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称“月光”的来历:贝多芬在创作这首曲子时并没有将其命名为“月光”,只写了“幻想曲一样的奏鸣曲”。“月光”的名称来自后来一位评论家对这首曲子的第一乐章的评价——“感觉像是月光照在瑞士的琉森湖上”。整首曲子的名称来源于人们对第一乐章的感受,可见第一乐章的重要性。·《“月光”奏鸣曲》的第一乐章属于“器乐曲三类型”中的第一种,即声乐化的、歌唱化的作品。开 头连续的三连音——这首“无词的歌”的前奏,铺垫出一种气氛与情绪(低音区、慢速度:并不愉快的情绪)。旋律:旋律与伴奏都由钢琴演奏,音色的区别不大,需要学会分辨旋律与伴奏。第二句:能够听出明显的乐句,表达着一种疑问的语气,像是一个问号,在发问“为什么?”。继续下去:音乐在拓展,在更高的音上继续发问——仿佛一直在疑问,远处有一个声音在回答,却始终得不到答案。中 段一连串的三连音——这首“无词的歌”的间奏。第一部分的“再现”——再次出现时往往也还有一些变化。结 尾明显的旋律结束。尾 奏持续的低音一直在发问。《“月光”奏鸣曲》第一乐章就在这样一直疑问、找不到答案的苦闷与郁闷中结束。
08-30 12:17
0人推荐
0人转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