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读

试着谈谈贾府的财政收支

作者:临风弄襟袖

2020-02-02·阅读时长4分钟

1874人看过
一个组织,一个机构,必须收支平衡才可以持续,收大则盈,支大则亏

林黛玉进贾府时看到外祖母家几个三等仆妇,“吃穿用度,已是不凡”,因此她“不肯多行一步路,不肯多说一句话,唯恐叫人耻笑了去。”贾府的排场可见一斑。乡野村妇刘姥姥进了贾府,一派眼花缭乱,得王熙凤周济二十两银子,大喜过望,二十两折合米价约一万元,一家人一年的生计有了。这二十两银子据王熙凤说是王夫人给丫头做衣裳的,其实也就是贾府的一个零花钱。


一个组织,一个机构,必须收支平衡才可以持续,收大则盈,支大则亏,《红楼梦》是一部伟大的文学作品,不是经济学专著,贾府的财政收支只能从故事中找寻蛛丝马迹。


第五十三回《宁国府除夕祭宗祠 荣国府元宵开夜宴》,由宁荣两府过年场景可见大地主贾家的重要收支情况。


进了腊月,宁府田庄的负责人乌进孝来送年礼,且看宁府年礼清单:


大鹿三十只,獐子五十只,狍子五十只,暹猪二十个,汤猪二十个,龙猪二十个,野猪二十个,家腊猪二十个,野羊二十个,。。。。这些年礼主要分几大类:肉类如猪羊野味,禽类如鸡鸭鹅,鱼类有鲟鳇鱼、杂鱼,干果、米、炭、外卖农田收成所得2500两银子等。品种之全,数量之多,让人吃惊,尽管如此,贾珍还嫌进贡比往年少了,“我算定了你们有5000两银子来,这够做什么的!”乌进孝连忙解释,因为受了灾,年成不好,所有比往年少了,“那府里(荣府)也只这些东西,不过多二三千两银子。”


田庄负责人主管大家族在外土地的佃户管理、收租等事宜,他们本身也是地主。据乌进孝所说,押运这些年礼,走了一个月左右,因为雪大,路途泥泞难走。联想前几回贾府小姐吟诵下雪的诗词,吃烤鹿肉,赏红梅花,不由想到:同样的大雪,在不同阶级的人看来,真是不一样的风景。


乌进孝行走月余,大概宁府田庄在京城附近省份,不会太近,清兵自关外进京,关外沃野千里,适合放牧和种植,曹家是康熙的红人,所以分到的土地田产在东北的可能性较大,联系到这批年礼中的野味猎物及粳米等,基本可以肯定这件事。考据癖总是招人讨厌,但是只要不是牵强附会,考据者总能乐在其中。


由此来看,清早期,贵族依然延续历朝历代土地分封制度,从土地中获得收入,这是几千年中国农业社会的运行模式。


但贾家荣宁两府收入一定不全是田产收入,以上述宁府为例,贾珍分配上述物资时,一份是拿来祭祀用的,一份是给贾母,剩下的除了自家过年用,另外的分了若干份,让贾家旁系子侄来领,他则“穿着猞猁狲大裘,命人在厅柱下石矶上太阳中铺了一个大狼皮褥子,负暄闲看各子弟们领年物。”


由此可见,第一,佃户上交的田产收入是贾家收入的一部分,但肯定不是全部;第二,在封建家族制联系紧密的时代,荣宁二府仍然对穷困的旁系亲属有诸多帮衬(包括贾府家塾,均是由荣宁二府出资,族中贫困子弟均可免费入读),这也是封建制度得以绵延数千年的一个基石;第三,一个小小细节是贾芹也来领年礼,被贾珍训斥,因为贾芹有工作有收入,负责贾府家庙事务,不应再来领物,而且贾芹的所作所为(赌钱,养老婆小子)被贾珍训斥,可见贾府下一代骄奢淫逸,不成气候的多,这也是不久的将来贾府垮掉的一个重要原因。


那么,如果田产收入远不足以支撑宁荣二府开支的话,他们还有什么收入呢?咱们来到荣府,荣府的财政收支模式和宁府基本雷同,不同的是作者的视角多在荣府。清朝仍然沿袭官位的世袭制,荣国公贾源之子贾代善(贾母的丈夫)无疑是官二代,官三代由其长子贾赦继承,在官位上的工资也是一个收入。但王熙凤对刘姥姥诉苦的时候是“托赖祖上荫蔽,做一个穷官”云云,倒也不错,明清两代,官职收入较低,如无隐形收入,养一个数千人的大家族那是妄想,比如曾国藩,曾经穷到做了几年京官,连回家盘缠都不够。


脱离开曹家谈贾家,有些事情对不上卯,上面提到了两项收入,都不够多,不足以支撑贾府日常排场。


第十五回王熙凤去办理秦可卿丧事,在馒头庵休息的时候,老尼姑牵线搭桥揽事,权贵的亲戚李衙内为非作歹,看上了一个女子,女子早已经许配人家,可是李衙内非要娶这个女孩子,央求王熙凤去给长安守备说情,让守备逼退女孩子原有的未婚夫,事情办成,3000两银子到手,这件事情办得缺德,这个钱也是黑钱,不入大账,书上明说“王夫人根本不知道”,所以算不得正经收入,但是中国所有管家人等大概都有于公于私分不大清楚的,王熙凤不是唯一,因为很多事情既要排面好看,又不能动公账。——人情社会的通病。


离开收支情况是个迷的贾家,回到历史上确有其人的曹家,曹雪芹祖父曹禺是康熙的奶哥哥,也就是康熙保姆的儿子,曹禺之父曹玺首任江宁织造是康熙二年的事情,也就是说,康熙一上任,就给最信任的曹玺(自己保姆的丈夫)实权,这个实权了不得,江宁织造府是当时长江流域最大的国办企业,直接为皇宫制作丝织品,雇佣人员之多,辐射范围之广,单论年收入,即达1200万两白银。曹家三代在这个官职任职,历时60多年,康熙下江南,多次入住曹家。曹家不仅在经济上是南方第一,政治上也得到皇帝信任,凡当地政治动向,曹家均可直接到京面呈皇帝。康熙对曹家的信任,一定是超过了他的弟兄的,因为弟兄可以篡权,奶哥哥一家绝对不会,儿童时期建立的亲情牢不可破。


这样叙述一下大家应该就明白贾家的钱是哪来的了,简单而言,贾家不需要有所谓“财政收支”的分析,因为曹雪芹的重点没在这里,他将经济基础建立在历史中的曹家之上,巨额的财富,滚滚的金钱,于他而言都是镜中花水中月,曹雪芹站在时间的转折点上,进入雍正时代,曹家的富可敌国正好成了雍正的刀头指向,在历史浪潮中,没有人可以逆潮流而动得以幸免。



文章作者

临风弄襟袖

发表文章47篇 获得0个推荐 粉丝131人

公众号:临风弄襟袖

中读签约作者

现在下载APP,注册有红包哦!
三联生活周刊官方APP,你想看的都在这里

下载中读APP

全部评论(0)

发评论

作者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