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读

14.4 德彪西 |《亚麻色头发的少女》(《前奏曲》第一卷第八首)

作者:段召旭

2019-09-24·阅读时长10分钟

6431人看过
古典音乐之旅迎来了第十四位音乐家德彪西。主讲人段召旭将在这一篇章中讲解德彪西的三首乐曲《阿拉伯风格第一首》《亚麻色头发的少女》《罗曼蒂克圆舞曲》,还将讲解访谈中涉及的作曲家古诺的歌剧《浮士德》中的两首曲子《圆舞曲》《士兵合唱》,以及斯卡拉蒂的三首奏鸣曲。

14.4 德彪西 |《亚麻色头发的少女》(《前奏曲》第一卷第八首)

45.3MB
00:0019:46

(点击上图可收听往期精彩内容)

曲目信息

曲目

《前奏曲》第一卷第八首

《亚麻色头发的少女》

Preludes, Book 1: No. 8. La fille aux cheveux de lin 

(The girl with the flaxen hair)


作曲家

德彪西

(Achille-Claude Debussy)


中读《古典音乐说明书》的朋友,大家好,我是段召旭。今天我们继续我们的德彪西音乐之旅。

上次我们欣赏了他的《阿拉伯风格》,再结合之前我们介绍过他的《冥想曲》《月光》,大家可能已经对德彪西的感觉有了一定的了解。

其实德彪西跟我们国家是非常有缘的。

▲德彪西照片

图片来源:Agence France-Presse

首先大家知道我们国家的音乐,所谓的五声调式,这是区别于西方的大小调,没关系,有的朋友不知道什么叫五声调式,我简单说一下,就是相当于西方音阶里的“Do Re Mi So La”这五个音,也就是说我们中国的音乐当中,传统音乐当中很少出现“Fa”和“Xi”,只有“Do Re Mi So La”。或者更简单一点,如果你家里有钢琴,你就弹钢琴上面的黑键(弹奏),这就是一个五声音阶。钢琴的黑键,就是一个五声音节。你弹黑键就能体会到了。

德彪西的创作实际就使用了大量的五声音阶,他受到很多东方音乐的影响,所以他很喜欢使用五声音阶来写作。还有就是使用平行五度,这其实在以往的创作当中也是被禁止的,但是他就使用,大家知道,因为中国的五声音阶导致五度和四度其实是很有中国味的。比如说我们的《茉莉花》(弹奏),现在我在下面配上一个四度,大家听一听效果是这样的(弹奏),是不是一下中国味就出来了? 所以四度、五度可以看成是一个性质的音程,因为它们是互为转位的。这个大家不用去深究,反正你就知道他们可以看成一个性质就可以了。

他们出来的这种音响效果就非常有我们国家的音乐的感觉。所以德彪西他首先从创作手法上就有着跟中国音乐很相近的地方。但是大家注意,这并不代表德彪西的音乐就特别容易为中国人所接受。因为有一个特别有意思的事情,当年我们刚刚改革开放的时候,第一批外国钢琴家到中国演出,都纷纷选择了演奏德彪西的音乐。当时国钢琴家都很奇怪,为什么都来弹德彪西的曲子?原来是他们认为德彪西一定是中国人特别喜欢的,因为德彪西用的是五声音阶的写法,他们说,这不是东方的音乐吗?但是实际上当时他们来弹德彪西,国内的观众反应是很平淡的,因为那种音响效果虽然用了五声音阶,但是毕竟还是法国味,所以当时的国人是不熟悉的。

其实到今天德彪西也并没有成为古典音乐欣赏当中一个主流的作曲家,但是我倒觉得其实他是跟我们中国的另外一种美学上的东西比较相近,就是对意境的塑造和感受,强调那种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东西。

印象派画家们就曾经说过,他们的理念要表现:一个东西,在你的视觉上稍纵即逝留下的印象的感觉。放到音乐上,其实我们就可以觉得德彪西的音乐就是一个东西在我们的听觉上留下的稍纵即逝的印象和感觉。但这种意境的东西恰恰是咱们最擅长的,我们的国画,我们的诗词,都在强调“只可意会不可言传”。

因此我们国家著名的钢琴家傅聪,大家知道他主要是以弹肖邦出名,但是实际上德彪西也是他的最爱。他还曾经做过比喻,还有舒伯特也是他喜欢的,他曾经说过,舒伯特像中国知识分子的精神,肖邦像什么,然后德彪西像什么……他都有类比,所以傅聪也弹了很多德彪西的曲子。我们今天要介绍的标题《前奏曲》,这一套有24首,由上下两册构成。傅聪就曾经录制过,而且如果傅聪不是第一个录制这套前奏曲的中国人,至少也是非常早的一位钢琴家,他录制了德彪西的前奏曲全集。而且德彪西的曲目一直也是他音乐会曲目当中的组成部分。

▲钢琴家傅聪

所以我们感受德彪西的音乐的时候,即使你不知道什么叫五声音阶,不知道什么叫五度和四度。其实你就可以用我们中国艺术当中的意象性、象征性、意境等等这些方面入手去感受也会非常好。

今天我们要介绍的是他的《前奏曲》中的一首,大家知道《前奏曲》,它叫“前奏”就是某个东西之前演奏的,最早是在教堂开始做礼拜以前,管风琴师在那里活动手后来就变成了一个作品,比如巴赫的平均律就是《前奏曲与赋格》,它叫《前奏曲》,是因为后面还有个《赋格》。再到后来《前奏曲》就成为了一个单独的体裁。其实巴赫也写过单独的前奏曲,比如他很多的《小前奏曲》等等。

当然在这方面比较集大成、出名的就是肖邦,肖邦的24首《前奏曲》,现在也是钢琴家们经常弹的。那么大家可能注意到了,为什么都是24首?像德彪西的《前奏曲》是24首,后来拉赫玛尼诺夫、肖斯塔科维奇写的《前奏曲》都是24首。因为这是一个传统,西方的音乐是大小调,12个大调,12个小调,一共加起来24个。所以前奏曲都是在每一个调上写一首,这样就一套是24首。德彪西这套《前奏曲》跟别人的不太一样,像肖邦他们都是一整套24首,但是德彪西是分两套写的,他是先写了12首,后面又写12首,最后也是24首。

今天要给大家介绍的可以说是这24首当中最出名的第一册的第八首,叫作《亚麻色头发的少女》。

大家注意,德彪西这些作品,从标题上就有很强的画面感,但是其实他并不是说一定要表现画面,更多表现的是一种气氛,一种心理状态,他是要表现这些其实是比画面更为复杂和细腻的东西,所以大家要去体会一下。

如果拿掉标题的话,其实听不出来他在描写亚麻色头发的少女,而且这个标题当中就有根本无法用音乐表现的东西。比如说亚麻色头发,什么样的音响对应的是亚麻色呢?什么样的音响能表现头发呢?其实根本表现不出来,最多能想到是个少女,这已经是想象力非常丰富的人了,那么这首曲子表现出了少女的那种纯真、安静等等这样的一些特点。

所以我也曾经给学生做过测试,放这首曲子给一些从来没听过这曲子的学生,让大家展开想象,大家有各种各样的想象,比方黄昏在海滩散步,比方早晨喝着咖啡沉思,在阳光下,或者午后等等。当时我记得全班可能只有一个人说出了一个女孩,反正他提到了女孩,但是也没有什么亚麻色头发。所以大家要知道音乐它是表现不了视觉画面的,标题是帮助我们,给我们一个想象的方向。

这首《亚麻色头发的少女》,我看到它经常会配一幅画,有一幅叫作《艾琳小姐》的画,那是幅名画,所以很多人以为是德彪西受这幅画的影响,实际上不是的,德彪西是看了一首诗写的作品,而且其实是在他20岁的时候,曾经写过一个同名的歌曲,就叫《亚麻色头发的少女》。那么时隔20多年以后,在1909年、1910年的时候,德彪西又想起他那首歌了,这种亚麻丝头发少女的感觉让他久久不能忘怀,所以他就写了《前奏曲》,但是大家注意,前奏曲和歌在音乐上没有任何的联系和共同点。

▲《艾琳·卡亨·安德维普小姐画像》1880年

皮埃尔·奥古斯特·雷诺阿

瑞士苏黎世伯勒藏品基金会藏

(E.G. Buhrle Foundation Collection, Zurich)

据说那首歌当时他是献给一个他的绯闻女友,所以说时隔多年可能他在写《前奏曲》,其实也是因为女朋友给他的印象难以磨灭。这首诗,我可以先跟大家大概的念一下它的第一节,大家可以在欣赏的时候就更有想象的依据了。但是大家注意这首诗其实是有四节的,这首诗叫《苏格兰之歌》,是个英国诗人写的,他写的是:

是谁坐在盛开的苜蓿花丛中,

从清晨开始就放声歌唱?

那是一位有着亚麻色头发的姑娘,

她樱桃般的嘴唇美妙无双,

在夏天明亮的阳光下,

云雀的歌声在回答,

爱情在她的心中发芽滋长。

这是它的第一节。所以大家在欣赏的时候,如果有诗可能就更有情节感、画面感了。阳光,还有盛开的苜蓿花丛,然后还有云雀。

那么时间关系,我就让大家感受一下这首《亚麻色头发的少女》的音乐。

其实它不长,这首曲子比较短,它开头就是用到了刚才我说的五声音阶(弹奏)。大家注意听到,他写的就是在黑键上这几个音。大家如果会看五线谱、会弹钢琴,可以看看谱子,他开头就是在黑键上,刚才我弹的这些音全都在黑键上。之后白键才加入了(弹奏)。这是第一句,第二句(弹奏),接下去,第三句(弹奏),大家注意它的第三句实际上旋律还是(弹奏),但是在第一句的时候是没有伴奏的,但是第三句下面加了和声的伴奏(弹奏),他加了这些东西,所以我们听到变成这样(弹奏)。

这次唱到这里以后,它后面有一个补充,就是用刚才的旋律往下补充(弹奏),第一大段就结束了,所以实际上第一大段是由A—B—A这么三个句子来构成的,之后进入他的第二段。

第二段给我的感觉就好像是阳光照射进来一样,第一段旋律的方向是往下走的(弹奏)。而第二段是往上的,而且在第二段中我们可以关注到我之前说的德彪西他反传统的一个平行五度的使用,当然在这是四度(弹奏),一会儿大家会听到在低音出现了这么一个音程的进行,上面的旋律是这样的(弹奏),咱们来听听第二段,开始是这样进入(弹奏),好像一缕阳光,然后刚才说的平行四度的进行(弹奏),好像更多的阳光进来了。这个阳光只是我个人的想象,大家可以去找自己的想象。

那么后面就是用刚才(弹奏)这个材料往下发展,我们听到又进入到一个新的句子了,而且它开始在调性色彩发生变化了(弹奏),成为这样的一个感觉,然后变得稍微活跃一些了(弹奏)。然后再重复这句(弹奏),高八度重复(弹奏),又给我一种好像阳光的感觉,然后后面变成(弹奏),所以这里是非常美妙的一个句子。

▲德彪西写给妻子Emma Bardac的情书

之后又是一个连接句,再次出现了德彪西的平行五度的写法。所以大家听一听连接句的音响效果,它的平行五度,而且是连续的平行五度,是这样的感觉(弹奏)。所谓的平行五度就是连续使用五度的连接就叫平行五度,所以大家也不用太纠结。在刚才和声的烘托之下(弹奏),在背景之上就出现了开始的旋律(弹奏)。

这句就是前面第一段的一个短暂的再现,然后之后就好像是在轻轻低语一样的一个尾声,而且逐渐减慢。然后它的低音再次出现平行四度(弹奏),就和我们之前听到的那个地方的低音是一样的,上面也是用了之前听到的材料(弹奏),也是这个材料,只是他进行了一点点地加长(弹奏)。然后一个上行的,又是一个四度的连续进行(弹奏),当然这里面他穿插了两个三度音程,但还是以四度为主,我们又听到了非常明显的中国风的感觉(弹奏),然后结尾的和弦,这首《亚麻色头发的少女》就结束了。

所以说你听不出这里面有“亚麻色的头发”都没有关系,其实没有标题的话谁都听不出来,大家也不要过于纠结。当然我们通过德彪西的这些作品已经感受到了他创作的特点和风格,也能够感受到他特别在作品当中是排斥过度激情的,这是他的一个创作理念,他不喜欢过于夸张的情感表达。

这首作品也是一个大名曲了,我记得好像是当年Windows 7系统里的示例音乐,作为示范曲的有三首音乐,其中一首就是这首曲子,而且用的不是钢琴版,用的是双簧管和弦乐的版本,我印象中是这样的,所以可见这首曲子的受欢迎程度。

也希望您能够喜欢这首《前奏曲》,当然有兴趣的朋友可以把德彪西其他的《前奏曲》都听一听,他所有的《前奏曲》都有标题,像什么《血的足迹》《烟火》《雾》等等都是非常形象的,大家有兴趣可以去成套地欣赏。

好的,今天我们就介绍到这里,谢谢大家,我们下次再见。 



◎本节所涉名词注解:

1. 五声调式:五声调式就是由五个音(而不是七个)构成的调式。五声调式广泛存在于中国古代和民间音乐中,并且在这个基础上形成了中国民族调式的种种变化和完整的音乐理论体系,因此,尽管在许多国家和地区的传统音乐中都可见到五声调式,它还是常被称为“中国调式”或“民族调式”。五声调式是以纯五度的音程关系来排列的,是由五个音所构成的调式的。由于这种调式是我国特有的,也可以称为民族调式。这五个音的名称分别是:宫、商、角、徵、羽。

2. 平行五度:英文为parallel fifths。指的是乐曲的两个声部隔开纯五度作平行进行。十五世纪以来,在对位与和声上都规定应避免平行五度之出现。出现平行五度会让曲子的声部感觉降低,感觉好像变成了一个声部一样。因为五度太和谐了。但在现代和声中对平行五度的限制大大减小。而传统和声主要是古典时期和早期浪漫时期的和声进行风格。不是所有的和声中都不能有平行五度。有很多的中国民族风格的作品中,就有意运用平行五度来增加中国民族色彩。


如果您喜欢本讲内容

可以随手保存下方海报

分享到您的朋友圈


文章作者

段召旭

发表文章619篇 获得10个推荐 粉丝7564人

钢琴演奏家、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音乐系副教授

中读签约作者

收录专栏

段召旭·古典音乐说明书(第二季)

解析20位音乐巨匠的超凡之作

9519人订阅

现在下载APP,注册有红包哦!
三联生活周刊官方APP,你想看的都在这里

下载中读APP

全部评论(13)

发评论

作者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