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读

但丁的短视与偏见

作者:读书

2019-11-13·阅读时长4分钟

643人看过

本文需付费阅读

文章共计2307个字,产生12条评论

如您已购买,请登录

文/曾艳兵

在科学主义、理性主义、消费主义盛行的今天,我们为什么还愿意读《神曲》?《神曲》的人物形象还能继续给予我们启示和启发吗?是的,德国当代学者古茨塔夫·勒内·豪克指出,《神曲》从来没有像近二十年这样受到新颖的、深刻的、心领神会的关注。

“在他的这部作品中,人们可以找到今天仍然适用的绝对的神学美学的‘象征’和‘形象’。对于现代意识来说,《神曲》超过了荷马、维吉尔、莎士比亚和歌德,它成为完满综合的审美价值的宝库。”

不过,但丁固然伟大,但也并非完美无缺。他非常自信与骄傲,这些本非缺点,但设若这些自信和自傲发展过头了,就会演变成某种缺点或者缺憾。譬如,他颇有些自满与傲慢、自恋与褊狭、无理挣三分、得理不饶人,这日后给他惹来诸多麻烦,并影响到他的思想和创作。世界知名但丁研究者、翻译者芭芭拉·雷诺兹(Barbra Reynolds)根据但丁作品中散落的神秘线索撰写了一部但丁传记《全新的但丁:诗人·思想家·男人》,描绘了但丁充满传奇色彩的一生。雷诺兹认为,一三○四年的但丁,“性格粗粝,因饱受不幸而心怀怨恨,傲慢、轻视一切,深信自己的才能,一心想获得认可”。但丁甚至听不得不同意见。他在写下《论俗语》后声称:“若有谁不同己见,便不值得一答。”在《飨宴》中他则说,对待某对手的唯一方式便是以匕首相待。到末了,但丁自己也意识到了这种傲慢,他在《天堂篇》里借神鹰之口批评了“但丁”的傲慢:“且问你是何等样的人呢?竟然/ 高高坐在审判者的位子上/ 从千里之外,用短浅的目光判断?”长期以来,佛罗伦萨人怎么也不肯接纳这位傲慢怨恨的老乡。但丁在佛罗伦萨一直以来并不怎么受尊重与推崇,直到一八○三年佛罗伦萨才为但丁建立了纪念碑。黑格尔就曾指出,但丁是一位“最大胆的诗人”,他在“上帝的名义下”“对全部过去和现在进行了谴责或祝福”。这种傲慢与褊狭逐渐积累,便形成了但丁的短视和偏见。

但丁从一出生便颇有些自命不凡。他自称是古罗马人的苗裔,出身城市小贵族,这多少还是有些依据的。他对自己祖先昔日的荣光念念不忘,并引以为豪。但丁相信自己日后也一定会成为一个伟人。

在《神曲》中,维吉尔带领但丁来到林伯,在这里他见到了荷马、贺拉斯、奥维德和卢坎的灵魂,他们都是但丁极其敬佩的伟人。维吉尔的魂灵原本也在此地。但丁想象自己日后也能够被这五位伟大的古代诗人接纳为其中的一员:“此外,他们还给了我更多的荣誉,因为他们把我列入他们的行列,结果,我就是这样赫赫有名的智者中的第六位。”但丁相信自己与这五位圣人将一起组成“六圣”。

但丁没有让自己失望。他因《神曲》而成为不朽者。不过,德国哲学家叔本华虽然对他有很高的评价,但也稍稍地指出了他的不足和遗憾:“但丁写他的《炼狱》若不是取材于我们的现实世界,还到哪儿去取材呢?而我们的现实世界也真已变成一个很像样的地狱了。

文章作者

读书

发表文章1317篇 获得1个推荐 粉丝20755人

人文精神 思想智慧

中读签约机构

收录专栏

读书

D U S H U

6259人订阅

现在下载APP,注册有红包哦!
三联生活周刊官方APP,你想看的都在这里

下载中读APP

全部评论(12)

发评论

作者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