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读

朱亚文:在舒适区的边缘试探

作者:卡生

2020-01-18·阅读时长8分钟

1989人看过

本文需付费阅读

文章共计4358个字,产生0条评论

如您已购买,请登录



演员朱亚文


演戏的滋味

《大明风华》刚上线的头几天,网上有许多评论说朱亚文的表演“厂里厂气”,做此评价的观众对朱亚文的印象还停留在《闯关东》时期的朱传武或者《红高粱》时期的余占鳌,他们希望在角色里看到他们所熟悉的“朱亚文式”表演,硬朗、质朴、担当。如果从“代入感”的角度来说,沿袭观众的期待是省事的,但作为一名演员,朱亚文更渴望的是要用自己的表演去成就一个角色的合理性。

《大明风华》这部剧讲述的是明朝朱棣到朱祁钰统治时期的故事。其中主要的线索是朱瞻基作为皇孙目睹了爷爷朱棣的靖南之役,以及父辈兄弟之间的皇位之争,待他登上帝位之后如何建立自己的帝国,在朱瞻基“下线”后则围绕着汤唯饰演的孙皇后如何辅佐儿子朱祁镇统治大明的故事。涉及的人物很多,时间跨度也很大。朱亚文在看过两集《大明风华》的剧本之后,他果断决定接这个戏,他说在剧本里看到了一种“展卷”式的故事形态:多数古装剧一看笔墨便是奔着男女主演去的,恨不得身边人都是一笔带过,但仅两集,他看到了时代的特征和人物的属性,况且他即将要饰演的朱瞻基的复杂多变让他看到一丝突破过往所有表演的可能性。

朱亚文在开机前和导演沟通,“作为一个真实存在的人物,需要我储备上达到什么程度?”这不是朱亚文第一次演古装戏,但相对架空的历史剧,有真实历史可查的人物会有许多的局限性。导演告诉他,这部剧希望大家能够有一种推开门缝、撩开窗帘感受到的明朝第一家庭的生存现状。说白了,就是把一个人物当作一个“人”来演。

在过去的古装剧里,皇族之争多数讲述的是对权力的渴望,即使兄弟之间拔刀相向,终究还是以帝王家最终权力的归属作为最大的卖点,其间个人化的内心戏处理较少。朱亚文在这个剧本文字里,摸索到了各种人心的不安。“其实,剧中所有人物都在极度挣扎地生活,强如朱棣,在年老时依旧有对祖先的愧对,以及想要找到建文帝的杀意。仁慈如朱高炽,在临死前为了护住家庭也有曲线救国的手段,而朱瞻基更像是一个从小对皇权之争耳濡目染的人,他一路都在求认可。最终他的扭曲和自身无法隐藏的阴霾是这个人物最迷人的地方。”


《大明风华》里的朱瞻基(朱亚文 饰)和孙若微(汤唯 饰)


和朱亚文搭戏的都是老戏骨,“爷爷”王学圻、“父亲”梁冠华和“母亲”吴越,用朱亚文的玩笑话来形容,“这一家子都是会演戏的,有着各自的能量和表达。尤其是王学圻饰演的朱棣,他往那一站是属于‘提笼架鸟’的人,整个戏的家庭关系便立住了”。在朱亚文看来,只有对手,才能激发一种“共情”,这种共情感是演员心向往之的状态,“有了它,你会从自我意识的角色中跳脱出来,甚至为对手的角色考虑更多”。

这次拍摄时长超过八个月,对于一部电视剧可算是马拉松长跑,小半年的时间沉浸在一段人物关系和角色之中,这让朱亚文在后期感到了体力和精神的不支,每一天穿上盔甲的那一刻,想的都是卸下盔甲的那一刻。朱亚文在采访中聊起了两个词,“不适感”与“舒适区”。这一次超长时间的极限碰壁的感觉让朱亚文每天都处于一种“强刺激”中,他说:“无论是创作还是生活里面,会有一些痛感才是最真实的状态。只有在舒适区的边缘,才有可能是你现在的自己和未来的自己。”

我们聊起这八个月里相处过的演员,我发现朱亚文是一个擅长观察其他演员并从中学习的人。他说起在73岁的王学祈身上充满了不可思议的饱满创作欲望和精力,在他的人生经历中看到的所谓的焦虑,最终散去也不过是一粒沙;在梁冠华身上他看到了一种得天独厚的包容感,所有事情到了他那弹射出去的都是一句玩笑话;在和比他小三岁、私下里喊他亚文哥的俞灏明相处时,他告诉戏里的对手“叔叔”,为了顺理成章地建立人物关系,私下里也要称呼他“小子”。在网络上对于这部剧最多的议论主要围绕着朱亚文的眼神和汤唯的演技,朱亚文在电视剧播出后做了反思,“如果说这部剧里的表演让我有遗憾的地方,就是在后期,我的眼神还不够圆滑”。聊起汤唯的表演,他直言不讳地说,汤唯确实没有太多拍摄古装电视剧的经验,不过好在她是率真的女演员,不懂的地方没有藏着掖着,会向剧组的同行请教。

文章作者

卡生

发表文章99篇 获得9个推荐 粉丝433人

《三联生活周刊》主任记者

中读签约作者

收录专栏

爱的物证

为什么偏偏是这一件,如此重要?

12635人订阅

现在下载APP,注册有红包哦!
三联生活周刊官方APP,你想看的都在这里

下载中读APP

全部评论(0)

发评论

作者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