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读

8.2 王充 | 王充是个怎样“任气”的人?

作者:邵毅平

2020-01-02·阅读时长5分钟

13810人看过
王充是东汉时期一位比较特殊的思想家,他的代表作《论衡》更是中国思想史上的一部名著。这次我们有幸请到了复旦大学的邵毅平教授,他专治王充与《论衡》多年,出版有相关学术著作,本讲中他将从王充的生平、思想、影响等不同方面,为我们做充分的讲解。

8.2 王充 | 王充是个怎样“任气”的人?

19.3MB
00:0014:01

点击此处查看更多课程介绍

三联中读的朋友们大家好,欢迎收听“谁塑造了我们·第一季”音频课,我是复旦大学的邵毅平教授。今天将由我来为大家讲述王充以及他的思想。

王充其人

王充(27年—约97年)是近两千年前、中国东汉初期出现的大思想家,他的《论衡》(作于约74年—约84年)是中国思想史上的一部名著,自问世以来近两千年间,因其百科全书式的知识,“疾虚妄”、“求实诚”的精神,在思想各个领域里的创获,而广受读者的喜爱,流传不绝,成了中国思想史上的一部经典。

王充,字仲任,会稽上虞人(现在的浙江省绍兴市上虞区),生于东汉光武帝建武三年,也就是东汉建立的第三年(27年)——再过七年,即将迎来他诞辰两千年,卒于东汉和帝永元八年至十六年间(96年至104年)。他在《论衡》的最后一篇、相当于自传的《自纪篇》里提到,自己“年渐七十”,也就是年近七十,这是后人所知其最大年龄。那么,他大约去世于七十岁左右或稍后(97年左右或稍后)。

王充祖籍魏郡元城(现在的河北魏县、河南元城一带),祖上曾以军功封会稽郡乌程欧阳亭侯(现在的浙江湖州南边),但一年以后就因故失去了爵位,从此定居在了会稽郡。此后,王家从乌程迁到钱塘,再从钱塘迁到上虞,迁徙路线一路往东南,但都不出会稽郡范围。

王充的祖上,先是“以农桑为业”,也就是务农,到了祖父辈,开始“以贾贩为事”,也就是经商。王家从以军功封侯,到务农,再到经商,从汉代的社会地位来说,应该是每下愈况了。这是因为在汉代,商人阶层社会地位较低,政府有种种歧视政策。

但另一方面,商人阶层一般比较富裕,在实际生活中受人羡慕,常游离于体制之外,得以有较大的自由度。王充后来能够不事生产,一门心思读书游学,或回到乡下教书,闭门著书立说,应该说受惠于家里较好的经济条件;他的思想开放,能够打破常规,不合于众,也应该得力于较为自由的生活。

但是,他的家族毕竟属于“细族孤门”,也就是普通人家,“中产阶层”,这在东汉,也就意味着不能像班彪、班固父子那样出入宫廷,进入上流社会,也不能进入兰台(国家图书馆)修史。这成了王充一生最大的遗憾。

据王充自己在《论衡》的《自纪篇》里说,他自幼聪敏过人,早慧早熟,父亲没有揍过他,母亲没有骂过他,街坊邻居没有数说过他。还在小时候,他就表现出独立、不合群的倾向:与小朋友一起玩,也不喜欢打打闹闹;小朋友都喜欢抓麻雀、捉知了、玩钱、上树,他都不喜欢。因此,他的父亲觉得儿子不同寻常,街坊邻居也总把他当“别人家的孩子”。

但是童年幸福好景不长,《后汉书·王充传》说:“充少孤,乡里称孝。”意思是王充从小失去了父亲或双亲,乡里都称道他能够孝顺长辈。东汉光武帝建武十四年(38年),会稽郡发生瘟疫,死了上万的人,王充的父亲或双亲也许就死在那一年,其时王充年仅十二岁,后来可能就跟母亲或祖辈一起生活。少年失祜所造成的心理上的不安全感,也许对他的性格形成和处世态度有很大影响。

他在乡里受完启蒙教育和基础教育,大约十七八岁的时候,就到首都洛阳去上太学。洛阳的太学,是东汉最高学府,那时刚建立不久。在洛阳,他有幸拜班彪为师,经常得到班彪的指点。班彪的儿子班固比王充小五岁,十三岁时,被王充看出来前程远大,后来果然成了大史学家。

▲大英博物馆所藏櫑具汉剑。

班固在《汉书·隽不疑传》提到这种剑。汉朝灭亡后,櫑具剑的铸造方法失传,因此櫑具剑成为各界争夺收藏的珍品。清朝,櫑具剑进入皇家府库并藏于圆明园。在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时不幸被掠,随后藏于伦敦大英博物馆

不过,比起太学的课程和老师的教诲来,王充所受的教育,更多地是在洛阳的书摊上完成的。他说自己家贫无书,常常到洛阳的书摊上,站着读那里卖的书(所谓“立读”)。

“家贫”是相对而言的,这里指的不是吃不上饭,而是难以买书或雇人抄书。因为当时纸张虽已发明,却还没有普及,书都得抄写在简帛上。简帛当然不会便宜,抄写又很费工费时,所以书在当时是奢侈品,只有富贵人家才能拥有。比如东汉后期的蔡邕,就曾拥书近万卷。王充家的条件显然还不具备。

但这也反而成了一件好事,逼他练就了“立读”的本领,培养了过目成诵的能力,而且能“博通众流百家之言”。我们读他的《论衡》,看到他学问那么渊博,引书那么繁富,想到这些大都奠基于他早年在洛阳书摊上的“立读”,就不禁要深感佩服并赞叹其功夫的。当然,从《论衡》的引书大都准确无误来看,王充二三十年后写作《论衡》时,他身边应该还是聚拢了一些书的。

此外,他在洛阳书肆“立读”所养成的“好博览”的读书习惯,大概也造就了他“不守章句”的治学风格,这迥异于当时一班只会“寻章摘句”的儒生,最终孕育出了《论衡》这部另类的“异书”。

王充后来的人生道路颇不平坦。他出身于“细族孤门”,很早就失去了父亲或双亲;又生活于偏远之地,主要时间屏居教授;一生没有做过大官,大都只是长官的僚属(一般都是掾史级别,岁入仅百石左右),仕宦时间也很短暂。其原因大抵不在于他不能干,而是因为他性格独立不群,不善于与人相处,所以不容易受到上司赏识,也因此经常遭受挫折和失败。

王充的早年失祜,他的“任气”性格,他性格的独立不群,他的不善与人相处,他的一再遭受挫折,他对人际关系的历练,都影响到了他的人生观:一方面,促成了他的命定论倾向,认为一切都是命中注定的,人为努力是无济于事的;另一方面,也加深了他对于社会人生的认识,养成了远过常人的洞观能力,激发了他“疾虚妄”、“求实诚”的精神。

生活不遂心,仕途不顺利,促使王充把全部精力投入到著书立说中来。于是他关起门来读书思考,红白喜事全不参加,家里到处都放置了书写工具,想到什么就马上写下来。在中国传统的“人情”社会中,红白喜事全不参加,意谓着断绝人际交往,这是需要很大勇气的,但王充为了专心著书立说,就这么义无反顾地做了。

这样,从三十岁左右,到年近七十,近四十年间,他著述不辍,除了一些单篇文章外,先后著有四部著作,也就是《讥俗》、《节义》之书,《政务》之书,《论衡》之书,《养性》之书,总篇数超过一百篇。可惜流传下来的只有《论衡》之书八十五篇(一篇有目无文,实际八十四篇)。

▲王充之墓,由复旦大学徐红老师拍摄,邵毅平教授供图

王充晚年似乎时来运转,据《后汉书·王充传》说,东汉章帝章和二年(88年),同郡友人谢夷吾上书,推荐王充卓有才学,东汉章帝特下诏书,公车征召王充上京,那年王充六十二岁。这本来是他梦寐以求的机会,可惜来得晚了点,他因病无法成行。又过了若干年,他“病卒于家”,葬在家乡上虞。他的墓现在还在。

本节的内容我们就先讲到这里,本节中涉及的内容和图片可以在我们的文稿中看到,下一节我将和大家一起介绍《论衡》是部怎样的书,谢谢。

如果你对本讲内容有启发与收获

不妨保存(截图)下方海报图

分享给你的朋友和朋友圈


文章作者

邵毅平

发表文章6篇 获得15个推荐 粉丝35人

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

中读签约作者

收录专栏

谁塑造了我们·第一季

读懂“活在当下”的中国先哲 · 先秦至唐

0人订阅

现在下载APP,注册有红包哦!
三联生活周刊官方APP,你想看的都在这里

下载中读APP

全部评论(136)

发评论

作者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