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读

罪魁背后的身影

作者:卜键

2020-07-27·阅读时长14分钟

719人看过

本文需付费阅读

文章共计7483个字,产生13条评论

如您已购买,请登录

翻开一部中国近代史,可谓满目惨楚,而痛中之极痛,对后世遗患至深者,莫过于黑龙江左岸和乌苏里迤东一百多万平方公里土地被割占。出身宗室的御前大臣兼黑龙江将军奕山,怯惧加上无能,与俄督穆拉维约夫签署了《瑷珲条约》,被指为罪魁祸首。奕山当然是一个历史罪人,可整个失地之责岂其一人所能承担,京师那督催他找俄方谈判又不许谈崩的皇上,下游那平日敞开国门不管、事急袖手旁观的同僚,身边那些苦求缔约的边官将佐,难道就不须追究挞伐了吗?当时面对沙俄一波波侵略扩张的,是黑、吉两个将军衙门,黑龙江首当其冲,而吉林的失地之责不说更大,至少是更早。本文主要谈一个人:与奕山同时在职,比奕山早三年抵任、晚四年离职的吉林将军景淳。

有谁不知道奕山,又有谁还记得景淳?

一、失地是从吉林开始的

有关第二次鸦片战争和中俄关系的档案很多,在此先列出与东北失地相关的几个时间节点:

一八四九年五月,亦即道光二十九年四月,沙俄海军大尉涅维尔斯科伊率 “贝加尔号 ”运输舰,绕过大半个地球送给养到堪察加,再由千岛群岛斜向西南,沿库页岛东侧向北贴岸航行,绕过该岛北端,潜入黑龙江的河口湾。经过几天的测量,他们得出该江有通海航道以及库页岛与大陆并不相连的结论,重新引燃沙俄对占领黑龙江的狂热。那时的库页岛、鞑靼海峡和毗邻大陆皆归吉林三姓副都统衙门管辖,相距遥远,于冲要之地全无设置,只有几个附近屯落的费雅喀人,乘登岸俄军疲累昏睡之机,拿走了他们的几件衣物。

一八五○年六月,又是涅维尔斯科伊,得到东西伯利亚总督穆拉维约夫的力挺,带领一支 “考察队 ”侵入黑龙江下江地区。该队虽仅有区区二三十人,枪械和食物严重匮乏,但很快兴建了彼得冬营和尼古拉耶夫斯克哨所,并派人四处侦察勘测。吉林衙门不可能得不到信息,却毫无反应。

一八五三年(咸丰三年)春,景淳接任吉林将军,俄国人正在其统辖之地大肆扩张,在奇集和阔吞屯设立哨所和货栈,也在鞑靼海峡的迭卡斯特里湾建设兵营和炮台,伐木造房,鸣炮升旗。奇集有三姓衙门的行署木城,每年七月派员到那里颁发乌绫,接收下江与库页岛各屯部民贡缴的貂皮,应能得知俄军的情况,而景淳不要说派兵前往清剿,就连抗议也未见发出一声。

一八五四年夏,穆拉维约夫率大型船队闯入黑龙江,浮江而下,理由是前往海口防御英军和增援堪察加军港,并将多数部队部署在下江。后俄军以庙街和奇集为基地,与英法联合舰队在鞑靼海峡交火,在海岸山林间对抗,炮声隆隆。景淳派出的议界官员亲见阔吞屯等地被占情景,见俄军 “伐木垫道,烧砖盖房,打铁练兵,沿江摆设铜炮 ”,奏报给他。景淳却在密折中对皇上说:“奴才愚昧之见,该夷占据阔吞屯等处,虽与进贡貂皮之费雅喀人等有碍,究因往征他国,在彼设备,似未便责问肇衅。”

一八五五年夏,穆拉维约夫再次率领船队强闯黑龙江,这一次已不用与英法打仗的借口,而是大举运兵和输送移民,主要在吉林地域内密集设点。景淳接到要他拦截俄督、宣示主权与抓紧勘界的谕旨,也是一再推托、夸大困难,一会儿说松花江汇流处距海口八千余里,一会儿又说六七千里,声称 “地僻程纡,天寒冻早 ”“进退既在所难,饥寒必致就毙 ”,哪里有一点守土有责的样子?

一八五六年,沙俄与英法签订《巴黎和约》,部分俄军奉命从下江撤回,纷纷购买或抢劫赫哲等部的大小船只,溯江而上,吉林当局袖手旁观。而就在这一年,沙俄宣布设立滨海省,以尼古拉耶夫斯克(庙街)为首府,以马林斯克(奇集)为重镇,在黑龙江左岸修建驿道,三套车一路奔往外贝加尔 ……大规模的侵占和设置行政区划都发生在吉林界内,景淳只做选择性奏报,没有采取任何措施。这一年的春天,奕山始任黑龙江将军。一八五八年五月二十八日(咸丰八年四月十六日),《瑷珲条约》正式签署。

殖民者的胆量与胃口都是逐渐加大的,沙俄亦然。潜入河口湾时难免提心吊胆,修一个彼得冬营,还要选在入海口之北的岸边 ——应是为了逃跑方便。两年多时间竟全无人过问,便放开手脚干起来,溯黑龙江向上、再向上,沿鞑靼海峡向南、再向南。景淳当政的时期,其不设边防和海防、放弃巡边、放弃管辖和治理等行为,对殖民者无疑是极大的鼓励。

文章作者

卜键

发表文章165篇 获得6个推荐 粉丝1294人

国家清史专家、金学研究专家

中读签约作者

收录专栏

读书

D U S H U

14217人订阅

现在下载APP,注册有红包哦!
三联生活周刊官方APP,你想看的都在这里

下载中读APP

全部评论(13)

发评论

作者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