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读

在科恩这样的科学史家看来,李约瑟的著作就像到处散落着碎片的拼图游戏,“几乎可以肯定它们能大致拼成一个壮观的图像,但这幅图只存在于碎片制造者的头脑中”。李约瑟有对宏大问题的特殊偏好,与他对神圣事物的态度、偏整体论的科学观、“左倾”的政治倾向和东方倾向都有关。他的巨著更像一本关于技术的书,而不是一本关于科学革命的书。他对科学和技术没有做出区分,常常认为,技术仅仅是应用科学,且科学与技术、纯粹科学与应用科学无法分离,是纠缠在一起的。这种将技术与应用科学等同起来的错误,可归因于他在剑桥的科学史教师、技术史家查尔斯·辛格。由于这种错误,“如果李约瑟始终认为工业革命之前不同的技术史实际上属于不同的文化领域,那么,《中国的科学与文明》就将变得贫乏和缺少说服力”。更何况,他在讨论时将科学与技术等同起来,与他憎恶“不相信非西方科学的西方人”的情感可能有关,有一些意识形态的意图。在他的所有文章中,由技术推出的结论常常都通过延伸被用来刻画科学,实际上,如果他把从中国传播到世界的发明中技术发明的那部分去掉,那些发明将所剩无几。

05-26 09:36

0人推荐

0人转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