
至于全球范围内的海洋航行的畅通,会由一个霸权国家去承担义务,其他国家就搭大国的便车。在1500年以来的绝大部分时间里,是英国及其海上霸权的继承者美国,承担了自由航行权的维护者的职责义务,应该说是非常繁重的,要承担它所需的财政成本也是很高的。维护全球范围内的海洋自由贸易,并不是说派几艘军舰经常到那几十条主要航线附近巡逻就够,比如,哪个地方出现了海盗,要负责牵头打击;哪个地方发生了海难,在附近活动的军舰听到了求救信号,要马上赶去支援;甚至现在全世界的海岸灯塔系统和海底电缆,最早也是由英国海军建立和维护的。那么又有人要问了,英国又不是慈善家,为什么要做这些事呢?那是因为英国资本在全球海洋贸易当中占据了最大的份额,而且它的利益无处不在。这种情况下,只要全球贸易能够平稳运转,英国就能从中获得最大的利益。换句话说,只要维护了全球贸易和航运系统的正常运转,就能给英国制造最大的好处。而要维护英国的全球利益,就必须对覆盖全球的自由贸易和航运系统承担保护的义务。
那么,为什么不能有第二个海洋霸权国家存在,因为如果存在第二支强大的远洋海军,它的力量可以跟第一支势均力敌,那么第二个国家就有潜力去阻断这几十条主要航线当中的一部分,或者把它们变为自己的专属利益范围。那么,整个全球市场就被切割开了,这跟海洋经济所要求的资本、人力、原材料和商品在全球范围内的不受限制的自由流通,以及只有一个海洋的这种天然性质是完全抵触的。站在这个角度,我们也可以理解海洋国家到底是怎样看待大陆霸权的。英国为什么要对中国发动鸦片战争呢?中国是一个潜在的巨大的消费市场,它可能还能为英国经济提供潜在的人力和原材料支持,为了让英国的商品更多地销售出去,为了让英国的资本实现进一步增值,即使当时的中国并没有对英国的海上霸权构成威胁,也必须实施进攻。
▲ E. 邓肯绘于1843年
1841年1月7日虎门之战
拿破仑法国的情况其实也一样。1805年,拿破仑在赢得奥斯特利茨战役之后,实现了称霸西欧大陆的愿望,与此同时,法国海军的主力在特拉法尔加海战当中被英国击溃。这意味着法国虽然在西欧大陆初步建立了霸权,但是没有办法威胁到英国的海上优势。然而拿破仑随后就做了一件导致它跟英国永远不可能实现和平的事情,就是颁布了大陆封锁令。他要求西欧大陆上的所有国家永远不能跟英国进行贸易,而西欧大陆是当时全世界资本密集程度最高,也是消费能力最强的区域。英国不可能容忍这个地区的市场对它关闭,这在经济上就不符合海洋经济的需求。所以英国要继续跟拿破仑法国为敌,包括联合法、普、奥这些欧洲大陆国家,继续对拿破仑法国作战,直至法兰西第一帝国被摧毁。
▲ 拿破仑(Napoléon I,1769-1821)
这里顺便可以聊一下另一个问题,这个问题也是大家在学习世界史的时候经常会问的。拿破仑入侵不了英国,那可以慢慢跟他熬,为什么一定又要向东去入侵陆上邻国俄国呢?我们可以从经济学上给这个问题提供一个解释。拿破仑要求欧洲大陆的所有国家都不和英国进行贸易,这句话有一个隐藏前提,就是这些国家跟英国进行贸易时想要获得的东西,法国都能提供。但事实上法国完全做不到,最典型的就是西欧大陆这个地区是当时全世界城市化程度最高的一个地区。城市化程度高,意味着一个国家的主要人口都集中在城市里,种地的人少。维持城市生活需要的最基本的物资是什么?是粮食。西欧有这么多的人,但他们都是城市当中的粮食消费者,生产粮食的人少,导致口粮不能自给需要通过海外贸易来购买,需要依赖英国的商船队和海军,现在拿破仑不让这些国家和英国做生意,那么他为了兑现对这些国家的承诺,就必须自己为他们提供粮食,那么解决的办法就只有向东去入侵俄国去掠夺土地。
这个逻辑也适用于后来的希特勒。德国颠覆不了英国的海上霸权,又必须为它占领下的西欧提供口粮、工业生产用的原材料以及燃料也就是石油,那么他就只能去入侵苏联。英国到19世纪初,陆续战胜西班牙和法国这两个挑战者,就是建立在这种逻辑的基础上。当然,海洋帝国英国的经济霸权并不是没有经历过挑战和危机,最大的一次危机就发生在19世纪末第二次工业革命之后。我们前面提到19世纪初为止,贸易一直是创造财富的主要方式,但是第二次工业革命之后出现了一个重大变化,就是生产能够比贸易创造更多的财富,工业制成品在附加值和利润率方面,都比原材料变得更高了。那么,什么样的国家能制造出更多的平价工业消费品,那就是拥有更多机器和劳动力,尽可能多、尽可能快的把原材料转化成最终制品的国家。
▲ 阿道夫·希特勒(Adolf Hitler,1889-1945)
在19世纪末,这样的国家就是刚刚实现了统一的德国。而和德国相比,当时的英国有三项劣势。首先,考虑到成本因素,英国制造业应用新技术和新机器方面是不大积极的,这使得它的劳动生产率被德国抛在了后面。其次,英国的本土人口比德国要少,而她虽然有着巨大的海外殖民地和殖民地人口,却一直没有能够创制出一个非常有效的快速动员系统,把殖民地的人口和资源迅速转化成可以跟德国竞争的权势。第三,就是英国承担的全球义务实在太繁重、太复杂,消耗了相当一部分战略资源。于是英国做了两件事来应对德国的战略挑战:一,从1907年开始,大范围缩减它在全球范围内的海外义务,包括跟曾经的战略对手俄国和法国实现和解,集中力量到欧洲大陆周边来对付德国;二,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末期,经过重重努力,最后终于把美国这个区域外的大国拉近了欧洲政治当中,使得全球经济和全世界竞争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为什么这么说?因为跟英国还有西欧大陆的这一系列国家相比,美国后来的苏联乃至中国,是战略潜力完全处于另一个档次上的国家。当时的欧洲尤其是西欧,无疑是全世界经济发达程度最高、人口最密集的地区,但是受到天然疆域面积的限制,它的战略潜力实际上已经达到上限了。如果不算海外殖民地的话,英国、法国、德国都是人口几千万的发达国家,没有剩余的土地可供开发,工业生产的规模和劳动力的上限也都可以看见。而当时的美国,以及后来的苏联和中国还有大量的闲置土地可供开发,人口也依然在快速增长当中。像中国这样的国家的战略潜力,可能都顶得上一整个西欧。
▲ 1940年夏,德国已经占领了整个西欧大陆
如果说美、俄、中是属于大洲级强国,那么当时的西欧是已经高度完备的发达国家,也只能算是中等强国。大洲级强国一旦被引入中等强国的竞技场,全球经济竞争的规模和激烈程度,一下子就有了一个飞跃性的提升。可以给大家举两个最简单的例子:1940年的夏天,德国已经占领了整个西欧大陆,应该说是他的权势达到最顶峰的阶段。但是即使在这个时候,德国及其控制区的总发电量和飞机产量也,只比苏联高近20%,而苏联当时普遍被视为主要强国当中工业化程度比较低,经济实力比较弱。另一个例子是1941年德国决定入侵苏联。从当年6月22日巴巴罗萨行动开始,到1941年12月德国兵临莫斯科城下,应该说是德军进展最顺利,遇到的抵抗激烈程度最低的一个阶段。但是就在这六个月里,德国的技术装备,坦克、装甲车、卡车这些以及它的人力跟开战时相比,折损了将近1/3。这个例子是什么意思?它说明大洲级强国什么都不干,就凭它的幅员辽阔这一点的优势,就可以把中等强国看上去非常有力量的那些战略资源慢慢地消耗掉。这样大家才能理解,为什么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之后,欧洲就不再是世界历史的中心,而只有美、苏这两个大洲级强国,可以在世界舞台上一决高下。而美苏两国之间的经济竞争,依然是非常典型的海洋国家和大陆国家之间的对抗,美国的做法是创造一个基于天然禀赋的不同和市场经济的原则,来产生分工差异的全球开放经济网络;苏联的做法则是在欧亚大陆的内部建立一个封闭的势力范围,通过开发势力范围之内的土地、人力和原材料的这种资源,来发展它的中央控制型的计划经济。最后的结果我们今天已经看到了,一方面苏联的产出比预期的要少得多,另一方面他却又承担了跟他的战略资源不相匹配的繁重义务,最后导致国家解体。
当然,进入21世纪之后,美国也犯了一系列跟苏联类似的错误,最突出的一点就是试图完全依靠一个国家的军事优势,去解决所谓的安全隐患,比如在阿富汗和伊拉克,结果就是一方面消耗了战略资源,另一方面自己在全世界其他国家心目中的信誉显著下降了。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中国经济在最近40年的崛起,实际上在很大程度上依然依赖由美国所维系的全球开放市场和经济体系,并且我们自己不需要为维护这个体系付出多么高昂的成本。但是随着中美关系的变化,中国在全球经济活动当中需要自己支付成本的场合会变得更多,但无论如何坚持开放而不是封闭,始终是中国经济未来的前进方向。
我本人也希望通过这个课程,能使大家获得更多关于历史上大国经济兴衰和奥秘的认知,也使大家能对中国经济的过去、当下和未来产生更有层次的理解。好了,接下来就让我们进入课程的完整内容。
欢迎分享转发
与更多经济、历史爱好者一起
感受世界经济格局的风云变幻
发表文章196篇 获得189个推荐 粉丝2315人
身与名俱灭、江河万古流
现在下载APP,注册有红包哦!
三联生活周刊官方APP,你想看的都在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