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读

建安七子和文学风骨

作者:张星云

2020-08-19·阅读时长8分钟

4974人看过

本文需付费阅读

文章共计4287个字,产生74条评论

如您已购买,请登录



清刊本《三国志像》,分别描绘的是曹操仓亭破袁绍,曹操大宴铜雀台,魏太子曹丕秉政(从左至右)(FOTOE供图)


酾酒临江,横槊赋诗

建安九年(204),曹操从袁绍儿子袁尚手里夺下邺城,终于有了自己的大本营。

邺城是当时冀州首府,在今天河北临漳县与河南安阳市中间。献帝和傀儡政权仍在许城,但邺城成了实际的权力中心。曹操在这里先后受封丞相、魏公、魏王,建文昌殿、宗庙,兴修排水系统,并建造了著名的玄武池,以及铜雀、金虎、冰井三座高台。

其中铜雀台是最大的一座。台高十丈,即23米。台上有一只大铜雀,“舒翼奋起,势若飞动”。用清人吴淇的话说,“武帝制作,无不精妙,故铜雀台,后世得其片瓦,犹值百金”。描绘铜雀台的人将其比作山峰,加上它上面雕梁画栋的层楼,形成了一幅壮观的图景,没有别的建筑可以与之比肩。此后曹操经常登上铜雀台,高台远望,与儿子们一起赋诗,再大宴群臣。

直至曹操去世前,他在遗令中都惦记着铜雀台登高赋诗的美好时光。每每高台之上,曹操就不再是那位冷酷无情、狡诈多端的领主,而是一个胸怀抱负的文人了。尽管曹操的《登台赋》现已散佚,但这一场景却成了后来文人们最爱创作的母题之一。

其实早年连年征战时,读书和写作,都是曹操所爱。《三国志》说曹操“御军三十余年,手不舍书,昼则讲武策,夜则思经传,登高必赋”。苏轼《赤壁赋》说曹操“酾酒临江,横槊赋诗”。他不仅读兵书,由他批注的《孙子兵法》成了历史名本,带军打仗时,也会随军带着乐队,每每战争间隙安营扎寨后,营中设酒宴慰劳部下的同时,他会让乐队演奏自己创作的诗歌,让随军文臣们作诗吟唱。

曹操对音乐颇有修养,早年就爱作诗,通过改编乐府及古诗来抒发自己的感情。汉代强盛时的文学以宫廷辞赋为主,经常使用夸张的语言来描述皇帝的统治以及国都的盛况。不过随着汉室衰败,一种来自民间的诗歌形式出现,这些乐府诗都是更适合歌谣吟唱的五言诗,摆脱了辞赋高度复杂的文学格式,词汇简单平实,段落也常常与音律相合,但内容往往渗透出生活在不安世态中庶民的悲欢离合。

曹操和随他征战的文臣,对这些乐府和古诗的曲调耳熟能详,于是采用这类诗歌的形式和曲调,再填入他们自己的词,只不过诗歌的内容变成了中原奔驰征战的沙场。与此时其他辞藻华丽的辞赋作品相比,曹操改编的短诗坦率而直接,展现了他极其积极的心境。“东临碣石,以观沧海”,“北上太行山,艰哉何巍巍”。

曹操最有名的一首诗《短歌行》,与《苦寒行》一起,是被《文选》收录的两首作品。“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这是一首四言诗,还引用了《诗经》中的两句。曹操将诗歌的文学性与复杂性大大提高了,在他的影响下,战场成了孕育这一新文学流派的土壤,文武兼备的曹操便是建安文学的起点,而“从军文学”也就成了最早的建安文学。

建安七子曹操初占邺城时,邺城就有城墙,东西七里,南北五里,面积3.7平方公里,与之相比,东汉旧都洛阳城内面积10平方公里之大。洛阳的人口大概50万,城墙之外的郊区都住着人,而邺城连城内都尚未住满。于是曹操在大力建设都城的同时,还网罗了一批文人名士,希望建立起一个与献帝朝廷相匹配的朝廷。曹操自身是一名优秀的诗人,因此能够欣赏其他人的才华,虽然他对敌人手辣,但对自己有利的人则展现出极度的宽容和礼数。

文章作者

张星云

发表文章193篇 获得12个推荐 粉丝1030人

《三联生活周刊》主笔

中读签约作者

收录专栏

魏晋风度

士族 隐逸 田园 清谈 造像

16972人订阅

现在下载APP,注册有红包哦!
三联生活周刊官方APP,你想看的都在这里

下载中读APP

全部评论(74)

发评论

作者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