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读

日本国宝中的中国绘画

作者:读书

2020-07-27·阅读时长9分钟

975人看过

本文需付费阅读

文章共计4545个字,产生8条评论

如您已购买,请登录

文/张明杰

日本《文化财保护法》颁布于一九五○年,今年恰值七十周年。基于这一法律,政府相关部门从大量有形文化财中,选择优秀、重要者指定为 “重要文化财 ”,对其中从世界文化观点看价值更高、无以类比的国民之宝指定为 “国宝 ”。截至二○二○年一月最新统计,在有形文化财中,日本共指定国宝一千一百二十件,重要文化财一万三千二百三十四件。

千余件国宝中,除二百二十七件建筑物之外,其余八百九十三件为美术工艺品,具体又分为绘画、雕刻、工艺品、书迹·典籍、古文书、考古资料和历史资料。数量居首位的是工艺品,因为它包括金工、漆器、陶瓷、染织、甲胄、刀剑及其他杂项,尤其是日本刀剑所占比重相当大。其次书迹·典籍的数量较多,主要包括和(日本)文书迹与典籍、汉(中国)文书迹与典籍,尤其是种类多样的佛典。再次则是绘画,计一百六十二件。这些国宝绘画中,有来自中国的二十九件。除此,再无其他国家的绘画进入日本国宝之列。这一现象当然与两国源远流长的历史交往有关。从年代来看,最早的国宝中国画应是《真言七祖像》中的《真言五祖像》和《五部心观》(均为唐代)。

国宝《五部心观》,纸本墨画,长卷(高 30.0厘米,长 1796.6厘米),作者不明,年代当是唐代。另有日本平安时代后期的 “转写本 ”,即摹本(高 29.7厘米,长 1168.5厘米)。前者唐代完整版通称为全本。后者因卷前有一部分缺失,通常称为 “前欠本 ”(前半缺失本)。二者一起被指定为一件国宝,指定日期是一九五三年三月三十一日。所藏者均为滋贺县园城寺(又称三井寺)。

《五部心观》全称为《悝多僧蘗五部心观》,被认为是现存最古老的金刚界曼荼罗图像。与一般挂轴式曼荼罗图不同,长达近十八米的横卷,用墨线白描的方式,描绘出金刚界之佛部、金刚部、宝部、莲华部、羯磨部等五部诸尊的形象、标帜及印契等,卷末是善无畏(六三七至七三五)手持柄香炉供养诸尊的画像。总体上看,五部诸尊像部分,基本分上中下三层描绘或书写,上层为诸尊像,中层为相关的梵文真言,下层标出三昧耶形、印契等,文字用梵字书写。与承继金刚智、不空三藏所传系统的东密系图像不同,这是基于善无畏三藏《金刚顶经》梵本所传的金刚界曼荼罗,是承继该系统的天台系密教(台密)的珍贵图像。因卷末有智证大师圆珍(八一四至八九一)的亲笔题识,据此知该画卷为入唐求法的圆珍自唐都携归的宝物。

圆珍于唐大中七年(八五三)四十岁时入唐求法,先后在天台国清寺、长安青龙寺等地修行五年之久,大中十二年(八五八)携千卷经典和大量法具、图像等返回日本,后着手重建延历寺别院三井寺,并成为天台宗延历寺第五代坐主,是继最澄之后成就天台密教、复兴三井寺的一代高僧,故被视为入唐求法僧中成就最高的 “入唐八家”(空海、最澄、常晓、圆行、圆仁、圆珍、惠连、宗叡)之一。除《五部心观》之外,现三井寺收藏库还藏有其相关的一些国宝级文物,如《越州都督府过所》《尚书省司门过所》等,前者号称世界最古老的签证,是入唐时期圆珍自越州开元寺赴唐都长安时,越州都督府下发的许可文书。

文章作者

读书

发表文章1317篇 获得2个推荐 粉丝20755人

人文精神 思想智慧

中读签约机构

收录专栏

读书

D U S H U

14217人订阅

现在下载APP,注册有红包哦!
三联生活周刊官方APP,你想看的都在这里

下载中读APP

全部评论(8)

发评论

作者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