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读

2.2 科胡特 | “精神分析先生”的求真精神

作者:訾非

2020-06-07·阅读时长7分钟

55304人看过
科胡特(Heinz Kohut)曾是经典精神分析的捍卫者,但随着临床咨询工作的进行,科胡特发现人的心理发展主要是关系带来的,这与经典精神分析的看法相悖,也促使他成为了自体心理学的创立者。在工作、生活中,大家可能会在某个时刻产生“我是不是不够好?”的想法,只有在别人的肯定中才能认可自己。接纳自我就是一种自恋吗?健康完整的人格是怎样的?对此,訾非老师将带我们详细解读科胡特的自体理论,探索自我成长的秘密。

2.2 科胡特 | “精神分析先生”的求真精神

13.5MB
00:0014:45

三联中读的朋友们,大家好,我是北京林业大学的訾非老师。这一讲由我来为大家讲讲开创自体心理学的心理学家——科胡特。

第一节,我们先来了解一下这位大名鼎鼎的心理学家。

“精神分析先生”

弗洛伊德开创了精神分析学,在他之后出现了很多精神分析学的大师。有的大师沿着弗洛伊德的基本理论框架发展自己的理论,其中有他的女儿安娜·弗洛伊德、埃里克森等人。有的对弗洛伊德提出来的对人类心理的基本看法都做了重大修改,比如阿德勒和霍尼。阿德勒认为人的最基本的动力不是性,而是对自卑的超越,他这个想法与弗洛伊德提出的人格发展也就等同于性欲的发展的理论大相径庭,他和弗洛伊德也就不欢而散了。

今天我们讲的科胡特,他也挑战了弗洛伊德的经典精神分析对于人性的基本假设,这个挑战可能比阿德勒更大一些。科胡特认为人最需要的是关系(Relationship),人的心理发展主要是关系带来的。科胡特提出这些观点的时候是20世纪60年代和70年代,那时候弗洛伊德已经去世,科胡特是美国精神分析协会的成员。但是因为他对经典精神分析的挑战,导致他被开除出了美国精神分析协会。实际上,1964、1965年科胡特还担任过美国精神分析协会的主席。

其实科胡特年轻的时候是经典精神分析的捍卫者,有个外号是“精神分析先生”(Mr. Psychoanalysis,)。不过到了20世纪60年代后期,他在精神分析治疗工作中发现,很多来访者之所以在治疗中发生好转,不是因为他们把无意识里的内容带到了意识层面,而是在咨询中被咨询师所关注、共情、肯定。当咨询师不那么完美的关注、共情(Empathy)和肯定时,给来访者带来的适度的挫折,关系中能提供一些东西,同时又不完全提供,在这个过程中来访者发生了改变。

弗洛伊德在发展他的理论时忽视了这些因素,现在看来也挺奇怪的。弗洛伊德认为人的发展就是性欲的发展。人在刚出生的时候,快感集中在口腔,所以那个时候的孩子从吮吸母亲乳头来获得快感,母亲不在场的时候就以吮吸自己的手指来获得快感。随着孩子长大,性的欲望就发生改变,比如3—6岁的时候,也就是弗洛伊德提出的俄狄浦斯期,孩子会特别喜欢异性的父母,跟同性的父母有竞争关系。而到了青春期,这个人的性欲就指向家庭以外的异性,这就到了人格成熟的阶段。

如果一个人的人格不成熟,可能是他在某个发展时期碰到了创伤性的经历,让他固着在那个时期。比如一个固着在俄狄浦斯期的人,可能走不出家庭,不能建立自己的独立的家庭,始终附着在自己的原生家庭里。他也可能患有神经症、强迫症,被他和异性父母的乱伦想象所困扰,象征性地害怕一些东西。

对“俄狄浦斯情结”的不同理解

科胡特并不是彻底反对弗洛伊德的这些看法,但是他发现,虽然少数来访的心理症状跟俄狄浦斯期不良的亲子关系有关,比如一个男孩,由于父母关系很紧张,他反对他父亲,又有取代他父亲的幻想,从而跟母亲更为紧密地联结在一起,由于跟父亲的关系比较差,跟母亲的关系会带有联盟的色彩,同时又害怕父亲的惩罚。

弗洛伊德用俄狄浦斯情结的概念来解释很多案例。他写了一本叫《少女杜拉的故事》。在这本书里他就说杜拉在成年之后,他碰到 k先生的时候,k先生是他父亲的好朋友,他的喜欢让她觉得这件事情很恶心,就出现了一些症状。这些症状在弗洛伊德看来,唤起了杜拉被压抑下去的乱伦的焦虑。弗洛伊德认为,神经症在很大的程度上是由于俄狄浦斯期一些冲突被唤起所引起的。

▲图书《少女杜拉的故事》,西格蒙德·弗洛伊德著

2004年,太白文艺出版社出版

科胡特认为在俄狄浦斯期出现这样的孩子出现这样的幻想,其实都不奇怪的。可能每一个孩子都会有这样的幻想,但是为什么有的孩子会出现症状或者到了成年之后出现症状了,他认为重要的原因不在于这个时期的孩子的冲突,有可能在这个时期,因为父母的一些做法使得冲突加剧了,这当然也是可解释的。

但是科胡特他认为更重要的原因是,孩子在3岁之前的时候,在更早的发展阶段,孩子自身就没有获得安全感,主要的原因是来自于父母没能够以一种比较共情、理解,给他带来安全感的方式跟孩子交流,以至于孩子不能内化一个自己安抚自己的方式。所以到了俄狄浦斯期,他遇到了矛盾和焦虑,自己消化不了。这实际上消化不了能力的缺失,在3岁以前就已经注定了。

这一点确实是很重要的观察,因为我们如果只是跟来访者聊他早年经验的时候,大家都记不得3岁以前的经验,因为那个时候还没有记忆。但是如果我们进一步去了解他周围的人,听他们描述的话,我们就会发现好多其实神经症的患者很多在3岁以前就有一些照顾上的缺失和安全感的不良发展,这些都是普遍存在的。当然这是我们现在已经比较明白的一件事了。所以在跟自体心理学同时出现的另外一批精神分析学家,客体关系理论这方面的学者也非常强调一个人在3岁以前的发展阶段的经历。

当然关于俄狄浦斯期,科胡特的看法跟弗洛伊德也是不一样的。在科胡特看来,俄狄浦斯期的男孩喜欢他妈妈,人格发展正常的父亲和母亲,不可能对这种现象大惊小怪。俄狄浦斯期的女孩喜欢他爸爸,他们也会带着积极的心态面对孩子的这种愿望,每一个发展时期孩子出现了冲动,父母都可能带着一种积极的心态去看待。如果孩子在足够好的能给予他的恰到好处的挫折(Optimal Frustration)的关系环境里成长,内心的冲突就能够顺利解决,而不至于发展出心理疾患。只有人格发展不成熟,不能跟孩子建立起合适的关系的父母,才会导致孩子产生一些难以遏制的冲动。科胡特把这种现象称作欲望的碎片化(Fragment of Desire)

例如,一个5岁的男孩可能对妈妈很依恋,如果这个妈妈能够理解到他这种感受,很自然地对待这种感情,孩子自然也就发展出这个阶段所需要发展的感受,并且伴随身体的成长进入下一个心理发展阶段。如果这个妈妈由于某种原因表现得特别忌讳,这个孩子可能就把这种依恋的情感转化成对母亲身体的过分的好奇心和想象。如果这个母亲因为某种原因表现出对孩子的诱惑性,这个孩子也有可能把性和依恋感混同起来。

总的来说,科胡特认为只要一个人在俄狄浦斯期之前的阶段发展正常,在俄狄浦斯期父母自然而然地对待孩子,孩子就会自然而然地度过这个阶段。

但是弗洛伊德不是这么看,他认为文明社会努力把孩子的乱伦冲动压抑下去,如果这个压抑是成功的,孩子就会进入下一个发展阶段,以至于到青春期他把性的欲望指向家庭以外的异性。我们现在社会生物学研究发现,弗洛伊德在这一点上恐怕是站不住脚的,因为即使是没什么文化的灵长类动物,也会有类似于人类的俄狄浦斯期的一些表现,但是过了一定的年龄这种倾向也就自然而然地消退了。也就是说一个灵长类的动物,它也会有恋母情结,甚至还有象征性的跟母亲发生性关系的观察,但是这个阶段是会过去的。

被精神分析协会除名

科胡特提出这种把关系看作心理发展的关键点的理论之后,受到了精神分析同行的激烈的反对。我们现在看起来有理有据的很多观点和理论,在科胡特提出来的时候掀起过轩然大波。他也因此被美国精神分析协会除名。精神分析是一种非常现代的学问,但是在精神分析史上,精神分析的团体经常把一些提出新观点的人除名。除了科胡特,还有阿德勒(阿尔弗雷德·阿德勒,Alfred Adler,1870年2月7日-1937年5月28日,奥地利医生、心理治疗师,以及个体心理学派创始人,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先驱、现代自我心理学之父,著有《自卑与超越》)、弗兰克尔、霍尼等等。但是当我们回头来看这些因为坚持自己的观点而被除名的人,能发现他们在精神气质上反而最接近精神分析的开创者弗洛伊德。

科胡特就曾经评价过弗洛伊德,说他最重要的品质就是求真。任何一门真正的学问,都不可能一开创就提出了一系列正确无误的真理,再也没有给后人留下无穷的可能性,只能在一个小框架里精耕细作。精神分析走到今天而不被抛弃,就需要感谢科胡特等很多不唯上、不唯书、只唯实的精神分析家。精神分析所开创的临床心理学之所以能有现在的百花齐放的局面,也要归功于罗杰斯、埃利斯等曾经接受过精神分析训练,但是又能够在实际工作中看到精神分析的不足,从而开创了其他的流派的临床心理学大师。

在科胡特被开除出精神分析学会之后,他把临床心理学理论成为自体心理学,不过如今我们依然把自体心理学放到精神分析的框架里去看待。在精神分析学内部发展起来的客体关系理论,与自体心理学的基本看法是一致的。

客体关系理论是对经典精神分析的一场悄悄的革命,这个流派的开创者克莱因、温尼科特等等以英国人为主,克莱因也是从德国移民到英国的德国人。从这里我们也能看到英国人和美国人的差别,英国人喜欢改良,美国人喜欢革命,美国的精神分析界不但出现了科胡特、霍尼等试图动摇精神分析基本立足点的精神分析家,甚至出现了人本主义心理治疗、认知—行为疗法等更具有革命性的临床治疗体系。而他们的创始人罗杰斯、埃利斯,他们干脆就另外开创了不同的心理治疗的流派。

现在我们发现,不同临床治疗体系,以及同一体系内部的不同流派,都或多或少地发现了人性的一部分真相,这些真相拼合在一起,构成了我们对人性的更真实完整的理解。

即使是科胡特,也不是他所写的每一个字和看法都是对的,我们从他这里学习的是一种坚持真理的精神、求真的精神。

好的,这一小节我们就先讲到这儿。本节所涉及的内容和图片大家可以在文稿中查看。接下来,我们来了解科胡特怎么看待“自恋”的概念。

转发下方海报

同11位心理学学者

开启一场心灵探索之旅

文章作者

訾非

发表文章17篇 获得24个推荐 粉丝366人

北京林业大学人文学院心理系副教授,中国心理学会临床心理学注册工作委员会注册督导师。

中读签约作者

收录专栏

这,就是心理学

改变人类心灵探索史的十位大师

3人订阅

现在下载APP,注册有红包哦!
三联生活周刊官方APP,你想看的都在这里

下载中读APP

全部评论(270)

发评论

作者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