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读

任性的自恋,隐忍的自强

作者:读书

2020-07-27·阅读时长8分钟

514人看过

本文需付费阅读

文章共计4116个字,产生0条评论

如您已购买,请登录

文/裴登峰

在春秋时期群雄蜂起、逐鹿 “霸道 ”的舞台上,吴越争锋是一出气势恢宏、波澜壮阔的大戏。两国自公元前五四四年首次交战,到前四七三年勾践灭吴,争斗相继七十余年。但最荡气回肠的,还是前四九六年,勾践在檇李大败吴军后,夫差立志报仇,二人携手登场亮相,拉开了正面交锋的大幕。共同绘就了一幅春秋乱世图,演绎了一部快意恩仇、跌宕起伏的诸侯争霸史。

以往人们探讨夫差覆灭的原因,多着眼于军事、政治、经济等 “外部 ”因素。另外的说法,诸如夫差太善良,中了美人计,有妇人之仁,夫差是君子,勾践为小人等,均有待斟酌。近年有人据清华简《越公其事》,认为不仅颠覆了夫差野心勃勃、刚愎自用、狂妄自大的亡国之君形象,而且还发现了一个谦卑恭敬、谨小慎微、有君子风范的 “崭新 ”形象。《越公其事》言夫差虽与伍子胥就是否灭越有过激烈争辩,但夫差说服了子胥。若果真如此,《国语》《左传》《史记》记夫差赐死子胥,似无理由。勾践称谓,《左传》为“越子 ”,《国语》《史记》均为 “越王 ”。《史记·越世家》记灭吴后,周元王始命勾践为 “伯”。《索隐》以为 “后遂僭而称王也 ”。越国并未被分封 “公”爵。清华简称 “越公 ”,不知何据?《左传》里吴国君,夫差之前,均称 “吴子 ”,但吴未封 “子”爵。故“越子 ”“吴子”,无涉爵位。最根本的是,若如《越公其事》描述,吴似不应为越灭。除非真实历史,非如今见《左传》《国语》《史记》记载。

今天再回望这段风云激荡的峥嵘历史时,不禁要进一步追问、思考:夫差曾自我激励,笃志报仇,大获成功。当勾践匍匐在脚下,后来又傲视群雄,不可一世,“欲霸中国以全周室 ”,何其得意,何其风光!夫差本来要书写史诗般的英雄传奇,却为何以出人意料的离奇情节,演变为令人咋舌、唏嘘的败亡惊奇故事?勾践为何能神奇般复国并雄起?夫差心理、精神上致命的缺陷,就是自恋型人格障碍。即以自我为中心,盲目自负,任性妄为,个人英雄主义。心高气傲,肯定自我能力,误以为世上无人能与我匹敌,成为具浪漫幻想色彩的自我理想主义者。打败勾践后,夫差居九五之尊,至高无上,一言九鼎,以为天降大任于己,要叱咤风云,指点江山,所向披靡。将人性中 “天然 ”“本色 ”弱点,自恋情结,人格病态,一览无余地暴露出来,体现出情绪化、低智商特征。这种 “任性的自恋 ”,是夫差致命的短处,经历了 “悲—喜—悲”命运。其父阖庐曾评价夫差:“愚而不仁,恐不能奉统于吴国。”不幸言中。勾践则含垢忍辱,动心忍性,砥砺心志,韬光养晦,励精图治,韧性十足,经历了 “喜—悲—喜”人生。

文章作者

读书

发表文章1317篇 获得3个推荐 粉丝20755人

人文精神 思想智慧

中读签约机构

收录专栏

读书

D U S H U

14217人订阅

现在下载APP,注册有红包哦!
三联生活周刊官方APP,你想看的都在这里

下载中读APP

全部评论(0)

发评论

作者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