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读

训练营 | 君子的三条标准是什么?

作者:中读小秘书

2020-07-11·阅读时长1分钟

692人看过
本节是【07 《论语》丨 什么人才能被称为“君子”?】的课程总结与思考。


课程总结

第一,孔子名丘,字仲尼,“孔子”是人们对他的尊称。孔子学说的核心是“仁”和“恕”;

第二,《论语》是孔子的门人弟子记录他及其弟子言行的儒家经典,其中将“仁”“智”“勇”立为君子的三条标准;

第三,孔子“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不仅自己好学, 还总结了一套科学的教学方法,在教育方面取得巨大成就。

孔子及其弟子将“君子”之道作为一生的追求,他的学说体现了强烈的社会责任感。《论语》中孔子的话简练平易,意义深刻,蕴含了处世的智慧。

每日思考

1.孔子认为君子的三条标准是什么?为什么对于同样的问题,孔子给了子路和冉有两个学生不一样的回答?

孔子为君子立的三条标准是“仁者不忧,知(智)者不惑,勇者不惧”。“仁”涉及道德,“智”是智慧、知识,“勇”气魄、体力有关。

2.为什么对于同样的问题,孔子给了子路和冉有两个学生不一样的回答?

孔子认为,学生的自身条件不同,教导的内容也要不一样,两个学生的性格存在差异,因此对于同样的问题必须给予不同的教导。这体现了他“因材施教”的教育理念。

欢迎分享下方海报

邀请更多父母与孩子一起

聆听中国文学经典100讲


文章作者

中读小秘书

发表文章291篇 获得0个推荐 粉丝9184人

中读课程打卡规则官方发布账号

中读签约机构

收录专栏

侯会·中国文学经典100讲

提升孩子人文素养第一课

4129人订阅

现在下载APP,注册有红包哦!
三联生活周刊官方APP,你想看的都在这里

下载中读APP

全部评论(14)

发评论

作者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