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黄子懿
2020-08-27·阅读时长15分钟
本文需付费阅读
文章共计7563个字,产生13条评论
如您已购买,请登录辛集的老皮革商业城生意冷清,但老商户们都记得23年前发生在附近的抢劫案(张雷 摄)
劫匪法官
2020年7月23日晚上,河北省辛集市的很多市民都竞相在朋友圈转发一则当天的微信公号推文,仿佛一场心照不宣的集体仪式。当天,辛集市公安局发布官方通报称,当地警方于7月20日侦破了一起23年前抢劫运钞车的积案,抓获4名犯罪嫌疑人。此时距离案发那一天,已过去8615天。
几天后,一个更令人惊诧的事实被媒体披露并证实:被捕的4名嫌疑人中,有一人身份竟是石家庄裕华区人民法院执行局副局长赵智勇(也作“赵志勇”)。当年的劫匪,在23年后变成了法官。消息一出,舆论哗然,直呼“电影也拍不出这样的剧本”。
据知情人士透露,这次23年后的侦破,与DNA检测技术有关。当年赵智勇等5个劫匪在作案时,一个名为刘某奎的劫匪在车内遗留了自己的某些生物特征。警方通过其生物特征分析了DNA,在“亮剑2020”专项行动中锁定了刘某奎,后者经审讯后交代出了赵智勇等其他4人,其中一名嫌疑人于2014年因意外事故死亡。至于劫匪所持手枪何来、谁是主谋、赵智勇在其中扮演何种角色等等问题,辛集公安局婉拒了本刊记者的求证,称该案属重大刑事案件,由石家庄方面直接负责,赵智勇等嫌疑人也都羁押在石家庄,目前案件在进一步审理侦办中,该团伙可能还涉及其他案子。
对赵智勇的抓捕,是7月中旬在法院内进行的,布控良久。据法院内部人士透露,当时赵的同事们都看傻了,他本人反而比较平静。第二天,当地政法系统几乎都知道了此事,政府发了内部通报。最初,裕华区人民法院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承认,赵智勇涉案一事“是真实的”,但之后就不再接受媒体采访,仅称以警方通报为准。
劫匪赵智勇的老家。他涉案一事并没有激起太大波澜,他们一家人已从此迁走有四五十年之久(张雷 摄)
公开资料显示,赵智勇生于1969年,曾是一名军人。1997年1月,赵智勇28岁,还在部队服役,于回家探亲期间作案;一年后,他从部队退伍转业,进入石家庄郊区人民法院(现裕华区人民法院)工作。在工作期间两次获得三等功,并获评“十佳执行能手”称号,于2015年升任执行局副局长。
2013年11月、12月,《河北法制报》先后登载两篇赵智勇的宣传报道《执行局里的“赵大拿”》和《“靠良知去工作,凭信念去执行”——记石家庄市裕华区法院执行局协调处副处长赵志勇》;2014年,《人民公仆》杂志以《人民公仆赵智勇:坚守信仰、肩担道义的执行人生》为题,正面报道了这位当时刚升任的副局长。
这些报道写道,赵智勇痴迷法律,在部队就参加了全国高等院校自学考试法学专业的学习,取得大学本科学历。2004年,裕华区人民法院设立执行局,赵智勇成为“最出色的执行员”。他工作能力十分突出,十年内执结执行标的接近一个亿,执结案件938起,完全执结率达到了95%,在石家庄法院系统数一数二,且没有一例当事人告状,没有一起案件造成上访,“成为执行系统响当当的‘标杆’人物”。
人民公仆网的报道中,还附有一张赵智勇的照片以及他的一篇执行手记。照片中的赵智勇不苟言笑。他身材敦实,穿一件深色夹克,双手抱拳置于办公桌上,桌面摆满了文件与书籍。在执行工作手记中,他这么写道:“为什么社会上,包括我们法院内部,会有很多人认为执行人员素质低下,我看关键是文化素质低”;“遗憾的是文化素养的形成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需要长期的文化熏陶,曲折的社会经历,爱与恨、痛与悔、得与失的折磨,才能完成人格上的飞跃,如凤凰涅槃的再生”。
“法官成劫匪”的消息爆出以后,与赵智勇相熟的同事和朋友都非常吃惊,在他们对媒体的描述里,赵智勇为人仗义,工作能力很强,经常加班。除了爱好喝酒外,没什么大的毛病。他们无法想象,这个看起来随和亲切的老同事,在23年前的冬天,与其他4个同伙一起,从新乐出发,直奔辛集,犯下一起让当地人至今难忘的运钞车劫案。
发表文章75篇 获得11个推荐 粉丝700人
不得拉稀摆带
现在下载APP,注册有红包哦!
三联生活周刊官方APP,你想看的都在这里