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姜宇辉
2018-01-17·阅读时长10分钟
本文需付费阅读
文章共计5126个字,产生252条评论
发表文章515篇 获得8个推荐 粉丝6655人
根茎浪游人,跨界思想者。华东师范大学哲学系教授
知识付费时代
16103人订阅
现在下载APP,注册有红包哦! 三联生活周刊官方APP,你想看的都在这里
195*****574划线
09-06 11:22
更在于激发体验,萌生想象,进而启示思想。
09-06 11:21
在体验之中,你实现的则是对于整个世界的归属。
擦擦擦大侠发布读感
06-07 10:26
听音频只是觉得眼睛累而已,没有那么多与"肉身,肉体"相关的东西,我为什么说这个,因为我发现作者非常喜爱这两个词汇。
BUki划线
11-14 18:44
正如我们总是很自然地期待在镜中所映现出来的是自己的影像,只有当这个影像失真、扭曲乃至碎裂之时,我们才会真正关心镜子本身的种种物理的、光学的特征。
11-14 18:43
透明
本质性的特征
yuhuiuhuy划线
07-24 22:49
聆听这个体验、这个活动正是我希望大家在这个节目之中真正能够获得和进行的。一句话,体验要远比知识更重要。在知识之中,你发现的只是自身的镜像;在体验之中,你实现的则是对于整个世界的归属。
07-24 22:34
声音尤其具有一种贴近感官乃至肉体的亲和度和密切性,就正如聆听一个人的语音和仅仅观看他/她的图像,在心灵之中所唤起的亲切感是截然不同的。
07-24 22:29
当我们去看、去读、去听的时候,其实并非仅仅是经由图像、文字、语言和声音等的“中介”被越来越深、越来越紧地“向心”地纳入到人类的社会秩序和文化范域之中,而是同时还具有一个外向的“离心”的运动,也即,越来越开放地被纳入到自然、世界和宇宙之中。
07-24 22:24
媒介不再仅仅是人的延伸,恰恰相反,人本身才是媒介的产物。进行一个可能不太严谨但却相当生动的概括:你所看、所读、所听的东西,并非仅仅是你的镜像或工具,而恰恰就是你自己。人,无非是信息海洋之中的一个涟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