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读

灵魂中的木马

作者:读书

2019-11-13·阅读时长11分钟

613人看过

本文需付费阅读

文章共计5949个字,产生19条评论

如您已购买,请登录

文/罗峰

《哈姆雷特》是一部迷人的作品。这部分源于它浩如烟海的丰富蕴涵。在这部处于新旧文学“交接点”上的作品中,莎士比亚呈现了两个世界:古典世界与新(古典)世界。古典与现代错综复杂的关系交织成一张巨大的张力之网。莎士比亚把他对政治(国家)和人性(灵魂)的思考集中在丹麦王子哈姆雷特身上,并将之置于这副张力之网中央。在这部公认最具哲学意味的莎剧中,通过暗中与古典作品对话,莎士比亚不仅精妙连接起他的时代与古典世界的关联,也呈现了新旧世界的冲突在哈姆雷特这位最具哲人气质的王子身上的独特表现。

莎士比亚开篇就通过把血气与政治联系在一起,彰示了与古典作家的关联。在对人世最重要问题的思考上,莎士比亚堪与柏拉图媲美:对于政治事务的描述和理解,他们都集中于考察灵魂与政制的对应关系。通过呈现哈姆雷特的思考与行动中的血气问题,莎士比亚展示了自己的雄心:他要通过呈现哈姆雷特王子在寻求正义的过程中暴露的血气问题,从根本上思索血气与政治的复杂关系。在《理想国》中,柏拉图探索了一种正义,既能反映人的灵魂与城邦的复杂性,又能指导人应对环境与人世的变动,从而对正义进行哲学的终极思考。在《哈姆雷特》中,通过细致描述哈姆雷特的血气在复仇行动中的微妙变化,莎士比亚考察了潜在王者在追求正义时的血气问题。柏拉图将人的灵魂划分为理性、血气和欲望三部分。好的灵魂秩序是理性占据主导地位,支配血气和欲望。居间的血气因其自身的含混性而充满变数:血气能在理性劝谕下上升为高贵的血气,也可能在欲望诱惑下败坏为低劣的血气。

莎士比亚笔下的丹麦王子面临一个切实的选择:丹麦遭遇僭主与侵略的双重不义时,王子究竟该如何选择,才算正义?摆在哈姆雷特面前的紧要问题是,在战时的例外状态下,谁是丹麦头敌?剧本开场充斥的紧张和不确定性,为敌友的分辨笼上了一层迷雾。“谁在那边?”开场首词“谁”,让地处丹麦海岸边陲的埃尔西诺的寒夜愈显可怖。对孑然一身立于城堡露台的守卫巴那多而言,任何动静都令他惕然心惊。双方通过对“国王”的忠诚确定是“自己人”后,整个场景才复归平静。开场呈现的换岗,奠定了全剧的基调:如何凭政治血气分辨敌友。剧中人物还面临另一项更具挑战性的任务—认清外敌。

文章作者

读书

发表文章1317篇 获得0个推荐 粉丝20755人

人文精神 思想智慧

中读签约机构

收录专栏

读书

D U S H U

6259人订阅

现在下载APP,注册有红包哦!
三联生活周刊官方APP,你想看的都在这里

下载中读APP

全部评论(19)

发评论

作者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