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读

170年后,肖邦这样存活在波兰音乐中

作者:爱乐

2019-11-06·阅读时长9分钟

742人看过

本文需付费阅读

文章共计4864个字,产生31条评论

如您已购买,请登录

文/何任远

他的音乐一度被沙俄政府禁止,儿童时代留下的钢琴被沙俄士兵扔到街上,他的心脏只能被悄悄运回故土;到了纳粹时期,他的音乐再次遭到禁锢,只在地下传播。他的旋律,唤起人自由的意志,以及对独立的向往……

在波兰,没有另一位作曲家比肖邦享有如此崇高的地位。对于波兰人来说,肖邦可以说定义了他们一个多世纪以来的民族斗争历史。走在华沙老城区的街头,不仅能够看到以肖邦命名的街道和机构,就连肖邦亲戚住的地方也有纪念碑作标识。在肖邦身后,几乎所有波兰作曲家的创作路线或多或少都会受到他的影响。

“民族主义”在今天经常被解读为“右翼”的政治倾向,它的主张具有一定的排他性,历史眼光向后看,而不是向前看。然而在中东欧地区,多个民族被跨民族帝国统治,民族主义在19世纪兴起之初,被视为从高压统治者手中解放和鼓吹民族自由的旗号。肖邦作为19世纪波兰民族独立运动的重要旗帜,再到如今几乎是波兰民族文化的图腾,他的音乐是如何影响波兰音乐历史走向的呢?

不只是狭隘的民族风

如果肖邦的作品只是单纯的波兰民族舞蹈音乐,他的影响力也就不会在世界范围内如此广泛。东欧的民族复兴运动在19世纪卷席欧洲东部多个帝国,但是为什么保加利亚、塞尔维亚、克罗地亚这些同样被东方帝国统治的民族,没有产生像肖邦这样的人物?

文章作者

爱乐

发表文章834篇 获得9个推荐 粉丝18158人

三联书店《爱乐》杂志

中读签约机构

收录专栏

肖邦170年

6262人订阅

现在下载APP,注册有红包哦!
三联生活周刊官方APP,你想看的都在这里

下载中读APP

全部评论(31)

发评论

作者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