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读

颠覆传统的《杀死伊芙》:当男性角色成为点缀性“花瓶”

作者:三联生活周刊(微信公号)

2022-03-26·阅读时长4分钟

872人看过
《杀死伊芙》勇敢地颠覆传统,以一种毫无保留的女性视角、女性立场、女性角色为主导的形式完成了一部杰作。

*本文为「三联生活周刊」原创内容

文 | 苗千

有些剧,说实话,似乎不大适合像我这样的中年男性观众痴迷,就算是真的痴迷了,也不大好意思说出来,比如这部已经拍到了第四季的英剧——《杀死伊芙》(Killing Eve)。

相比于美剧,英剧短小精悍,节奏进展快,人物形象往往更加极端、突出。英剧似乎可以随时在传统“英范”和凸显神经质、意识流的现代手法之间娴熟切换,总会有几款让你喜欢。正因为如此,和我一样喜欢英剧的观众大有人在。

不过,就是在多姿多彩,怪杰频出的英剧里,这部《杀死伊芙》也堪称另类。英国军情五处(MI5)的情报人员伊芙和来自俄罗斯的女杀手薇拉内尔之间的游戏,完全算不上是传统的特工或超级英雄故事。两人之间本应构成“追凶者”和“凶手”之间追逐和躲藏的经典猫鼠关系,但是几季下来,两人之间的关系实在是暧昧不清,几乎算是闹剧。到底是谁在追谁,谁又要杀谁?她们根本就是一对情侣。

已经忘记了自己当时是怎么“入坑”的。现在推想,大约是因为看到制作方是BBC America,这算是个品质保证的金字招牌。另外还有当时已经在好莱坞闯出一片天地的韩裔女演员吴珊卓加盟,算得上是大制作。再加上题材吸引人,于是便一路跟下来,直到第四季。不过说实话,在第四季开始前,我几乎已经忘记了前三季的剧情。似乎是薇拉内尔把一个同行女杀手推下了地铁轨道。至于是发生在伦敦、巴黎,或是莫斯科,这重要吗?

我就是这样,带着已经不抱什么希望,随时准备弃剧的心态开始看《杀死伊芙》第四季。没想到的是,却是越看越兴奋,也终于明白了这部剧的良苦用心。《杀死伊芙》之所以让人着迷,最好之处就在于其中充沛的“女德”。

究竟什么是“女德”?从传统意义上来说,无非是作为一个女性,要以男性为主,自我放弃、自我奴役、自我约束的“德行”。在21世纪,这样的女德自然是要被唾弃的。那么,在女性意识觉醒的今天,我们要宣扬什么样的女德?

21世纪的“女德”——从剧中的人物和情节来看,就是以女性为主体,不服从,也不依赖这个在传统上以男性为主体的社会。通过女性的视角看待世界,相信女性完全可以胜任任何工作,而且完全可以以女性的方式完成得更好——包括情报人员和杀手。

如果你和我一样,从一开始就带着想看一部传统警匪大片,情报部门追踪全球犯罪组织的有色眼镜去看《杀死伊芙》,那么你很可能也会陷入到和我一样的困惑之中——这到底是个啥?情报机构的手段似乎颇为拙劣,犯罪组织无所不能,最后警匪二人见了面,怎么还暧昧起来了……戏说不是胡说,改编不是乱编。想要对传统类型片有所创新可以理解,但这种方式实在是让人难以理解。

但这次再去看《杀死伊芙》,我忽然明白了这部剧的意图——刻意把对立双方进行模糊处理是它的手法,突出其中充沛的女性主义意识才是它的目的。

在警匪追逐之际,顺便逛了全世界各个大城市和旅游景点,这属于基本操作——只不过其中的主角几乎全都变换成了女性。让我们再看看整部剧的架构:在影视剧中经常出镜的英国情报五处(MI5)以及源自俄罗斯的杀手组织,构成了一对经典的矛盾,看上去已经足以支撑起一部典型的特工/追凶/犯罪类型剧。

问题就在于,这部剧偏偏一点都不典型。在种种矛盾之间,情报人员和杀手,伦敦和莫斯科,正义与邪恶……各个角色的身份,以及彼此之间的关系并不鲜明,甚至经常发生转换。对一个人的判断也并不一定取决于他的过去以及他所归属的组织,不一定非要急于贴标签,一旦发现对方与自己处于不同阵营便大打出手,而是要与其有真正的接触,通过自己的感受去理解对方……互相为对方工作,与死对头有过一段情缘,乃至双面间谍,这些情况在剧中比比皆是。倒不是说其中没有男性的戏份,只是大多数男性角色都已经沦为点缀性的“花瓶”。

《杀死伊芙》之所以与我们所习惯的特工/追凶/犯罪类型剧有所不同,是因为从一开始,创作者们就没打算创作一部传统的类型剧。恰恰相反,在传统类型剧的外衣之下,创作者们真正想要呈现的,是一部“女德”充沛的新型剧集。至于其中的种种情节,无论看上去是否合情理,都是为了这个最重要的目标服务的。

这样的处理方式,可以说与传统意义上《007》或是《碟中谍》《谍影重重》之类的间谍电影有了根本意义上的不同——如果你在看剧的过程中起码感到了一丝的不熟悉,甚至是不舒服,可以说创作者们的目标也就达到了。因为这种感觉,正是由于这部披着传统类型剧外衣的《杀死伊芙》采用了彻底的女性主义视角。

当《杀死伊芙》的意图已经展露无疑,我们才可以看出来,剧情在色调以及采景地等方面与经典的男性特工电影《007》有一些相似之处。一行人更是把伦敦、巴黎、莫斯科、柏林和古巴跑了个遍——这些都是007曾经旅行过的地方。这不一定是巧合,更像是创作者们有意制造出的一个平行结构,或者说是对传统男性剧的一种“戏仿”。假设追看《杀死伊芙》的观众对《007》系列电影也都熟悉,那么就相当于在建造园林时使用“借景”的手法,把《007》系列的人物和情节也“拿来”成为自己剧情中的一部分。

《007:大战皇家赌场》剧照

在看剧时,我会情不自禁地想起,在这些同样的地点,同属英国军情五处的特工007是怎么做的?大多数时间里,他都在和一到两位“邦女郎”缠绵,遇到对手,他要么力战,要么掏枪。总是善恶分明,打斗场面让人看得荡气回肠,最后大约还都抱得美人归……而在《杀死伊芙》剧中,这些女性角色们更加专注于工作,抽丝剥茧找出元凶,却不急于杀死对方,虽然也难免遇到情感上的纠葛,但是就连这种纠葛都未必需要有男性出现。

就是在这种表现特工与杀手——数十年来一直被男性视角所统治,而被大多数人视为理所当然的类型剧中,《杀死伊芙》勇敢地颠覆传统,以一种毫无保留的女性视角、女性立场、女性角色为主导的形式完成了一部杰作。对于很多如我一样只想看一部“爽剧”的中年男性观众来说,不仅获得了看剧的愉悦感,更受到了一记当头棒喝,以至于开始检讨自己。我平时自诩尊重女性,但是在很多时候,是不是也习惯性地先行套入男性视角?这样对女性来说是否公平?无论如何,《杀死伊芙》之中充沛的“女德”,我算是感受到了。






 排版:踢踢/ 审核:同同


文章作者

三联生活周刊(微信公号)

发表文章944篇 获得0个推荐 粉丝5024人

三联生活周刊微信公号

中读签约机构

现在下载APP,注册有红包哦!
三联生活周刊官方APP,你想看的都在这里

下载中读APP

全部评论(1)

发评论

作者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