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读

事后来看,胡适当时的看法颇有见地。1919年“五四运动”后的两年间,全国涌现出400多种学生刊物,“五四运动”这个在胡适看来“不幸的政治干扰”,对白话文的传播却功不可没。大量新文学作品抓住了学生这一读者群体,逐步筛选出自己的经典作品。这场以“用白话代替文言”为初衷的文学革命,成熟之快大大超越胡适的估计:“当我在1916年开始策动这项运动时,我想总有二十五年至三十年的长期斗争才会有结果;它成熟得如此之快,倒是我意料之外的。我们只用了短短的四年时间,要在学校内以白话代替文言,几乎已完全成功了。”成功的标志是,1920年,教育部通令全国,从当年秋季开始,所有国民小学一、二年级的教材,必须用白话;1922年后,所有小学教材都要以白话为准。

09-06 12:38

0人推荐

0人转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