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张宇凌
2017-12-15·阅读时长5分钟
本文需付费阅读
文章共计2673个字,产生7条评论
如您已购买,请登录劳森伯格在“瘾月”石版画系列(1969~1970)出版物校对工作间歇,在双子星版画有限公司停车场稍作放松活动(1969年摄于洛杉矶)
先看他的乌托邦理想:大多向往乌托邦的人,都向往一个统一的“世界”,而不愿受到自身所在物理空间的局限。而大多相信乌托邦的人,都相信一个全人类共享的传统,认为一切古老文化资源都可以为今天的任何创造者服务。
在1984年12月,劳森伯格在纽约宣布开启ROCI(Rauschenberg International Culture Exchange)劳森伯格国际文化交流组织。他认为这个组织是用于“拿来、制造和交换关于世界的艺术和事实”。他非常坚定地相信:“个体对个体的,通过艺术的交流蕴含了潜在的和平力量,并且是最非精英化的分享异域经验和常识的方法,吸引我们进入一种对大家都有利的富有创造力的互相理解之中。”他通过这个长达5年的计划创造了125件包括画作、雕塑以及其他形式的作品。在1985到1990年间,劳森伯格ROCI计划的创作和展览走遍了几个国家和地区,大多数是他认为“创造力会受到压制”的地方:墨西哥、智利、委内瑞拉、中国、日本、古巴、苏联、马来西亚和德国。最后的一次展览是在1991年华盛顿的国家画廊。
发表文章48篇 获得8个推荐 粉丝744人
艺术与考古学系博士, 艺术史学者、作家,著有《竹不如肉—西方艺术史上的权力和身体》
现在下载APP,注册有红包哦!
三联生活周刊官方APP,你想看的都在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