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驳静
2017-12-15·阅读时长9分钟
本文需付费阅读
文章共计4797个字,产生9条评论
如您已购买,请登录“物质”绘画
彭薇是画家,工作室就在北京苹果社区。
一张大画桌,布满笔墨纸砚,围绕着的是一圈书架。地上摆着两件她从前的“身体”系列作品,在橱窗陈列用的那种人台模特身上糊几层麻纸,在上面画。其中一个模特看着像是专门“戴首饰”的,层层叠叠挂着长长短短的项链、胸针,这是她收的古董首饰的一部分。我们摄影师来拍照的时候,她挑了一枚翅膀形胸针别在开襟毛衣上。
这枚胸针左右两边不对称,彭薇从模特身上取下它,指着上面的线条说好看,“现代首饰大部分都很呆,没有灵气,哪会有这种不对称的手艺”。什么时候开始对古董首饰感兴趣的呢?她想了想说:“小时候给外宾表演画国画,看到国外老太太戴着胸针项链,觉得好美。”其实她买的这些首饰跟现在那些在线品牌珠宝相比都算不上贵。最贵的是一条珍珠项链,在伦敦古董集市上找到的,花了大概一万块钱。“那是一串天然珍珠,野生珍珠的好处是它的光线很柔和,而且你看它的颜色甚至都不是单一的,而是隐隐有些彩色。我对色彩敏感,一下就对它们感兴趣了。”
她经常去拍卖会,倒不会买,但是看了不少好东西,看得多了,对什么是好的宝石就有点心得。有一阵还迷恋过穿珠子,有时候半夜仍孜孜不倦地给珠子配颜色。“突然就不感兴趣了,有一天打开一个柜子看到那一大盘珠子,心想这都是些什么,赶紧关上不理。”
她画过“绣履”系列,就是在鞋面上作画,很美。但画了那么好些鞋,自己其实并不爱买鞋,她都是去废品收购站里买过期的时尚杂志来看翻。所以她觉得自己对物质没有占有欲,倘若有点跟物质有关的执念,也好像都在画作这整件事上消耗出去了。
实际上她近几年的作品其实挺“物质”的。最近的《遥远的信件》就是彭薇自己做的全套,除了画、信以外,还亲手绘制了画轴、绫裱、格水,甚至盒子上的玉搭子,都是她创作的一部分。这些作品彭薇陆续画了三年。它们不仅是一张张画,还是一件物品,是“物质的绘画”,“我好像挺恋物的,我一直都挺迷恋绘画的物质性”。
更愿意它们被挂在墙上,还是装在盒子里收着?她觉得这个问题挺有意味。“既然做出来是这样一整套,私心讲我希望它是被收起来的。但这套作品在798展过一回,那时一位做当代艺术的小伙子跟我讲了一句话,我觉得特别适合用来回答这个问题。”那位年轻人告诉彭薇,《遥远的信件》让他想到孔子说的一句话,叫“用之则行,舍之则藏”。彭薇说她一听就觉得太有意思了。遇到懂得欣赏的人,就毫无保留的打开。遇不到,就自己好好收藏。“我就想,收在柜子里时,和挂在墙上的时候,哪种形式更‘物质’一点?”
一样东西的命运可真是全看掌握它的人。
发表文章215篇 获得13个推荐 粉丝1131人
j'écris, la nuit tombe, et les gens vont dîner
现在下载APP,注册有红包哦!
三联生活周刊官方APP,你想看的都在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