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读

女孩之间的隐秘霸凌是怎样发生的?

作者:橡果成长纪

2022-09-20·阅读时长6分钟

808人看过
“关系攻击”并非仅仅存在于霸凌者与被霸凌者之间,而是更加普遍地存在于女孩子的日常交往中。

当苏茜的母亲愤怒地找到学校,要求老师将女儿的座位和霸凌她的女孩们分开时,老师们甚至对此还毫不知情,并表示:“可是她们关系很好啊!”“一切都很好,苏茜是个讨人喜欢的女孩。”然而那时的苏茜,正躲在图书馆,默默忍受女孩子之间独特的、没有任何痕迹的隐性攻击。


这是《女孩们的地下战争》里众多案例中的一个。本书作者蕾切尔·西蒙斯(Rachel Simmons)主攻女性研究和政治学,但这本书并非一本女性主义读物,而是一本写给家长、老师、以及青春期少年少女们的教育类读物。西蒙斯通过走访观察调研,揭示了女孩之间一种复杂畸形的霸凌文化:

比起男生间的“用拳头解决问题”,女生间的攻击更为隐秘和复杂,她借用了最早由心理学家Nicki R. Crick提出的“关系攻击”(Relational Aggression)一词,来指代这种隐秘的攻击。

“关系攻击”不同于肢体攻击,它不会造成物理上的伤害,不会与目标产生任何正面冲突,所以往往难以定性,从而被家长和老师忽略。两个女孩在角落里,可能是普通地玩耍,也可能是一个女孩正在霸凌另一个女孩。但从成年人的视角看去,没有肢体冲突,没有明刀明枪地攻击,很难想到后者。


《伤痕累累的恶魔》剧照  

而且,西蒙斯提出,“关系攻击”并非仅仅存在于霸凌者与被霸凌者之间,而是更加普遍地存在于女孩子的日常交往中。


攻击者的无辜——“我没有啊”


“对攻击者来说,沉默相待是绕开正面冲突的捷径。为了逃避责难,女孩会退却到甜美的表面之下,无声地互相伤害。她们悄悄地使眼色、传纸条,长时间隐秘地控制他人,在走廊为难其他女孩,转身、窃窃私语、微笑。”

西蒙斯为这种行为取了一个名字,叫“无声的刻薄”。而成年人在女孩这种行为面前,往往是疏于干预的。“她们看着我说悄悄话,老师会觉得没关系,因为她们没有动手打人。老师可能以为这算不上伤害。”


书中记录了许多女孩无奈的低诉,认为老师和父母没有办法解决问题:老师认为女孩都很乖;老师认为这是孩子成长过程中正常的小摩擦;老师认为这是被害者小题大做;家长看不到女孩之间的冲突造成物理上的伤害,便认为没问题;老师有自己的“宠儿”,不相信对方能做这种事;对于在校园外发生的冲突,比如网络上的语言攻击,学校总是不愿意管……


《韩公主》剧照

而即便真的有成年人插手了,攻击者也能轻易“闪着大眼睛”无辜地回应:我没有啊。事实上,就算被伤害的目标直接提出质问,其他女孩也往往会否认,语气简短甚至欢快,听不出一丝错处。“恳求者不得不接受这个回答,但她明白言外之意。”这不但剥夺了被伤害者自我表达的机会,更剥夺了其在冲突中主动解决问题的权力。


作为成年人,我们总希望告诉受伤害的女孩“不要多想,不要在乎她们”“直接说你不高兴,让她们闭嘴就好了”然后这件事就能过去,孩子就能相安无事。但实际上,女孩们就是在乎,就是很难说出这种话,也不愿意这样对待朋友。她们在意,甚至自责,不知该如何应对,害怕因此失去一段友谊,或是被孤立。


被害者的自省——“是我的问题”

西蒙斯指出,在这个世界上,社会分工更鼓励女孩将关系和关爱摆在首要位置。所以,“友善”是女生们定义“完美女孩”的重要指标之一:“有好多朋友”“从不吵架”“每个人都爱她”。   而为了显得友善,隐瞒真实感受、撒谎、以牺牲自己为代价,似乎变成了女孩“照顾他人感受”的体贴行为。  
 
《少年的你》剧照  

书中提到一个叫珍妮的女生,转学到一所中学后,被霸凌的日子就开始了。她曾经学习很好,人缘也很好,但在这所学校里,她被人取外号,被称作“毛茸茸的荡妇”,在走廊撞她,在教室里传递请愿书,列举各种讨厌她的理由。对此,珍妮的选择是:不断从自己身上找原因。她不敢和父母说。因为爸爸告诉她:“只要你足够努力,什么都能做成。”于是她做什么都努力取得成功。而这次“交友的失败”,让她觉得羞耻,觉得是自己的问题。于是哪怕父母问起,她也会说“我没事”。


西蒙斯发现,用“霸凌”来定义女孩之间的攻击行为过于片面和错误,因为很多时候,它不仅仅存在于“敌对关系”中,还存在于“好朋友”之间


书中提到一个叫瓦妮莎的女孩。她为自己最好的朋友斯泰茜做了很多事,甚至包括翘课,偷糖果,霸凌别人。而斯泰茜,享受用友谊操控瓦妮莎的过程。她对她很好,但同时借学校其他人的名义传纸条给瓦妮莎,为她编歌,都是些憎恶辱骂的语言,让瓦妮莎觉得除了她自己被整个学校厌恶。斯泰茜控制着友谊的规则,如书中所说,这正是关系攻击的“重要信号”。


《小舍得》剧照

瓦妮莎知道一切是斯泰茜做的,但当父母发现时,她选择沉默。她的解释是,不希望父母认为自己交友不慎,“不想跟父母承认自己做错了什么”。在瓦妮莎的认知里,自己在大人眼中(社会规则里)——甚至是她自己的意识里,她仍然是做错的那一方。


而更可怕的是,在书中,瓦妮莎的母亲想帮助她,选择的方式却竟然与斯泰茜不谋而合:讥讽,愤怒,批判,威胁。她想用这种方式激励她减肥,殊不知这让瓦妮莎陷入了更加绝望的孤立无援。


书中还举了其他类似的例子,都体现出亲密感情里这种爱与伤害相结合的诡异攻击性。而被这种关系攻击深深伤害过的女孩们,有些丧失了与同性交友的能力,无法再信任她们,而还有一些,转而变成了攻击者,在下一段关系里用同样的方式霸凌着别人。


《伤痕累累的恶魔》剧照  

“关系”如何成为了武器?

首先,我们要明确,人类会愤怒,是很正常的事。因为愤怒产生冲突、争执,也是很正常的。然而,社会对于女性的要求在塑造女孩们“友善”“包容”的外衣:好女孩应该总是被很多人喜欢和夸赞的。男生的肢体冲突被视为正常,但到了女生,我们就会听到诸如“你是女孩子欸,怎么能这么没教养呢”这类评价。《女孩们的地下战争》这本书同样提到了很多类似的例子。在这样的环境下,  与男孩认为“冲突”是在捍卫自我、保卫领土相比,女孩更容易认为“冲突”意味着失败,会伤害一段友情,导致一段关系结束。


卡萝尔·吉利根的研究表明,“关系”在女孩的社交发展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与男生相比,女孩将被孤立视为“危险”,而冲突则会让她“失去一段关系”。这变成一种威胁——“做不成朋友”这件事,让女孩感到害怕。为了避免孤身一人,她们甚至愿意倾尽所有。而网络的出现,让信息传播更加快速,也让“受欢迎”这件事变得更加可量化:你有几个赞,几条评论,几个好友,几个私密的群聊,都能代表你有“多受欢迎”。在这样的环境下,女孩子变得更加敏感,更加在意是否被孤立,也更难逃离关系攻击的威胁。

 
这是错的。   是女孩在这个社会制度下寻求认同而自我规训的可悲产物。   西蒙斯甚至发现,在美国,这种情况在中产阶级环境中最为   多见,因为那里“是对女性气质要求最为严格的地方”。    

而作为成年人,我们应该警醒,不应在潜意识中继续接受这种“过度礼仪论”,即:这是女孩子成长中的正常行为,因为它普遍存在;用这种方式相处表示女孩拥有高情商;这种社交方式是女孩有教养、懂礼貌的表现;被刻薄对待的女孩本身肯定有问题,比如缺乏社交技巧等等。西蒙斯认为,这样的理论,“直接否认了女孩之间存在真实友谊,回避了她们人际关系矛盾的核心问题”,攻击者的攻击行为被抹去了,成年人任由她们为所欲为,攻击目标受伤的感受却被否定了。 

《牛仔裤的夏天》剧照

在本书结尾几章,西蒙斯还提出了一些解决方案,比如表达同理心,建立新规则等。不过,这本书最重要的成就和亮点,还是在于它向大众揭露了关系攻击的存在,以及它对女孩们造成的严重伤害。书中列出形形色色的隐性攻击行为,可以帮助读者甄别自己是否被攻击,更理性地看待和处理自己当下的处境与受伤的情绪;也可以帮助成年人正视孩子们正在面临的问题,予以重视,有的放矢。这便已经向解决问题迈出了第一、也是很重要的一步。

YOUTH

微信编辑:想想

 
少年新知|好书推荐  
《女孩们的地下战争》  
 

校里无故的排挤,课堂中恣意的嘲笑,社交媒体上恶意的造谣—— 倾听遭遇隐性霸凌女孩的真实心声,揭示社交文化与性别偏见如何扭曲孩子的心灵 遇到欺负不沉默退缩,遇到恶意不责备自己,一本献给所有女性的反霸凌实。

 
点击图片,一键下单
 



0人推荐

文章作者

橡果成长纪

发表文章61篇 获得0个推荐 粉丝158人

三联少年刊官方公众号

中读签约作者

现在下载APP,注册有红包哦!
三联生活周刊官方APP,你想看的都在这里

下载中读APP

全部评论(3)

发评论

作者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