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读

107 京剧 | 京剧为何会战胜昆曲成为“国剧”?

作者:侯会

2020-08-25·阅读时长4分钟

8836人看过

107 京剧 | 京剧为何会战胜昆曲成为“国剧”?

15.8MB
00:0011:32

三联中读的朋友们,大家好,我是首都师范大学文学院的侯会《中国文学经典100讲》的这一讲,说说近代的戏曲新剧种——京剧。

徽班进京,京剧诞生

我们知道,南戏、杂剧盛行于宋元,明清两代是传奇的天下。在传奇的各种声腔里,昆腔压过其他声腔,渐渐占据了戏曲舞台。

不过昆曲也有它的缺点:一是剧本太长,动不动就是几十出,一本戏要演好几天,老百姓哪里有闲工夫看呢?二是曲词文雅、曲调悠长,一般观众听不懂,也没有那个耐心。他们喜欢的是一些地方戏:唱词通俗,场面火爆,篇幅不长,爱恨情仇一个晚上见分晓,这正合市民们的胃口。

在这些地方戏里,最有影响的要数京剧了。——京剧属皮簧系统。“皮簧”是西皮和二簧两种腔调的合称。“西皮”起于湖北,因为受了西北梆子影响,故称西皮,是汉调的主要腔调。“二簧”则产生于安徽,是徽调的主要腔调。

乾隆五十五年(1790年),为庆贺乾隆皇帝八十大寿,有四个徽调班子陆续进京演出,他们是三庆班、四喜班、春台班与和春四个徽调戏班陆续进京演出,当时称“四大徽班”。他们同原在京城的汉调艺人相互切磋学习,又吸取了其他戏曲的精华,渐渐形成一种新的剧种——因产生于北京,故称“京戏”“京剧”。

《乾隆八旬万寿盛典图》

当然,京剧也并不是一宿工夫就占领舞台的。开头,文人雅士们还是抱着昆曲不放。他们把昆曲称为“雅部”;把京剧之类的地方戏称为“花部”,也叫“乱弹”——那自然是带有贬义。

可是戏班子光演昆曲,看的人越来越少,怎么办?“穷则思变”;有的昆曲戏班也开始演京剧,演员成了多面手。戏曲界形容一个演员技艺全面,说他“文武昆乱不挡”,意思是:文戏、武戏、昆曲、乱弹都拿得起!从这句俗语里,还能想象当年昆曲与京剧由对峙到融合的过程。

《打渔杀家》,颂扬反抗

京剧战胜昆曲,成了名副其实的“国剧”。不但市民们爱看京剧,文人雅士也被它迷住了,甚至宫廷中也开始演京剧。慈禧太后就是个京剧迷。皇宫内和颐和园都建有非常考究的戏台,上下三层,设有“机关”,由演员装扮的神仙可以从天而降,“地井”中还能喷水喷火!有名的京剧演员,常被召进宫中唱戏。

在同治、光绪年间,有十三位演员最有名,号称“同光十三绝”。他们是程长庚、卢胜奎、张胜奎、杨月楼、谭鑫培、徐小香、梅巧玲、时小福、余紫云,朱莲芬、郝兰田、杨鸣玉和刘赶三等。

 “同光十三绝”是指清末十三位顶尖的戏曲演员

有好的演员,还要有好的剧本。京剧的剧本,很多是从兄弟剧种移植来的。不少剧目从小说中取材,像《三国演义》《水浒传》《封神榜》《东周列国》《杨家将》《说唐》《说岳》,等等,总的看,以历史故事和英雄传奇居多。

有一出《打渔杀家》,又叫《庆顶珠》,是从秦腔移植来的。故事取材于《水浒后传》,主人公萧恩便是梁山好汉李俊,他在宋江死后隐姓埋名,跟女儿桂英相依为命,在太湖边上打鱼为生。

恶霸丁自燮勾结官府、霸占水面,三番两次向萧恩催讨“渔税银子”。萧恩忍无可忍,痛打了丁府派来的教师爷。官府偏袒恶霸,反而责打萧恩。萧恩终于明白:这个世道,容不得他过安生日子。他与女儿愤然杀了丁府满门,再次走上反抗之路。

这出戏把老英雄从忍耐退让、到奋起反抗的心理转变,写得很有层次。那个欺软怕硬、胆小如鼠的丁府教师爷,还有萧恩的两位心雄胆壮的绿林朋友,从两个侧面陪衬主人公,使萧恩的内在形象益发显得深沉、厚实。

京剧的剧本,有文人写的,也有演员自编的。文人剧本注重文词的优美、布局的严谨,但是排演起来,效果并不见佳。——本来嘛,他们不熟悉戏台上的情形,也不了解观众的喜好,他们是按自己的情趣编剧本呢。

演员自编的剧本就大不相同。粗看上去,似乎曲词不够雅驯。可是装扮起来,上台演唱,却十分热闹,深受观众欢迎。如“十三绝”里的著名老生张胜奎,就编写了《彭公案》《四进士》等剧目,很受欢迎。

反腐倡廉《四进士》

《四进士》的背景是明嘉靖年间。有四位进士——毛朋、田伦、顾读、刘题,一同出京做官。他们临别时在双塔寺立下誓言:到任后一定要为民办事,决不贪赃枉法。

可是没过不久,田伦就背叛了誓约。他为自己的姐姐田氏走门路,用银钱贿赂在信阳州做官的顾读。

原来,田氏嫁给河南上蔡县的姚财主。财主死后,田氏为了夺取家产,竟将小叔子害死,还把小叔之妻杨素贞卖给了布商杨春。

杨春同情杨素贞的遭遇,撕掉卖身契,与杨素贞结为兄妹,替她奔走喊冤。上蔡县知县刘题,是四进士之一,他贪杯恋酒,不理政事;于是杨春、素贞便跑到信阳州去告状。——那里的知州是顾读,也是四进士之一,田伦便是向他行贿。

后来杨春、素贞中途失散,素贞被开客店的老汉宋士杰收留,并认为义女。——宋士杰在衙门里当过差,为人热心,专爱打抱不平。田伦派去向顾读行贿的公差恰好住进他的店里。宋士杰夜间偷看了田伦的说情信,心里有了底,于是慨然允诺帮素贞打官司。

上得公堂,顾读果然昧心枉法,反而诬陷素贞谋害亲夫。宋士杰当堂质问顾读,明里暗里点出他受贿的隐情。顾读恼羞成怒,把宋士杰打了一顿,轰出衙门。

正在这时,杨春赶来了。他曾在路上遇到一位算卦先生,替他写好状纸。状纸投到巡按毛朋那儿,毛朋秉公发落,田伦、顾读以及贪杯误事的刘题,都被撤了职;田氏也遭到惩罚。宋士杰呢,他以民告官,在那个时代也要受惩处。可杨春忽然发现:堂上高坐的毛巡按,就是替他写状纸的算卦先生!

既然以民告官是经他默许的,又怎么能把账算在宋士杰头上呢?——宋士杰当堂获释,戏在大团圆的鼓乐声中落了幕。

京剧《四进士》剧照

虽然戏名儿叫《四进士》,剧中的中心人物,却是宋士杰。他一副侠肝义胆,又深通官场的关节,因此跟贪官污吏斗法,能一击而中,又准又狠!观众看到高高在上的“大老爷”匍匐在民间义士的脚下,打心眼里觉着痛快!

这一讲,我们大致讲述了京剧的产生及发展,后面,我们还要介绍京剧的改革,以及评剧、话剧的演出情形。不过在下一讲中,我们先介绍晚清诗坛上刮起的改革新风。好,我们下节见。

欢迎分享下方海报

邀请更多父母与孩子一起

聆听中国文学经典100讲

文章作者

侯会

发表文章287篇 获得13个推荐 粉丝1835人

首都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

中读签约作者

收录专栏

侯会·中国文学经典100讲

提升孩子人文素养第一课

4129人订阅

现在下载APP,注册有红包哦!
三联生活周刊官方APP,你想看的都在这里

下载中读APP

全部评论(35)

发评论

作者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