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读

冯翔:民谣里的武汉

作者:三联生活周刊

2020-04-16·阅读时长2分钟

3039人看过
抗疫记实口述系列Vol.22 听歌手聊聊那些音乐背后的故事

冯翔:民谣里的武汉

11.8MB
00:0012:55

采访:三联生活周刊记者 驳静

口述:武汉民谣歌手 冯翔

“冬天腊梅花,夏天石榴花,晴天都是人,雨天都是伢……”

那段疫情肆虐的日子,一段轻轻哼唱的旋律曾温暖了无数或围困家中或滞留异乡的武汉人。对于歌手冯翔来说,武汉的大街小巷都是充满了回忆的地方,他把一个个地名填入歌词,仿佛真的带着人们走进了那些花园巷弄,聆听着这座城市曾经的老故事。


创作中的冯翔-视觉中国

汉阳门花园是儿时的游乐场,追跑打闹、不到天黑不回家。印象最深的是花园里的石榴花,小时候总是在想为什么这里的石榴树偏偏就结不出大石榴呢?

六渡桥则诉说着一段还没开始就匆匆结束的暗恋。高考结束时,男孩鼓起勇气终于给心目中的女神写了一封情书。不同寻常的是,女孩既没有一口回绝也没有置之不理,而是邀请男孩到家里吃饭,女孩的家人们都夸男孩的文笔真好,字也好。后来,就像歌里唱的,男孩去了医学院,女孩出国留学,自此就再无联系。

歌曲《东湖》里反复出现的那句“背坨坨,换酒喝”来自武汉本地的童谣,也没什么特殊场景,大人背着孩子,就唱。外公外婆带着走过的东湖,如今他也会带着孩子常来转转。

曾经当过精神科医生的冯翔并不觉得歌手和医生有什么冲突。大学期间读了许多有关精神分析的书籍,便由此对精神、心理产生了兴趣;音乐则是自小就喜欢,从三四岁开始就能来上几段京剧。

疫情期间,冯翔也“妄图”写首歌,写给自己在一线的医生同学们。虽然对象明确,却总觉得无从下笔,想说的太多,反而不知从何说起。或许只有等这件事真正过去,才能静下心来回望和反思吧。

————

中读推出#抗疫纪实口述系列音频报道#,我们将把目光投向疫情一线的亲历者、医护人员、记者、援助者、防疫专业人士……如果您或者您身边有这样真实的故事或者适合的人选,欢迎推荐给我们,并在评论区留言互动,中读将一直关注。

编辑 / 龙彬

剪辑 / 张熠佩

设计 / 罗曼

上传 / 印柏同

84小时的回家路

疫情全球化的背后

封国下的意大利现场

一个黄冈人的假期:从不相信到相信

疫情早期,上海样本与武汉失误

在武汉,拯救宠物

陈赛:回乡的“流放”生活 

一位心理咨询师的“远程救助” 

大洋彼岸的物资后备军

火速18小时,为世卫组织传递真实疫情

那些撑起城市运转的“后勤”

公益发起人口述:一线女性医护人员如何援助

武汉创业者口述:疫情中心,那些踩下刹车的小店

莫斯科到武汉:口罩的60小时接力

朱轶:我在武汉 过春节

武汉亲历者口述:给父亲找一张病床

武汉急诊一线医生口述:没有一个人退缩

王广发:海鲜市场或非唯一源头

金银潭医院重症病房的守护实录

缪晓辉:火神山医院能从“非典”吸取什么经验?

————

这个年尾,武汉疫情,牵动人心。三联派出记者去到武汉疫情一线,采访医护人员、患者家属,进行实地追踪报道。点击图片订阅,有关疫情的最新报道,实时更新中——

本节目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

文章作者

三联生活周刊

发表文章5613篇 获得0个推荐 粉丝47332人

一本杂志和他倡导的生活

中读签约机构

现在下载APP,注册有红包哦!
三联生活周刊官方APP,你想看的都在这里

下载中读APP

全部评论(0)

发评论

作者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