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读

读感周刊丨入了音乐剧的坑,然后呢?

作者:中读推荐

2019-11-01·阅读时长21分钟

2661人看过

说到音乐剧,我们对其中的很多作品可能一接触就喜欢上了,以至“入坑”,甚而达到一种 “一刷二刷三刷,刷到剧场似我家”的疯魔境界。


的确,成为了一个音乐剧爱好者,就像给人生打开了一扇五彩缤纷的窗,看见艺术的花园,这个花园里有音乐之花、戏剧之花、舞蹈之花、视觉设计之花、表演之花、明星之花等等,五彩缤纷,会让你多很多滋味和乐趣。


音乐剧的魔力还在于它的现场是一种不可复制的体验,你和台上的演员,包括身旁的观众,都在共同经历着一种刹那间的永恒,就像“人不可能踏入同一条河流”一样,这一刻独一无二、稍纵即逝。它没有回放和快进,这也是音乐剧能在数字化时代继续生存下去的一个原因吧。


所以,如果整部音乐剧的呈现尽被你的脑袋掌握,它会有一种巨大的让人着迷的魔力。但很多时候,观众无法把控住呈现在眼前的一幕幕画面,面前的图像和声音会逐渐组成迷宫让你无法透析。这其中,或是因为存在语言和文化背景上的壁垒,或是在音乐、舞蹈、视觉奇观的冲击下失去关上重点……如何更透彻地理解音乐剧,成了很多剧迷的内心诉求。


为此,中读邀请到资深音乐剧策划、制作人费元洪,为中读听众开设了“费元洪·一听就懂的音乐剧”专栏,在这一专栏中,他筛选了40余部全世界经典的音乐剧,从历史社会背景、剧情、音乐、演员、编剧、舞美等多角度地解析,帮助听众打破了语言和文化壁垒,感受到了原汁原味的音乐剧之美。


而中读听众也在这一专栏中收获了非常多的关于音乐剧的新知,中读君将其中一些有意思的读感收集起来,集合成这期读感周刊。


(以下是中读君在中读专栏“费元洪·一听就懂的音乐剧”的读感区搜集到的一些优秀读感。)

 

各地开花的音乐剧

@黄白蓝💫

音乐剧有很强的当代性和流行性,相比歌剧来说更具有通俗性。英、美、法、俄、德奥这五个版块因为其历史背景、文化背景的不同,所以传达出各自不同的音乐剧风格和不同的审美情趣。

英国音乐剧就很追求文本和戏剧精致化的表达;百老汇的起源是歌舞,所以它的歌舞的成分会非常多,会将“美国气质”表现得非常华丽;德奥因为是老牌歌剧大国,所以在走向音乐剧的过程当中,它们的戏会非常的严谨正规,显得具有歌剧感,而且充满了一种德奥的深刻哲理;俄国的音乐剧则有很强的史诗性和悲怆感,这跟它们的俄国文学很相似,歌曲也充满了旋律性;法国音乐剧写意而浪漫,音乐具有带动力,舞美追求大色块的视觉呈现,所以这些不同的国家和地区,都呈现出了独树一帜的音乐剧风格,丰富了整个世界的音乐剧的表达和审美。

 

烧得值

@Daisy

成为一个音乐剧爱好者,我的感觉就是烧钱……现场的魅力是无敌的,所以即使把那一首首耳熟能详的歌曲听了一遍又一遍,B站上有各种官摄和非官摄,很多经典音乐剧还被改变成电影,你仍然会忍不住一次次走进剧场,在两个小时的时间里沉浸到一个美丽的独特的刹那永恒中去。


经典的烙印能力

@饼饼

上大学第一次接触音乐剧是《猫》,牢牢记住了经典的《Memory》;工作后第一次走进剧院看了中文版的《妈妈咪呀》,里面的音乐太好听了,那个旋律一直在脑海里徘徊;最近一次看音乐剧是《白夜行》,因为自己是白夜行的书粉,没看之前一直好奇《白夜行》这种时间跨越近20年、人物线索纷繁复杂的故事,要怎么搬到舞台上,在两三个小时之内呈现出来?看过之后,真的佩服编剧,改编的很棒,尤其要夸的是舞美,各种设计都太用心了,真的很惊艳。


现场的刹那,延长的生命

@郭静文

突然就理解了为什么很多人虽然在网站上看过很多次演出还是会去现场看,因为"刹那间的永恒",每一场演出都是不一样的,独一无二的,观众也是舞台剧的一部分,享受舞台,真的很棒!


音乐剧里有个缤纷世界

@塔塔特

 “如果成为了一个音乐剧爱好者,就像给人生打开了一扇五彩缤纷的窗,看见艺术的花园,这个花园里有音乐之花、戏剧之花、舞蹈之花、视觉设计之花、表演之花、明星之花等等,总之五彩缤纷,一定会让你的人生充满乐趣。” 费老讲的真好啊
之前看英美的音乐剧很多,从《妈妈咪呀》开始到《猫》《美女与野兽》,去年开始入坑法语音乐剧,今天又去上文广启蒙了德语音乐剧。真的太好了,音乐剧带给人的愉悦超越我的语言~


恰到时机的课~

@my valentine

从小一直学乐器,虽然一直是业余的,但关注点总在民乐和交响这种器乐上,直到今年夏天去纽约读交流项目,现场看了一场百老汇的剧院魅影,直接打开了音乐剧的大门。剧院魅影在百老汇现场看了两遍,回国后开始看《悲惨世界》,上星期又在天津大剧院看了现场版《巴黎圣母院》,可以说彻底爱上了,这个课程简直是雪中送炭啊,太爱了!


一瞬入坑,多年入门

@loria

入坑音乐剧是一瞬间的事,但是真的去欣赏透彻每一部音乐剧需要做功课。去剧场,发现观众绝大多数都是年轻妹纸。其实开音乐剧真的需要一点文史哲基础,否则理解上确实不能很透彻,这可能也导致了观众大多数是文科大学生的现象。一点毫无根据的猜测。


不可多得的“瞬间即永恒”

@阿咦哟

 老师的讲解脉络清晰,容易理解。从今年初看了声入人心之后,来到上海也看了十几场音乐剧了。剧院里瞬间的永恒不能更棒,只有现场体验的感觉才是最真实也最打动人心的!但很多东西都只是自己直观的感受却没有系统的了解剧的背景文化之类,所以这个课真的很适合我当下的状态。去过几个剧院,文广和迪士尼的舞台灯光音响真的很棒,也让我后续不断地去看这里演出的戏或者重刷迪士尼美野。


歌剧和音乐剧区别之一瞥

@immature

关于歌剧和音乐剧的区别,对于audience来讲,演唱方法的区别是十分直观和容易体会的。
即使是把两个演员分别从歌剧舞台和音乐剧舞台单独拎出来,也能够很容易发现两者的差别,因为两种艺术的训练方法完全不一样,具有形式上很不一样的舞台表现力。
歌剧的美声唱法更加华丽讲究技巧,音乐剧的通俗甚至流行化的唱法更加个性化,同时也更容易有感染力和张力,更容易表达多样的情绪和感情。
由于起源的历史原因和文化传统的差异,音乐剧和歌剧还有着一系列“硬件”非直观感性条件的不同。虽然都是集创作者与表演者甚至观众于一体的综合艺术表现形式,但是音乐剧的可塑性因素更加丰富。
关于“对于演员的要求”这一点,从暂时的历史结果来看,歌剧更像是高雅的明星演唱会,音乐剧更像是电视剧和电影,一个以star为导向,一个以role为目标。但是其实也像现在很多电影和电视剧一样,现在音乐剧在变得越来越普及的过程中,演员自身的特质也在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音乐剧领域也有“明星”、“追星”。多元的因素在相互抗衡之中共同对艺术本身发挥作用。

 

打开你的音乐剧“天窗”

@MING

本来对音乐剧的概念以及它和歌剧的区别是比较模糊的,只知道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艺术,与歌剧注重的方面也不一样,但今天听了费老的讲解,就比较明确了,下来还需归纳总结。

相对来讲看过的音乐剧比较多,歌剧目前只看过《采珠人》一部,对费老讲解的音乐剧和歌剧的区别深有体会。音乐剧的音乐更加多元化,更注重舞台整体呈现;而歌剧是以古典音乐为主,重心主要在“歌”上。


 “出神”的趣谈

@pingchu

看到Gilbert和Sullivan提出“音乐是在不牺牲娱乐价值的条件之下,可以探讨一些当代的社会和政治问题”这部分,觉得每一种艺术形式真的是在有更高远追求的人手中才能不断地拓展内涵,不断地涌现生机活力,而不是流于肤浅的娱乐。不过能流传下来的每一出剧目,或者说“有价值”的剧目,倒不是一定与社会政治什么的有关,而是必须切中人们内心隐秘的情感,对爱的渴求,对不平的悲愤,对梦想的希冀等等……说到底,最终永恒的是人类的情感。(感觉有点扯远了)😂


多得是“没想到”哦~

@桐予

最近刚好对音乐剧产生兴趣,就买了课程了解一下,没想到英美音乐剧的历史这么久远,而进入21世纪才开始在中国的传播。音乐剧的产生与发展是切合当时民众的需要,增添出的新的艺术形式,歌舞+剧情确实和中国传统戏曲很相似,感觉国内还是知道音乐剧的人比较少,知道又能去看的就更少了。


去看也不一定看懂,不如先来这预习

@徐windy

第一次接触音乐剧是大学时期选修音乐剧,老师给我们介绍了《猫》《歌剧魅影》《悲惨世界》《西贡小姐》等几部英美的经典音乐剧,从此进入音乐剧这个奇妙的世界,喜欢上了这种艺术形式,这次看到费老师的课程,知道了不少欧美国家的经典音乐剧目,也被那句“你不一定真正看懂了音乐剧”吸引进来……


音乐剧的疗愈

@clara_大芸

我的第一部音乐剧是去年观看的《长靴皇后》,最后一幕的人生六字箴言让我有一种拥抱自己的幸福感,那天我泪流满面为演员鼓掌欢呼,感谢优秀的剧本故事,在欣赏音乐的同时也治愈了心灵,是非常令人难忘的一次音乐剧初体验。今年刚看过《巴黎圣母院》,感受了独具法兰西民族特色的音乐风格,希望往后能看到更多故事、音乐制作等各方面都精良的作品,也期待本国原创音乐剧能发展的越来越好。


天才,推着时代往前

@440112

没想到作为音乐剧大国的英国,原来在作曲方面并不擅长。但是,因为戏剧的土壤十分深厚,加上近现代也出了不少优秀的音乐人,尤其是鬼才韦伯,英国的音乐剧发展神速。反观中国,我们的京剧昆曲也可以算作是中国传统的音乐剧了,加上最近中国打造的本土原创音乐剧《蝶》,希望音乐剧在中国的发展可以更好,我们是有音乐剧底蕴的,要有这个信心。 


让人茅塞顿开的对比

@高艺娜仁

谢谢费先生关于戏剧创作和音乐剧创作的对比,茅塞顿开。
话剧创作就是文本创作,音乐剧创作属于歌曲创作。文字创作比较追求的是戏剧感,歌曲创作可能更多的是以文本为载体,是一个更强烈的情感推动。
英国历史上话剧强,但音乐作曲、作品上并不强。到20世纪50、60年代引进百老汇黄金年代的音乐剧,再后来因为摇滚乐(电力革命后)的发展、作曲家韦伯(当代音乐剧大师)的出现推动英国伦敦西区音乐剧发展成为音乐剧又一中心。


纸张比乐器更易通过英吉利海峡

@李桥

由于纸张比乐器更容易通过英吉利海峡,在20年代以前英国一直是极擅长文本创作,而在音乐创作方面较弱。早期英国本土只有Begger Opera和意大利的歌剧竞争,但随着20世纪60年代摇滚乐在英国兴起,歌剧和摇滚乐结合产生的音乐剧形式也很快在英国兴盛起来。时至今日,英国的音乐剧和其他地方的音乐剧相比依然更偏重于剧本、台词方面的创作


英国音乐剧中的摇滚DNA

@-捕风者-

根据我个人的印象,现在世界知名的经典音乐剧应该大部分来自于英国吧,除了音乐剧发祥于英语世界外,语言的普及性也予传播以便利,而老牌发达国家的思想厚度也为剧目注入了无限魅力。至于英国的音乐剧之发扬摇滚乐功不可没,这个观点还是第一次听到,虽然早知道韦伯年轻时是一个叛逆的摇滚青年哈哈哈。另外一直有听闻专业人士对于韦伯有许多争议,但个人认为他的音乐风格还是比较容易为大众所接受的,能把或古典或先锋的音乐都做到通俗化还是非常了不起的,相信这一点在老师之后的讲解中也会有所体现。


“摇滚”炸弹

@王风黍离

英国音乐的发展史仔细读来会觉得很有意思,前中期处于颓势之时处处拘泥于文字习气,却也被其所造就,加上英国人傲慢而不思变的性情,使得音乐发展一直囿于平庸。而摇滚乐在英国的爆火也是件很有意思的事,像是死气沉沉的拿腔作态突然被炸开了一个缺口,被压抑许久的热情很快喷发到了另一个极端,在英雄造就的时势里创造了不朽的诗篇。


天时地利人和的结合

@晏晏hiko

英国有着历史悠久的戏剧传统,就剧本上而言确实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而岛国的特性又使得音乐的流行变得困难。当工业革命的飞速发展,使得各个国家之间的交流增多,带来了流行音乐,才由此加速了音乐剧的发展。联想到同为岛国的日本,独一无二的宝冢文化产生是不是也有类似的原因呢?但比起伦敦西区成为音乐剧的一大“圣地”,宝冢却没有全球流行,这个也许一方面是全女班的特点,另一方面也和语言的全球性有关系吧?可以说,英国成为音乐剧的大国确实是天时地利人和的结合。


给剪辑加鸡腿~

@anninsun

片头独具匠心,瞬间把听众带到万籁俱静的剧场,聆听费老师如数家珍。原来《歌剧魅影》作者韦伯在英国音乐剧地位如此重要,怪不得它的旋律让我着迷,摇滚元素出奇兵。英国话剧一直感觉遥不可及,但听完这一讲顿觉亲切,可以一试了。谢谢费老师和团队的精心打磨🌹🌹🌹


摇滚带着一股古典的味道

@凌翔

英雄造时势,韦伯的音乐剧确实开创了英国音乐剧的辉煌。韦伯最厉害的一点就是,他的摇滚不是纯粹的摇滚,摇滚带着一股古典的味道,当然,我觉得《剧院魅影》的成功还有很大的爱情因素在内,韦伯在《剧院魅影》的成功一定程度归功于莎拉·布莱曼对他的影响和思维迸发。个人感觉,即使到了70大寿4CD的歌曲选取中,都有很多歌曲演唱者中布莱曼声音的影子。此外,比较惊喜的是,《摇滚学校》中的摇滚也是很惊艳的,将摇滚中的古典发挥到了一个很好的高度。

 

绝妙的游走

@欢子iMusical

爵爷对西区音乐剧的影响确实巨大. 60年代流行乐和摇滚乐在英国发展很快, 那个时候爵爷尝试写了一些流行歌曲, 但是他一直想要的是戏剧,所以他早期非常喜爱将摇滚乐与戏剧结合在一起的这种方式. 他在《约瑟夫的神奇彩衣》和《万世巨星》 中都融入了摇滚, 他喜欢将音乐通过更戏剧化的方式表达出来. 可以说他在古典音乐和流行音乐之极游走的非常自在和绝妙.


古典的厚度,流行的底子

@张Hong

好多作曲家能够写非常复杂的交响乐,但不一定能写特别脍炙人口的流行歌曲。但是写流行歌、摇滚的人,因为没有受过非常专业和深入的学院的训练,让他写复杂的音乐或者是调动特别复杂的音乐语言,也有困难。他们只能写单曲,写不来戏。韦伯的特点则是能够把两者结合,既有古典音乐的厚度,同时又有一个流行音乐的底子。两者结合最好的一个作品就是《剧院魅影》。


有趣的改编

@-捕风者-

 综合而言,个人认为伦敦西区的风格往往厚重、稳健,类型较为丰富;宽街的风格则跳脱、欢快,内容常更通俗。这当然与各地的历史沉淀和发展轨迹有很大的关系。另外,根据我个人的观剧体验来看,许多国家虽知名原创剧目鲜见,但改编剧目众多,且有时改编内容较原版更妙趣横生,例如匈牙利、西班牙等,而且从改编风格和演员演绎上也能一窥国家风情。


钱包是鼓的,素质还是瘪的

@骑着蜗牛兜风

看剧在伦敦成为一种生活方式,而剧院文化是一件非常值得深究的事情。这让我想起有朋友去悉尼歌剧院,回来感触颇深,因为看到好几个家长带着穿西装的小朋友,小孩子全程不吵不闹,非常尊重演员。对比我们国家近年来流行的电影文化,由于经济的发展,几十元的票价已经能被大多数国人接受,看电影已经不像改革开放初期那么困难,电影院也成为很多人消遣放松的好去处。但是,看电影时还是会遇到有很多人大声接打电话、吃有味道的食品。单纯反思一下文化产品与公民素质的联系,虽然我们国家很多人钱包鼓了起来,但公民素质还有赖于长期的培养。


音乐剧,日常生活之一种

@Tania_2

英国人的看戏传统习惯,便宜的票价都是伦敦西区戏剧发展如此蓬勃的原因,戏剧票房能够高于电影票房真的很让人吃惊。而且在一次世界大战之后剧院数量已经基本达到如此规模,还是自然生长起来的,可见戏剧确实是融入人民生活中的。对于一个剧院能够十几年持续演出一部剧感到很好奇,演员是否也不会轮换呢,那外出巡演的戏剧和剧院正在上演的都是不同的剧团?听课之后更加渴望能够有机会到伦敦西区去看音乐剧。

 

剧院票房高于电影票房~

@大龙大猫大龙猫

真无法想象一座城市的剧院票房收入高于电影票房收入,至少在中国无法想象。剧场话剧音乐剧这种艺术形式已经深入伦敦百姓生活形成一种文化,去剧院已经是生活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话剧音乐剧的产业链从头到尾都是那么成熟,这是我所向往的,也希望中国的音乐剧市场有一天能像西区一样。


观剧习惯需要时间积淀

@凌翔

伦敦西区观众的观剧习惯是需要一代一代不断培养起来的,每周八场演出,常常都有人去看,真的很考验演员和剧组,也更考验运维和宣传,这种办剧模式值得我们关注,如果有好的戏也希望能够出现驻场的盛况。当然伦敦的剧院肯定没有我们的剧院好,在上海文化广场体验《剧院魅影》真的是视听享受,希望未来能够用咱们的硬件条件吸引更多伦敦的著名卡司来华演出,能够更好地提升软件感官享受。


我们都爱《歌剧魅影》

@少女π

《歌剧魅影》算是入坑剧,10周年1遍,25周年刷了至少5遍,原声循环了快半年。这讲内容让我知道了这部剧是如何产生的,获益匪浅。是否能够改编成音乐剧获得市场认同跟是不是文学经典并不存在必然联系,音乐剧的表演形式更容易理解和直观感受,那些能够引起人类感情共鸣、引发人们好奇心的作品则更容易被市场接受,这的确是意料之中的事。这部剧可以说是新手入坑首选,希望更多的人可以看过来,可以感受到音乐剧的美,进入音乐剧的美妙世界。尽管已不如刚入坑是对这部剧的狂热,我依然忘不掉在天桥,大吊灯要砸下来时候的激动。


剧情狗血,但能打动人

@晏晏hiko

《歌剧魅影》的25周年版本都不知道刷了多少遍,每一次都能被打动。剧情确实是挺狗血的,但是配合歌曲、舞美、演绎,就成了一部经典。所以被评为不得不看的音乐剧是名副其实。
剧本和IP的关系确实有意思。个人一点小小的看法是认为名著很多时候有文学的特点,就是字里行间给予读者想象的空间,而剧本是把这些想象具象化。不是所有的小说都适合具象,毕竟想象的空间也正是文学作品的魅力之一。所以有一些文学名著并不是那么适合改编为剧本的。


难忘的“童年阴影”

@L

小时候在电视上放剧院魅影,我姐在看,我自己印象最深刻的感受就是好害怕,不敢看,男主好恐怖哈哈哈哈哈哈。高中的时候英语课有一篇讲了剧院魅影的故事,早读我们年级一起看了戏剧版,结果就是小半个月我们同学都时不时哼唱the phantom of the opera,这音乐真的太棒了。巧的是,那周音乐赏析课老师正好讲到剧院魅影,然后我们又看了电影版的。剧院魅影简直伴我成长,回忆满满,太喜欢了。今年一定要再去看现场版😊


艺术家的敏感和神经质

@chanchansss

刚刚重温了25周年纪念版,最后依然是热泪盈眶。很多人在讨论魅影的人格魅力到底在哪里,他表现得霸道强势、高人一等,对他人的艺术和生命都不够尊重,他极度自卑又自恋。我在他身上看到了张国荣在《阿飞正传》里那个角色的影子,被母亲抛弃所以觉得自己是不值得被爱的,他一边渴望被爱又害怕被爱的心理在剧目高潮被Christine亲吻的时候得到体现,25周年版的演员表演非常到位,让人心碎:从一开始还沉浸在愤怒和妒忌过渡到震惊,到终于得到爱的回应的感动,到也许有一丝丝怀疑这个吻的目的,到不管她目的如何都决定放手。他的两极化的个性也在Christine面前展现得淋漓尽致,一方面因为对艺术对美的追求而开始接触并爱上Christine,到自己越陷越深无法忍受自己无法掌控她而暴露自己魔鬼的一面,与其说他是一个戴着面具的丑陋fantôme,不如说他是一个几乎时时刻刻把强硬专横当作面具遮挡内心柔软和脆弱一面的人,他想要得到的是大家对他艺术性的认可,转化到Christine身上就是希望得到她爱的回应,艺术家的敏感和神经质在他身上得到完美展现。今年是巴黎歌剧院350周年,然而并没有上演《剧院魅影》……法语的剧中剧形式(嵌套)可以叫mise en abyme,不由联想到经典话剧《暗恋桃花源》,不得不说这样的结构让所有阶段的观众接受起来都非常轻松,加上每个唱段都很耐听,《剧院魅影》真的是我心目中音乐剧的集大成者,结合巴黎歌剧院的票价(最高270欧)去伦敦我愿意花200磅听一场😂如果你要去巴黎歌剧院一定要逮住一个工作人员幽幽地问他:il y a un lac au dessous de l’opéra où réside le fantôme de l’opéra ?

 

由诗生发的音乐剧

@赵杨 崂山耕读

《猫》的剧本,原来是艾略特的诗呀,费老介绍了它从诗转变成音乐剧的过程,让我大致明白了音乐剧的核心元素:故事性的剧本、音乐、化妆、舞美以及舞台造型。


《memory》的缘起

@Nancy1014

听费老讲课是越听越有收获。我看音乐剧是在纽约42街看的。看的就是《猫》。那是我人生第一次看音乐剧。非常喜欢歌中的《memory》,看完马上就可以跟着哼。当然歌词,我是不太了解,也没有完全听懂。剧情虽然看完了,但是是真的不太了解唱歌的主角格里泽贝拉为什么会唱起这首歌,通过费老的解释,现在知道当格里泽贝拉唱起这首歌的时候,老杜猫的出现是一个关键点,她想和老杜猫一起,回忆起他俩过去的美好时光。


票房好的优势所在

@阿平℡¹⁸¹⁷⁶⁶⁸⁹³⁹⁰

《猫》这部音乐剧是一个家庭剧Family Show。家庭剧的票房一般都很好,特别是在西方,大家都会带着孩子甚至带着外公外婆、爷爷奶奶一家人去看。因此像《猫》这种戏,孩子会反复要求看,等他长大了,他又会带他的孩子去看,一代就有很多人,这就是音乐剧《猫》在国外的票房一直不错的原因之一。


老少咸宜的《猫》

@北极欣

《猫》是个老少皆宜的音乐剧,即使提前不知道内容也可以欣赏的津津有味。忘记了怎么了解到《猫》的,只是记得大学买了CD无限循环播放,那时甚至都从来没有看过视频,就是听音乐,喜欢里面的音乐。去年才第一次走进剧院看《猫》,真的是激动到热泪盈眶。这部剧有互动,这一点特别喜欢,建议可以买过道座位。
《猫》的剧本其实并不是剧本,它本身原先是一首诗,而且《猫》在剧场里的呈现,属于“一景到底”的手法。魅力猫和领袖猫的关系真的没领会到。


解读的价值

@兔子吉祥

一部《猫》演绎了人间的百态,每个阶层每个人物的世界。开始一直很遗憾没去看这部音乐剧,但是现在听完讲解反而觉得很庆幸,如果只是去看可能只能是流于表面,里面的内涵根本领悟不到。期待下次这部剧的到来。


人性的耶稣

@张Hong

《万世巨星》就是把耶稣在人世最后七天的故事做了一个陈述。这个故事跟一般《圣经》和《福音》中故事里写的都是一样的,只是音乐剧的角度不一样,将耶稣赋予了人性,而不是神性。《万世巨星》中,将耶稣变成了一个“超级巨星”,他的一些信徒对耶稣的状态有点像粉丝对偶像,这本身就是一个巨大的宗教性颠覆,而这种颠覆气质用摇滚乐来写作是非常合适的。


颠覆性

@Tania_2

原本听说《万世巨星》的题材,并没有产生什么兴趣,这节课听下来,原来这部剧有这么多特别之处:全部用摇滚乐作曲,以其颠覆性的音乐气质创作一个颠覆传统的宗教故事;先出歌曲唱片,后排戏剧,音乐性特别强;在百老汇首演,获得成功后回到伦敦演出;官方允许进行版本的改编,有许许多多风格各异的复排版本;把严肃性和摇滚性相结合来陈述,称之为“Rock Opera”……现在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呀~


不计功名,写好音乐

@一明净人

费总好幽默,下班路上听了第一部分,好几次笑出声。分享会第一部分感触最深的就是创作要“以观众为本”,音乐剧的歌曲创作要契合故事情节和人物内心感情。多年前第一次听伊丽莎白,那时候德语还不太好,但光听音乐就对茜茜公主的内心变化有很强烈的共鸣,从无忧无虑的少女,到皇宫生活的压抑,再到“我只属于我自己”的独立宣言,见识了完全不同于电影版情节的茜茜公主。天赋不可学,但那颗不计功名虔诚写好音乐的心态值得每一个人好好学习。


最难巡演和制作的音乐剧

@罗师傅

《跳出我天地》是史上最难巡演和制作的音乐剧,因为大量的孩子作为演员,演出时间较短,生长快,嗓音会变,训练的时间紧张,难度大,英国甚至专门为这部戏设置了音乐剧学校。故事发生在1984-1985年,英国东北矿厂,和艺术相距非常远的地方,比利非常喜欢芭蕾,而除了老师没有人支持他,最终仍然坚持获得了成功。很多年前看过电影版的《跳出我天地》,比利父亲的角色让我印象深刻。感谢费老师的解读,让我从社会和阶级层面更深入的理解该剧。


梦想故事吸引人的悲伤原因

@Carol刘

追求梦想、实现梦想的故事总是那么吸引人。因为大多数人都没有追求梦想的勇气或者行动。当你下决心做一件事,会发现全世界都站在你这边。当比利决心追求芭蕾舞梦想的时候,他的家人、朋友、老师都全力相助。当制作团队用心做这部戏的时候,各方面的资源也都匹配上了,居然还有专门为了这部戏培养的演员的学校,简直太不可思议的。


有过不能见容的梦想

@苏小梳子

确实《跳出我天地》这个剧是这个课程中最不了解的一部了,但是听了课和看到推荐之后很受感动。其实我想也许我们,不是billy,不是那么才华横溢到足以感动某人的那种人,但是都有过不能见容的梦想,在所处的环境中,也许换个环境不会这么被压抑,但是现实就是舆论、环境,各式各样的东西压抑了这种梦想,即使在别的条件下一次一次得到了肯定,仍然无法撼动身边的人,所以几乎放弃了它。
而这几年我逐渐感觉到,一个人最需要的是内心的坚持,外部的压力不能够真正摧毁的东西终将活下来,不是为了成就一番事业,而是因为那是人的一部分。


快乐的日子,却喜欢忧虑的东西

@斯恩

2016年《人鬼情未了》,2017年《保镖》,2019年《一个美国人在巴黎》分别来沈,均去看了。前两个源于大学时代的回忆,后一个源于电影《爱乐之城》。上学时,对惠特妮休斯顿的喜欢记忆犹新。在寝室的墙上,上面是王杰,下面是休斯顿,周围还有些立志的名言。在快乐的日子,却喜欢忧虑的东西,仿佛是那样,才是深刻的。看音乐剧吋,不是人鬼相遇,而是与过去的自己相遇。看音乐剧《保镖》时,觉得姐姐和儿子唱得更好。盛京大剧院刚五年,虽不如北上深,甚至不如哈,但上座率已大大提高。虽观众素质有待提高,但热情满溢。愿家乡越来越好,也可以吸引《猫》之流,我们不必乘火车去看。愿本土的京剧,越剧…...越来越好。心存感激。


在中读 App 的读感区,华丽精美的文字不是必须,波澜壮阔的经历不是必须,只要你真情流露,坦诚倾诉,无论多么朴实无华,都将是一期一会的【读感周刊】的不二选择。

点击下图,浏览本专栏目录页

 


文章作者

中读推荐

发表文章932篇 获得2个推荐 粉丝4180人

精选内容推荐,分享最新的热门好知识

中读签约机构

收录专栏

费元洪·一听就懂的音乐剧

用40+部经典叩开全球剧院大门

6865人订阅

现在下载APP,注册有红包哦!
三联生活周刊官方APP,你想看的都在这里

下载中读APP

全部评论(67)

发评论

作者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