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读

1.3 开篇 | “鉴真伪”与“赏高下”

作者:余辉

2020-05-12·阅读时长3分钟

37978人看过

1.3 开篇 | “鉴真伪”与“赏高下”

9.02MB
00:009:52

三联中读的朋友们,大家好!我是余辉,欢迎和我一起探索古画的秘密。这一节,我们来讲讲,怎么鉴赏古画?

问:余老师,上一节我们一起认识了古画的几个作用,那么具体说来,我们应该怎么鉴赏古画呢?

鉴赏古画,就是鉴真伪、赏高下。鉴涉及古画鉴定,我们在具体欣赏的时候,会涉及到。

问:我们都知道什么是“鉴真伪”,那么要如何赏“高下”呢?

欣赏古代绘画有多个角度和层面。欣赏内容,主要是欣赏画家创作动机、主题、构思等欣赏技法,主要是欣赏构图、造型和笔墨线条等,看看画家是怎么完成力作的,它的难度在哪里,是怎么艺术处理的。

以花鸟画的画意为例,它有许多画外之意。如把动植物拟人化,竹子长得挺直、多节、中空,将植物的自然属性赋予人类谦虚、正直的道德品性。以象征表达寓意,如画松象征高洁和具有顽强的生命力;画荷花象征清廉,有出污泥而不染的寓意。以谐音表寓意。过去科举年代画一鸬鹚加荷叶、莲花,表示“一路连科”,预祝赶考者连中三元;画喜鹊落在梅树枝头上叫“喜上眉梢”,亦取谐音的意思。

▲清 郑板桥 《竹石兰蕙图》 1756年

问:这些画上直接的和隐藏的意思,很多都是约定成俗的,多数朋友都知道、也基本上能看出来。那么这里面究竟有什么“秘密”呢?

古代内涵丰富的绘画作品传至今天,因时过境迁,其中有的历史文化信息因后人的认识不完整而被减损,或因后人误读而被扭曲,最终以讹传讹,造成古画中历史文化信息加速衰减。最容易被丢失的、也是最重要的信息就是古人作画的动机和画中的含义,这就是“揭秘”的核心所在。

创作动机有社会因素和个人因素,以及两者的结合。不同的时代背景下会产生不同的创作动机,不同的创作动机会导致不同的绘画活动。由于时代背景涉及社会政治、历史、文化等各个方面,还有来自艺术发展自身的风格因素等。画家的创作动机也是多方面的,如政治、经济、文化和自娱自乐等。

如果探考出古人作画的动机或用意,就会加深对该作品的本质认识。只有真正弄清楚古代画家的创作意图,才能发现古画背后的一切,那里也许隐藏着一个不为人知的情感世界,或者是许许多多的历史隐秘等,以求进一步形象地认识当时社会历史的某个方面。

▲明代朱瞻基《苦瓜鼠图》卷  故宫博物院藏

比如看这一幅明宣宗朱瞻基《苦瓜鼠图》卷,也是有揭秘的。小杨你在这幅画中都看出什么了?

问:我看画的是一藤苦瓜和一只老鼠。我想很多人都知道,苦瓜和老鼠的特性是多子,这个皇帝画家的寓意是祈盼多子吧?

说对了一半。你头一句话将这张图阐释为描绘了苦瓜和老鼠,属于“看图说话”的层面;你的第二句话是取自民俗学的知识,鼠和瓜都寓意为多子,将此图阐释为表达企望多子的愿望,读者听到的是运用常识来解读古画,进入到“看图讲知识”的层面;你的第三句话具有普遍意义,但没有达到“看图说史”的层面。到了这个层面,就进入揭秘层了,那一定要与明宣宗朱瞻基画这张画的具体时间和事件联系起来。

这是一幅标准的宫廷绘画,以我的体会,古代凡是有年款的宫廷绘画,大多是与这个时期宫廷里发生的政治事件或其它重要事情有着一定的联系。皇帝亲自动笔画的画更是如此。

▲ “宣德丁未御笔戏写”

这张画上有明宣宗朱瞻基亲自题写的年款:“宣德丁未(1427年)御笔戏写”。要注意:这一年是明宣宗登基的第三年,他当时已经三十岁了 ,萦绕于怀的是他久久无子。你想想,三十岁的皇帝还没有儿子,这意味着他很有可能无法传位于自家后代了,皇位继承权就会落到兄弟家里了。这在封建朝廷是非常揪心事情,宫廷矛盾的核心往往是皇位的继承问题。就在这一年,他与孙皇后生了长子祁镇——显然,宣宗绘此图是庆贺这一年得子,或祈祝皇后顺产。就在这一年,他画了一幅还不够,画了多幅这样的题材,喜悦之情,溢于言表。过了八年,明宣宗朱瞻基就驾崩了,这个新生儿朱祁镇就是后来继位的明英宗。

这样,读者听到的是有历史背景的解读,也是有温度的。可见,单纯地就画说画会流于表面的泛泛而谈,而通过探索古代画家作画的背景、汲取其它学科的研究成果,则会把古画揭秘引向深入、与其它相关的知识相链接,发现我们所不知道的历史事实。

这一讲,我们就先讲到这里。之后的章节中,我们欣赏一幅画,一般的程序是先介绍一些相关的知识点和历史背景;然后进入我所发现的揭秘层,力求深入解读画意、欣赏它的艺术特性;同时,我还会讲一些有关博物馆和传统绘画的基本知识。

我是余辉,感谢收听。

欢迎转发海报

加入“古画探案”小分队

文章作者

余辉

发表文章62篇 获得64个推荐 粉丝986人

故宫博物院研究馆员,国家文物鉴定委员会委员

中读签约作者

收录专栏

余辉·十大古画谜案

故宫旧藏背后的文化密码

764人订阅

现在下载APP,注册有红包哦!
三联生活周刊官方APP,你想看的都在这里

下载中读APP

全部评论(249)

发评论

作者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