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读

为什么画家伦勃朗,如此热衷于画自己?

作者:尤帆

2019-03-13·阅读时长7分钟

1078人看过
今年是画家伦勃朗去世350周年。全世界各地,纪念这位荷兰历史上伟大画家的展览陆续开展。

今年是画家伦勃朗去世350周年。全世界各地,纪念这位荷兰历史上伟大画家的展览陆续开展。在荷兰国立博物馆,史无前例地展出了馆藏的全部的伦勃朗创作的作品;同时,在卢浮宫阿布扎比博物馆(LOUVRE ABU DHABI),“伦勃朗、维米尔和荷兰黄金时代——来自莱顿收藏和卢浮宫藏品展”也正在展出,一共展出了95件作品。站在真迹前,即便你对艺术家一无所知,依然会被荷兰画派笔触里的微妙光影、衣纹光泽、细腻毛发…那种真实的质感所打动。


Department of Culture and Tourism – Abu Dhabi. Photo by Seeing Things – Mohamed Somji

36岁发生的一件事,让艺术家伦勃朗从此身败名裂,潦倒半生。他画的一幅集体画像,在当时的荷兰阿姆斯特丹,引发了一场轰动全城的争吵。

1642年,盛名之下的伦勃朗,接受了一个价值1600块的大订单:阿姆斯特丹国民卫队的16 名军官,每人拿出100个荷兰盾,用“众筹”的方式,邀请伦勃朗为他们创作一幅集体肖像画。他们的愿望是,把自己身着华美军服、意气风发的荣耀形象,永远定格在画布上。

结果却让他们大跌眼镜。伦勃朗完全不按常理出牌,画面人物不再是人们熟悉的一字排开、气宇轩昂的姿态,更像是一个场面感十足的“舞台剧”:好像突然接到了什么紧急情报,士兵们各自忙开了——整理枪支、摘取长矛、扛起军旗…在构图与明暗布局之中,有人被塞在暗影里,有人被头盔遮挡得面目不清,有的人甚至只剩下模模糊糊的一双眼睛……

这当然惹怒了那批军官,还引发了一场旷日持久的口水仗。即便淹没在一片嘲笑和质疑声中,伦勃朗这位个性十足的“乙方”,依然坚持不做修改,他因此失去了应得的酬劳,也遭受了市民的群起而攻之,这件“倒霉之作”让他的人生,一下子从高潮跌落到了谷底。

伦勃朗《夜巡》

在经历了耻笑、切割、烟熏、水泡,甚至被泼过酸液的悲惨遭遇,这幅后来被命名为《夜巡》 ( De Nachtwacht )的作品,最终让人们意识到——谨慎的亮色使用、独到的光线布置,这种魔术般的“伦勃朗式布光法”,使得画面充满了戏剧性色彩,令人惊叹。300多年过去了,这幅作品如今成了荷兰国立博物馆的镇馆之宝,也进一步成就了伦勃朗“光影大师”的美名。

伦勃朗《Portrait of Coopal》

伦勃朗的一生,都在乐此不疲地进行着这种“光影游戏”。通常,还把自己当成是画面里的模特,进行着一次次的明暗试验。于是我们看到,从14岁到63岁终老,伦勃朗给我们留下了一百多幅自画像,这个数字是惊人的。在艺术史上,像达芬奇、丢勒、梵高、拉斐尔,画自画像的大有人在,但这么大体量的,几乎找不出第二个。

不过不同于梵高自画像的敏感神经、拉斐尔的谦谦儒雅、达芬奇的规矩工整,伦勃朗的自画像在幽微的光影变幻之外,多了浓重的自传色彩。他的自画像几乎完整记录了他的一生。

伦勃朗《插羽毛贝雷帽的自画像》,1629年

对这一批自画像, 有人曾这样描述,“我们看到他少年时那种顽皮嬉笑之态,看到他后来春风得意和在矛盾中的追求,看到他在困苦中的精神坚毅和对世界的深情与沉思。他在自画像中解剖自己,特别是中年以后,就毫无兴趣打扮自已,而直率地表现出现实人生中个人的真实情感,可以称之为整整一部自传。”

1606年出生在荷兰莱顿的一个磨坊主家庭,在父母眼中,伦勃朗是几个兄弟姐妹中,最聪明的一个。稍大一点,他被送入拉丁语学校读书,随后14岁进入莱顿大学法律系就读,然而,对法律没有丝毫兴趣的伦勃朗义无反顾地退了学,转身去了阿姆斯特丹向历史画家拉斯特曼学画画,从此开始全身心投入他热爱的画画事业。

伦勃朗《自画像》,1629年

学成回来后,二十出头的他在家乡开了画室召徒,期间画下了许多自画像。从早期1629创作的《自画像》,可以看出伦勃朗还是一个意气风发的大学生形象。那时他23岁,自画像中的衣着讲究,头发齐整,额头被一束强光打亮,点亮了他充满朝气的脸,透露出一股坚毅和安定。那个时候,伦勃朗不断研究各种面部表情、异国服饰,不断变换光影在自己脸上的效果。

伦勃朗《自画像》,1628-1629年

伦勃朗最早对光线的感知,其实来自于父亲的磨坊。“磨坊的窗户一般都很小,但当太阳明亮地射出光芒,特别是在春天,当空气被一连三星期的风雨刷洗得一尘不染的时候,磨坊的整个内部便充满一种奇异而非常明亮的光线——一种奇怪的光线,跟我所看到的任何亮光都不一样…在我们这里,太阳和雾确实往往给光线造成各种奇迹,无论在室内或室外。”这是当年伦勃朗对他的家庭医生、好友约安尼斯·凡·隆恩说的话,被这位医生多年后写进了《伦勃朗传》里。

伦勃朗《自画像》,1650年

在这本书里,伦勃朗提到自己最初对光的实验,是从观察挂在父亲磨坊椽木上摇晃着的老鼠笼子开始的——“那天早晨磨坊里任何色彩都没有...那个老鼠笼子前面的光线,跟它后面的光线不同,后面的又和左面的有所不同,并且所有这些不同种类的光线并不一直保持原样,而是时刻在变。”忽然伦勃朗产生了一个念头:所有这种空间、这种空气,是否真有我们所谓的颜色,是否可能用颜料把那种颜色表现出来?

从那一刻起,伦勃朗一直坚信,“世界上的每个物体部被一种东西围绕着,而这种东西无论如何一定可能借助于光线、阴影和五六种原色而被表现出来。”

伦勃朗《自画像》,1660年

于是这微妙的光线变化,引发了伦勃朗极大的兴趣,他开始了反复的尝试。经常拿自己来做实验,在他的自画像里,他擅长将光源集中在画面的重要部位,让其他细节湮没在阴影中。如果你仔细观察观察他的自画像系列,会发现,基本上四分之三的画面都处于暗处,只有四分之一被光打亮,这种布光方式被后人有意思地称为“伦勃朗光”。

而伦勃朗之所以对自己的肖像表现出如此执著的兴趣,除了之前提到的,“为了方便起见而以自己的肖像为模特儿来研究表情的变化”之外,他也意识到,“要想洞察人的内心世界的秘密先得认识自己。”于是不同阶段的自画像,成了他的人生写照与自我内心的关照:年轻时意气风发、穿着时髦,中年时意志坚定、 富足自信,晚年时亲切和蔼、带点沧桑。 

伦勃朗《作为酒馆浪子的自画像》

在伦勃朗1635年创作的《作为酒馆浪子的自画像》里, 他和妻子衣着华美,右手举握着一个高高的酒杯,俨然上层社会的形象。有的时候,伦勃朗也会把自己装扮成可怜的乞丐形象,以此来体会另一种人生。除此之外,他也尝试把自己描绘成某个宗教形象来彰显“神性”,比如1661年创作的《扮成圣保罗的自画像》,将自己打扮成神圣的圣保罗,有种“殉道”彩色。那个时候的他经历了年轻、富有而后破产的悲惨遭遇,暗含了一种对晚年潦倒生活、家人相继离开后,真实而悲凉的无奈之感。

伦勃朗《扮成圣保罗的自画像》,1661年

1669年的自画像,也就是伦勃朗去世那年的作品。人物的着装,从中年的华贵变成了粗麻布衣, 眼神满是悲哀、面貌尽显沧桑。暮年的伦勃朗这样真实地描绘自己,除了脸部的一束光,一切都处于阴影之中。消瘦的身影,五味陈杂的目光,仿佛在叙说中他那曲折不堪的一生,透露出的历经繁华、最终归于平淡的明澈。

伦勃朗《双眼被阴影覆盖的自画像》

这一次,在卢浮宫阿布扎比博物馆展出的“伦勃朗、维米尔和荷兰黄金时代——来自莱顿收藏和卢浮宫藏品展”,我们能看到的一幅伦勃朗的自画像,是他创作于1634年的作品——《双眼被阴影覆盖的自画像》。这幅画是在他刚刚离开故乡莱顿不久来到阿姆斯特丹创作的。画面中,伦勃朗把自己描绘成自信的年轻人,直视观察者,贝雷帽的波浪状帽檐给他的双眼蒙上了一层阴影,似乎又有所掩藏。老式的服饰,透露着一股传统的学者风范,明暗效果让观众觉得画中的形象真实可感。站在这幅作品前,你可以与他四目交接。


除了这一副自画像之外,你还能看到20多件伦勃朗的真迹,来自于美国收藏家托马斯·S·卡普兰博士(Dr. Thomas S. Kaplan)创办的莱顿收藏法国卢浮宫博物馆的藏品。

约翰内斯·维米尔 《坐在维金纳琴旁的年轻女子》

这次展览也是是荷兰黄金时代画作在全世界巡展的其中一站,除了伦勃朗画作之外,荷兰天才艺术家维米尔的著名作品《坐在维金纳琴旁的年轻女子》(Young Woman Seated at a Virginal),也来与大家见面。这幅作品是维米尔现存三十四幅成熟风格的作品中唯一一幅私人收藏画作。与现存于卢浮宫的《织花边的女工》曾完成于同一匹帆布。

此外,现场90余件作品,还包括荷兰黄金时代多位艺术大师的作品,展览将一直持续到2019年5月18日,去到阿布扎比旅游的艺术爱好者们,不妨也去阿布扎比卢浮宫博物馆一探真迹。


Department of Culture and Tourism – Abu Dhabi. Photo by Seeing Things – Mohamed Somji 


Department of Culture and Tourism – Abu Dhabi. Photo by Seeing Things – Mohamed Somji

文章作者

尤帆

发表文章3篇 获得0个推荐 粉丝34人

三联中读资深内容编辑

中读签约作者

现在下载APP,注册有红包哦!
三联生活周刊官方APP,你想看的都在这里

下载中读APP

全部评论(0)

发评论

作者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