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读书
2020-07-27·阅读时长11分钟
本文需付费阅读
文章共计5873个字,产生1条评论
如您已购买,请登录文/刘汉鼎
在中国古代数学史上,祖冲之虽然不是最重要的数学家,但他是第一个在正史里有传的。《南齐书》和《南史》都单独给他立了 “传”,《隋书》也把他测算的圆周率结果写入了 “律历志 ”。
如果沈括附两个堂侄骥尾被写入 “列传 ”(《宋史·列传·沈遘(弟辽从弟括)》)不算数的话,祖冲之就是先秦至宋元唯一一位官修正史里单独有 “传”的数学家。
中国最早的两部数学经典著作《周髀算经》和《九章算术》,成书年代、作者姓甚名谁,皆茫然无稽。第一个有名有姓的大数学家可能就是刘徽了,其生卒年仍然不详,只是可以推断其生活在三国时代。大约诞生于南北朝时期的《孙子算经》和《张丘建算经》,我们只知道前书的作者姓孙、后书的作者叫张丘建,再多的没有。
唐朝一夜无话。北宋数学大家,一个沈括,一个贾宪。后者因为 “贾宪—杨辉三角 ”而留下自己的名字,其他不详。“宋元四杰 ”中的李冶、朱世杰两位,在明代官修的《元史》里排不上号,在民国年间民间修撰的《新元史》才入了 “列传 ”,那已是 “二十四史 ”之外了。四杰中的另外两位 —秦九韶、杨辉,除了留下数学著作外,其他的历史记载都非常稀少,而他们留下的著作大众又读不懂。实际上,由于整体水平滑坡,到了明朝的时候,就连研究数学的专业人员也已经读不懂 “宋元四杰 ”的书了。
官修正史就是帝王将相的历史,在历朝正史中有 “传”的数学家加一起,其实还没有一朝史书里的 “奸臣传 ”人多!
就元代以前入了 “传”的这 “一个半人 ”来说。祖冲之还好,《南齐书》的传文基本全篇都在称颂他的学术成就,说明当时风气还是尊重科技发现发明的。《宋史·列传·沈遘(弟辽从弟括)》中关于 “括”的部分近两千字,仅在文尾有三十来字点到了传主的科学研究—— “括博学善文,于天文、方志、律历、音乐、医药、卜算,无所不通,皆有所论著。”即便是他的千古名著《梦溪笔谈》,也只是被当作野史随笔,捎带提及 —“又纪平日与宾客言者为《笔谈》,多载朝廷故实、耆旧出处,传于世。”
大多数数学家的身后命运都不如祖、沈二位——他们普遍 “生卒年不详,履历不详,行迹不详 ”。后人记住他们,只是因为其千百年前的成果后来被以近代规范学术语言重述,大家发现其远远领先世界同侪,于是膜拜其天才大脑。他们都活成了 “定理符号 ”。
秦九韶幸也不幸,他最后活成了 “流氓+定理符号 ”。他一生官职不高,不好文学,不慕道学,正史与州县志不录,卒年不确定,其后裔完全从历史上失踪,仅留下一部谁都读不懂、六百年后方得印刷出版的《数书九章》。记载其事迹较详的文献仅有两篇,出自同时代最出色的作家之手,字字如刀,积毁销骨,留下万世骂名。
士大夫讲究所谓 “青史留名 ”。命运最悲催的,还不是那些没有留下任何记载、无声无息消失于历史星空的人,而是流传下来的仅有的一点记载,全都出自仇家之手的人。
发表文章1317篇 获得3个推荐 粉丝20755人
人文精神 思想智慧
现在下载APP,注册有红包哦!
三联生活周刊官方APP,你想看的都在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